(三十一章)苦命的金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场大雨袭击了小镇,噼里啪啦的雨点砸到地上立刻洇出鸡蛋大的斑点,小镇渴望大雨,立夏以来,就没下几场雨,庄稼地里的玉米卷了叶,樱花树似乎也有些困倦,没有足够的水分支撑,谁能精神?一场人人物物都喜欢的大雨瓢泼而下,让那些过路的、摆摊的都冷不丁浇了个透。虽然炸凉的雨水浇到身上,可人们喜悦在心里。就有许多人为了避雨跑进成伟的超市。因为有雨水的便利,所以几个服务员忙着把几盆盆栽植物放在超市门前,像三十年前,小镇人吃水成问题的时候,每逢下雨,都是把盆盆罐罐拿来接雨水,沉淀沉淀泥沙就是饮用水。而雨水浇花,接了自然地气,花儿长势格外茂盛。
超市已经变换了格局,原先卖馒头的地方,摆上了许多鲜花,有仙客来、花枝玉叶、碗莲和四季飘红。另外,也有出风头的水生植物,还有有关种花栽草的书籍、各类花卉的种子、泥土、花盆瓶罐,一应俱全。“花枝玉叶”是盆栽植物,绿油油的,形如女人的一头长发,垂如瀑布,标价10元一株,服务员说很好养,因此备受青睐,几分钟就卖了五六盆。人们借避雨的时间,欣赏着,谈论着。超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清凉,原先,一到了夏天,镇上的人家大部分都涌到超市来买馒头,因此,超市也像蒸笼,热得人喘不过气来。虽然有空调的冷风吹着,但抗不住外面太阳的照晒,里面热气的熏蒸。刑老师来超市买东西,被雨抓住暂时回不去了,她用玻璃花瓶装进一盆嫩绿的水生植物放进了手袋,说要带回去为严谨的办公室添一丝绿意。
看人们纷纷购买,服务员介绍说“碗莲”和“四季飘红”,虽然现在只是一段茎状的东西,但只要放在水里,有点阳光,就会收获鲜花。这种植物还不用换水,有自清功能,因此在大城市尤其受欢迎。人们又随着服务员纷纷围拢来,摸摸,看看。
富裕起来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小镇人,心是爱绿的,但无时间,也少花艺,因此,越好养的东西越好卖。超市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没有进各式兰花和松树,成伟也知道人们因为太难养实在没时间伺候,所以他去进货一再跟供货人说要多培养一些“好养”的花草来,让小镇人生活多一些绿意。
而在另一个货柜上卖起了油饼、油条、豆汁、粽子、火烧。这些物品加工在超市外,但保证绝对新鲜。这样超市的卖场空间比原先大了许多,货柜也整齐了许多,环境更幽雅。
门口入口处摆上了几张桌子,让小镇人购物的同时能休闲。有几个人索性就倒在椅子上打起了呼噜。小镇建设项目多,来小镇打工的外地人中很多是临沂人、谭城人,也有安徽人,河南人,他们为小镇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原先在超市买上就走,现在他们到对面超市买上馒头,或者来这个超市买块油饼,吃了借着空调的凉风打个盹,起来继续忙活。家里还有老婆孩子的生计。

成伟见他们进来都是热情地打个招呼,让他们坐下,招呼服务员给他们拿什么什么。所以,他们走进超市,享受到小镇人所没有享受到的待遇。所以,他们把这里也当做家。成伟的超市出事以后,连栓子娘都自己蒸馒头,可是,他们依然进超市,有什么就吃什么。也是从他们的身上,成伟看到了农民工的憨厚和朴实,他改变了某些经营思路。其实这年头,只要有了人气,啥事都好办。
银换去了市里一家叫做巴美的理发店做头发,也因为大雨安安稳稳做了八个小时。镇上的理发店30元包满意,而市里中心街上的任何一家店面起步价就是120元。为了保证效果,银换也忍痛割爱了。做完头发,秀发飘飘,头上的重量几乎没有了。而人也漂亮了许多。银换像要出嫁的新娘,就盼望去照顾五婶所说的那个傻姑娘。
而此时最伤心的要数金换。趴在床上没几分钟就又坐起来,那只受伤的胳膊依然隐隐作痛。泪水像扯不完的磁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又哭。第一次婚姻怎么都像一场梦,最近跟亮子好吧,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
那天晚上,她睡觉怎么会忘了关门。睡到半夜,她也不知道是几点,胳膊突然被人砍了一刀,她一个骨碌爬起来,屋子里的暖瓶、锅子、铲子、勺子就成了防身武器。那个女人一步紧逼一步,借着路灯的灯光她看见这个女人赤身****,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是她进来后脱光了衣服,还是进门前就是这个样子,她也想不明白。
租赁的36平方米的小屋子,无论金换怎么躲避,都有被眼前这个女人刺伤的机会。金换就没命地一边抵挡,一边喊救命。
附近都是些东北来的客户,他们大都侠肝义胆,冲出房间撞开了金换的房门。直到眼前这个恶女人被制服,金换才放声大哭,她是后怕,万一被她砍到头上,自己毙了命,连个话也没有捎给爹娘的。之后,她又庆幸,那把刀不是很锋利,砍破了几处皮肉,如果连筋骨砍断,自己一双灵巧的双手就难保住了。
东北人来到当地,大都粗喉咙大嗓子,凶神恶煞一般,有一部分人对东北人恨之入骨。尤其是小镇前几年,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个东北人在小镇一家人家居住了大约有八年了,对房东一家的情况了若指掌,有天,看房东提了一些现金,便心生歹念,将房东杀死,肢解尸体分装了十一塑料袋。所以人们提起东北人就攥起拳头,人们不仅恨东北男人,更恨东北女人。
随着小镇开放,小镇的边缘地**现了许多桑拿房。桑拿房内东北女人干得很出色,所以小镇也出现了这样的流行语:赶走东北母老虎,还我家庭好丈夫。
其实,连地球都有了地球村的称号,我们又何必排斥南来北往的为了养家糊口的外地人呢。东北人来到别人的地盘谋生,自然要披上自卫的铠甲。所以,他们再怎么伪装得凶神恶煞般,比当地人已经矮了半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