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 出关阅视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 山海关驿馆孙承宗住处
[两天来,王在晋陪同孙承宗视察重关,寻阅城防,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他非常担心老蔬辅会否定他的重关计划,这个计划是他与蓟辽总督王象乾反复商量精心制定的,本已上报皇上得到批准且已开工了的,没想到阎鸣泰,袁崇焕等人把反对意见捅上朝廷,王在晋觉得首辅叶向高是自己的座师,什么话都好说一点,怕的就是这位刻丁刻卯事事较真的孙大胡子,他来山海关什么都看什么都问,还要看个仔细问个明白,不认真应付非砸锅不可。所以,当孙承宗还在赴关路上的时候,王在晋就已通知各处,严格修备,整顿纪律,清理营卫,统一说辞,还亲自沿长城到各关各卫检查了一遍。从今天巡视的情况看,他看到孙承宗一路上谈笑风生,兴致很高,觉得枢辅大人还算满意。只是得修建重关这件大事孙承宗一直是只问不说,不知他到底是什么态度。王在晋打算乘着今天孙承宗高兴前去驿馆摸一摸底,明日上午要专议此事。
[晚餐后半个时辰,王在晋一个人乘轿来到驿馆。孙承宗正在与鹿善继、宋献商议明日会议修建重关的事情,见到王在晋十分高兴。
孙承宗 正说请你去呢,你就来了,正好一块耳商量。快快请坐。
王在晋 中堂大人不辞辛苦,刚用过晚饭,该多休息一会儿。
[王在晋告坐后,有侍从献上茶来。
孙承宗 (恳切地)昨日今天我们看了重关,看了关卫,感到王大人出关三月,经略关防,已有成效,可战固不易言,可守似可当得,王大人辛苦了。
王在晋 (连忙起身,拱手)中堂大人过奖了,在晋岂敢辞辛苦。唯赤心报效朝廷。
孙承宗 只是再建重关一事,关系重大,费用甚巨,非同小可,老夫与鹿主事,宋中书觉得似可再慎重商量。
王在晋 (脸色一下变得不自然起来,刚刚坐下,又站起来拱手)请大人详示。
[孙承宗让鹿善继取过地图,放在案上,与王在晋等一起对照着地图。
孙承宗 新城新关在八里舖,距旧城只有八里,八里之内,屯兵八万,而今山海守军只有七万,即使再调一万援兵,也只够新旧二关之用。如此,则西北诸关,如一片石、九门水口、董家口、青山口、义院口、界岭口、青山口、喜峰口、大安口等地防御力量必定稀薄。万一努酋绕开山海关或佯攻山海关,而以主力从其他关口攻入内地,其祸必不在小。其二,……

王在晋 (不等孙承宗再往下讲,立即分辩)在西面长城之外,均是西虏游牧屯集之地,只要款抚得当,有西部蒙古诸部为我防御,当不必过虑。
孙承宗(用手势止住王在晋)请听我讲完。其二,新城旧城相距八里,则新城之背,即旧城之趾。旧城前已然掘好的陷马坑,埋设的地雷,这些设施是用来对付敌人的呢,还是用来对付新城新兵的呢?如果新城守得住,旧城就没有作用;如果新城失守,这守新城的四万新兵必然要倒戈旧城之下。倘若如此,是打开旧城将其放入,还是关闭城门把他们丢给敌人呢?
王在晋 (立即回答)不开关门,他们从西面的三道关可以进来。
孙承宗 如果是这样,敌人来了,士兵还像过去一样一逃了之,何必要建重关?
王在晋 准备在山上修建三座营寨,用以收容溃逃的士卒。
孙承宗 (摇着头)兵尚未溃就预先建好营寨等待他溃,这等于是容其自溃,教其自溃。倘若如此,又何必再建重关?况且,我方败兵可入三道关,敌人就不能尾随而入么?人心一溃,辽西溃败之局岂不要在山海关重演?
[王在晋竭力寻找着自辨的理由,一时没有话说。
孙承宗 至于西部诸虏,向来以利害定去就,以强弱定叛附,款之抚之不与我为敌就算不错了,能助我一兵一马之力,那当然更好。但只可争取利用,不可依赖依靠。固关复辽,还得靠自家的力量。
王在晋 (只得点头)那是,那是。
孙承宗 依老夫拙见,辽西非辽东不可守,关门又非辽西不可守。而复辽西必固关门,复辽东又必争辽西。如今若不为恢复大计,而只是划关而守,放弃辽西大片土地,尽撤关外卫所藩篱,不仅山海关难守,恐怕京畿以东都不得安宁了。
王在晋 (一时再也想不出回驳孙承宗的言词,也只好敷衍)中堂大人所论甚是 ,容某细想一想 ,明日再议吧。今日鞍马劳顿,请大人早些休息。
孙承宗 也好,王大人再琢磨琢磨,明日会议。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