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 出关阅视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 从密云到山海关的途中
[六月十七日,孙承宗告别了蓟辽总督王象乾,离开密云,取道盘山,继续向山海关进发。
[孙承宗一行五人,一车一骑,已经进入了燕山深处。驿路忽而沿着山溪迂回,忽而绕着山岭盘旋,大多是上坡下坡,不仅越来越窄,而且越来越坎坷。他们的行进速度不得不减慢下来。沿途风景却是越来越好看了。一座座缠云裹雾的山峰,一面面陡峭危耸的崖壁,一道道松涛浩荡的山梁,一条条悬瀑流溪的涧壑,使人忘却了漫漫长路的单调。而且,大山之中已经没有了平原上的暑热,即使在阳光之下,也总是爽爽朗朗。当车马走在山**上的时候,会有一股湿润的凉气,沁人体肤,令人感到心脑清醒,十分舒适。
[鹿善继正望着车外的风光出神。
孙承宗 (笑眯眯地)伯顺久不言语,想必是在做诗吧,可有佳句了?
鹿善继 看着这么美的青山绿水,嘉山胜水,好山好水,真是应该做诗,只是风光太好了,反倒想不出词句来描摹它。就好比咱这平庸之辈遇见大才高手,一下子就被制住了。
孙承宗 写诗作文,有才思敏捷的,所谓出口成章,倚马可待;也有才思沉缓的,需要细嚼慢咽,作茧抽絲。但诗文的高下却不在快慢。伯顺是淋漓快手还是慢工细活?
鹿善继 我是既慢又拙,吭吃半天,说出一句大白话。
孙承宗 伯顺过谦了,早听说你是兵部第一才子。
鹿善继 (连连摇手)岂敢岂敢!兵部真正才华横溢的,还应该属王经略在晋。那真正是言语犀利,反应快捷,词章华美,诗文俱佳。在下自愧弗如也。
宋 献 王经略去了山海关,兵部还是数着鹿职方了!
鹿善继 哪里哪里。
孙承宗 我知道伯顺近日将有诗集付梓,名《无欲斋诗草》,印出之后请不吝赐读。
鹿善继 (红着脸)学生呻吟,原不该污人耳目,如蒙大人指教,真善继所幸求之矣!枢辅大人居高知广,在大人看来,于今朝廷官中,以文才论,谁当可数?
孙承宗 (拈须良久,谨慎作答)若论文才,老夫倒确知一人,其人文思如泉,
笔灿如华,作文修史,写诗治学,都堪称国手。只可惜时运不济,如今已不在京城,称病辞官,回老家去了。
鹿善继 (心下揣摩承宗所指,不得要领,只得再问)这人是......
孙承宗 此人我一提,你们就想起来了,就是钱谦益钱牧斋呀!
鹿善继 (立即大悟)噢!就是那个被人顶了状元的钱牧斋啊,枢辅大人是他的座师嘛!
宋 献 (好奇)状元还能被人顶了?伯顺兄讲来听听。
鹿善继 我讲不如枢辅大人讲,孙中堂应当最知底里。
孙承宗 钱谦益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那一年会试,主考官是叶首辅等五人,老夫也是其中之一。会试之后,钱谦益得中,接着举行殿试,由神宗皇帝亲自主持,任命主考官为阅卷大臣。一整天考试结束,总裁官叶向高与我们几位主考官商议,建议皇上点钱谦益为第一甲第一名,即头名状元。小太监在发榜前向内宫报告,说新科状元是江南常熟的钱谦益。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京师的亲朋好友也纷纷赶来向钱谦益表示祝贺。钱谦益兴奋得一夜没睡,只等天亮举行唱名的传胪大典。
[倒叙:第二天,钱谦益等新榜进士们早早来到午门外集合,由鸿胪寺官员引领他们进入皇宫。传胪仪式本当在皇极殿举行,因为当时皇极殿遭火灾被焚正在重修,便改在文华殿。但仪式仍然隆重。文武百官早已站到丹陛之上,通往文华殿的石阶上,每阶有一位传胪官恭手肃立。时辰一到,鸣净鞭三响,神宗皇帝在中和韶乐中升上御座。文武官员和阶下新中进士们在大学士叶向高的率领下向皇帝行五拜三叩首大礼。礼部侍郎吴道南(时无尚书,礼部由吴道南属部事)将黄榜从大学士叶向高手中接过来,安放在丹陛案桌之上。乐声停止后,宣制官开始高声宣读:“万历三十八年四月,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第一名,归安韩敬!”

[正在阶下等着听自己名字的钱谦益顿时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这头名状元竞不是自己,归安韩敬,他熟悉这个人。论学识韩敬远不是自己的对手,怎么会是韩敬?他怀疑自己听错了,韩敬的名字正从传胪官的高唱中一阶一阶传下来,而且反复传唱了三遍。眼见得韩敬从进士行列中站出,在序班官引领下走到前面左边跪下。
[接着宣制官又宣布第一甲第二名:“马之骐!”
[好在宣制官读到第一甲第三名的时候,钱谦益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
[钱谦益考中探花,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稀里糊涂地参加完传胪仪式,没精打采地走出紫禁城。
鹿善继 这次科场公案被朝野议论得纷纷扬扬,流行的说法是主考官本来是点钱谦益为第一名报入内廷的,但韩敬和他的座师宣党头目汤宾尹贿赂宫中秉笔太监,居然把钱谦益换成了韩敬。头名状元头衔这个煮熟的鸭子就这么轻轻易易地从钱谦益手上飞走了。尽管第二年查实,汤宾尹、韩敬因营私舞弊均被撤职,但钱谦益毕竟没有中过状元,这不能不说是他终生的一大遗憾。
孙承宗 钱谦益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之后,仕途依然不顺。他四月封编修,还没来得及到翰林院报到,就传来父亲去世的消息。按规定要立即离职丁忧,回家守孝三年,三年之后却始终没有让他回京补官。原来此时朝中齐、楚、浙三党得势,排挤东林,他被认为是东林新秀,自然不会被启用。钱谦益闲职在家,一闲就是十年。直到万历皇帝晏驾,光宗皇帝即位才又应召进京,官复原职,仍为翰林院编修。天启元年在老夫担任经筵讲官的时候,钱谦益升任展书官。老夫入阁后,钱谦益又升经筵讲官,为当今皇上讲解仪注,亦成为帝王之师。
宋 献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人才,总会脱颖而出的。
鹿善继 正当钱谦益鸿图远举,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却又经受了一次新的打击。这一年八月,熹宗命钱谦益为主考官赴浙江典试乡试。也是冤家路窄,万历三十九年京察因科场舞弊被罢官的韩敬正在归安老家伺机报复。韩敬与秀水人沈德符密商设计,让一些人冒充钱谦益的门生散布谣言和“七字经”俚语。说只要花钱买到一句并把这一句写入墨卷,就可以中举。于是多人包括一些当地名士争购关节,多至出二千两银子买一句者。钱谦益严格按章程主持浙江乡试,录取举子一百人,回京复命,升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知制诰。
岂知,早有韩敬派人至京,散布钱谦益出卖关节,考场舞弊。反对东林的官员立即抓住此事上疏皇上,弹劾钱谦益。皇上下令勘察。钱谦益上疏剖白,最后,虽然事情原委得到澄清,出卖关节定为假冒,而钱谦益作为主考官失职失察却不容推卸,被罚停俸三个月。钱谦益窝窝囊囊被人暗算,使他看到了官场风云的波诡云谲,又一次回了常熟老家。
宋 献 归安韩敬,无德文人,可恨可恨!
[孙承宗忽然想到,还有一个人也是浙江归安人,这个人可不是韩敬那样的小人,而是于国有用的人才,此人不是状元,连进士也没考中过,却在二十多岁写出了近二百万字的《武备志》,这就是时常在孙承宗心中出现的茅元仪。
孙承宗 韩敬是归安人,替归安丢人,还有一个人也是归安人,此人一定能成为归安的骄傲。
鹿善继 中堂大人说的是茅元仪!
孙承宗 就是茅元仪。茅止生有什么消息,他为母守孝期满了没有?
鹿善继 (伸出指头算了算,摇摇头)尚未。
孙承宗 (对鹿善继、宋献二人交代)回京之后,立即写信给茅止生。只待他守孝期满,立即来京赴事。(二人点头记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