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集七君遇难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苏州吴县
[锦衣卫三月十五日下午到达苏州,一到苏州,缇骑们不由分说,令吴县县令陈文瑞连夜到周顺昌家去捉人。上命难违,陈文瑞只好带上公文,也不坐轿,骑马出发,两个衙役相随。
衙役甲:老爷,今儿怎么不坐轿?
陈文瑞:你们那里知道,咱们这次捉拿的人物,乃是原来的吏部侍郎周顺昌大人,这位周顺昌大人本来是老爷我的好友,周大人不但为官清正,刚直耿介,嫉恶如仇,而且为人古道热肠,乐于助人。老爷我平日对他是又敬重又钦佩,我去抓他,我怎么好坐轿?
衙役甲:我听说过,周大人对贫民倾心爱助,对土子扶掖教诲,即使在家期间,也为家乡办了不少好事,在吴县在苏州府都有很高有威望,深得士民爱戴。
衙役乙:我们知道老爷是个好人,老爷的好友自然也是好人,既是好人,为什么要抓呢?
陈文瑞:是周大人得罪了人哪!
衙役甲:什么人哪,这么利害。
陈文瑞:什么人?要命的人!司礼监的魏千岁公公。去年逮捕六君子之一的魏大中的时侯,周大人特意留魏大中在吴县呆了三天。为魏大中送酒送菜,倾心交谈,还当场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魏大中的孙子为妻。而且公然指名点姓地斥骂魏公公,还毫不畏惧地告诉缇骑们“回去告诉魏忠贤,我就是原来的吏部侍郎周顺昌。”魏公公还不对他恨之入骨!
衙役:好家伙,比得罪了皇上还利害!
陈文瑞:你们说老爷我心里有多难受。
[一路之上,陈文瑞磨磨蹭蹭,泪湿官袍,终于到了周家。周顺昌自己换上囚服迎出门来。
周顺昌:贤弟来得好慢,愚兄已经拜别了宗祠,收拾好了书帙,在家等待多时了。
[一个衙役上前要扭周顺昌,被陈文瑞厉声喝退。陈文瑞抢上一步,向周顺昌施礼。
陈文瑞:周公,周公,我陈文瑞……
周顺昌:(连忙作揖还礼,不待陈文瑞话说出口便接住)贤弟,我周顺昌自知难免一死,岂能让陈大人为难。请陈大人公事公办,我随大人去就是了。
陈文瑞:锦衣卫三月十五日下午到达苏州,一到苏州,缇骑们就让我来抓人,上命难违呀!锦衣卫的人急等着要人,只是如此仓促,周公总要把家事料理一下。请周公从容料理,我今晚就住在府上了。
周顺昌:诶!万不可为了罪官方便连累了陈大人,还是连夜上路吧。

陈文瑞:为这么一时半刻,谅他魏忠贤也不会把我个这七品芝麻官怎么样,请周公方便,我反正是不走了。
周顺昌:(见陈文瑞一片诚心,便说)既如此,我就再耽搁一会儿,有龙树庵僧人求我写个匾额,还未及写好。我今儿先把这债还了,敢不敢挂起来就看他们的了。
[周顺昌令人备好笔砚,抄起毛笔,饱蘸浓墨,铺开宣纸,挥动羊毫,写成“小云楼”三字,落上款,端详一番,觉得没有败笔,问陈文瑞。
周顺昌:如何?
陈文瑞:(点头)好!有劲。
周顺昌:(掷笔)好了。此外再无一事了,走吧!
陈文瑞:(看到周顺昌面临杀头之祸竟如此镇定从容,更感到钦敬佩服,便摇着头)要走,请周公自走,我是要叼扰府上一宿了。管他狗屁锦衣卫!
周顺昌:如此周某多谢陈大人了。
[于是二人拥烛对座,作倾心之谈。
陈文瑞:听说周公祖父母和父母的灵柩尚未入土,周公一去,不知安排好了没有?
周顺昌:虽说锦衣卫缇骑是今日方至,我入囹圄的事却是早有风闻了。我想此去难免一死,死前最大的事也就是四位先人的灵葬了。所以早就想办这件事。可是请风水先生看了看,却说时节不对,非要等到今年冬天下葬才吉利,这件事我只好托付给长子茂兰去办了。这是我生前唯一的一件憾事啊!(说着眼圈红了)
陈文瑞:(连忙说)周公只管放心,此事有令公子,还有鄙人。只要我在吴县一天,周公四亲的安葬包在兄弟身上。
周顺昌:(起身再拜)如此,顺昌谢过大人。顺昌即死,也可见先人于地下了。
陈文瑞:葬亲之事,周公还有什么要求要嘱咐兄弟的么?
周顺昌:我家无余财,一切从简就是。我对儿孙们说过,家无余财是好事,也省得他们费心经营,只要他们耕读自适,安贫乐道,保持清白家风,就比什么都好了。
陈文瑞:正是如此,这个世道,当好官难,当个好人也不容易。
[二人说着话,不觉夜色已深。周顺昌令人熬了一锅大米粥。
周顺昌:县令大人在舍下,我却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招待,就请喝碗粥顶顶饥吧,真是对不起了。
陈文瑞:叨扰,叨扰了。
[家人盛上粥来,两人一人一碗,就着豆腐干,周顺昌喝得很香,陈文瑞却泪落粥碗,难以下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