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 扩建水师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秦皇岛码头
[天气晴朗,又有点小风,湿乎乎地从海面上吹过来,感觉不太热。孙承宗等骑着马,出山海关西门,向秦皇岛码头进发。新到的船只和物资大都停靠或屯放在码头上。走了约摸个把时辰,他们到了海边。孙承宗站在码头上向南瞭望,海天茫茫,澄碧万里,顿觉胸胆开张。海浪不大,只有远处浅漫的沙滩边有卷起白浪花的波涛。天很蓝,淡淡的白云丝丝缕缕,纱一般地轻轻涂抹在兰天上。这里的码头是用条石砌成的,碎细的浪头撞击着石头,发出低沉而深邃的响声。这里水深,新来的五百艘沙船和几艘连环舟就停舶在这里。每条船都是双桅,船帆全部落下,横担在桅杆下部,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每只船上都有几个水手,在用竹筒作的舀子从海里舀上水来,冲洗着甲板。孙承宗等沿着石阶走下去,来到船只近前。
茅元仪:(指着一大片主要的船只)这就是沙船。这种船前后都是齐头,底是平的,船身宽,船板厚。走起来平稳,因为它吃水浅,又是平底,很适合在沙岸登陆使用。这种船原来是江苏、山东沿海渔民用的海船。那里沙滩、泥滩多,海岸坦平,地形与渤海北岸相似。这是咱们水师的主要船只。
[孙承宗一边听茅元仪介绍,一边踩着踏板走上一条沙船。船都是崭新的,刚上的桐油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黄色的光泽。这种船没有船舷,船舱也很浅,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木板,木板一条一条摆放得平整而稳固。孙承宗两腿叉开,用力晃了几下,觉得沙船果然稳当。走到前甲板,仔细观看。
孙承宗:(指着甲板)这里安装佛朗机或虎尾炮行不行?
茅元仪:行啊,船是在水上,不怕后坐力。
[孙承宗等从这条船走到另一条船上,边走边问茅元仪。
孙承宗:使这么一条船得多少人?
茅元仪:一名舵手,两名掌帆的缭手,水手须要十二名,共十五个人。
孙承宗:(用手拍着船中间那根高高耸立的一搂粗的桅杆)沙船的动力主要是帆吗?
茅元仪:是帆,有经验的缭手,只要不是顶风,都能借上风力。
孙承宗:顶风怎么办?
茅元仪:有橹有桨,水深的时候用。如果水浅,还可以用篙。
孙承宗:这船速度怎么样?

茅元仪:不算最快,比不上尖头尖底的海沧船,更不如唬船。但是它轻而稳。
孙承宗:(点点头)嗯,我军水师以登陆作战为主,并不需要太快的速度。
[看完了沙船,又去看连环舟。连环舟是由两部分对接而成的,前面部分一丈有余,船头有大型倒须钉,还预留有装载火器、炸药的地方。后面一部分有二丈多长,两部分以铁链相接。
茅元仪:这种船适宜水战,交战时,远发火炮,近撞敌船。一旦撞上,便被倒须钉钉住,此时后面一部分可与前面一部分脱离开走,前面部分的炸药爆炸将敌船摧毁击沉。
孙承宗:这种船有点像我们老家白洋淀的大对槽,只是大对槽是前后两部分同样大小。
茅元仪:我考虑后金船只很少,水战机会不多,因此没有多募。
孙承宗:想法不错。
[孙承宗等下船登岸,去看摆放在码头上的其他器械。这些器械也是茅元仪从南方带回来的。
茅元仪:这里共有轻偏厢车一千辆,神飞炮车一百二十余辆、辎重车一部分、高丽牌一万副、竹将军、竹鸟枪、竹三眼铳各一万只,神臂弩、神臂弓各一千只。
[孙承宗围着轻偏厢车仔细看。
茅元仪:这是一种小型偏厢车,只有一丈多宽,轻快而坚固。
孙承宗:若把这种车子载上战船,实施登陆作战,一定不错。
茅元仪:这是神飞炮,他以一根园木作炮管,外面用铁箍包裹,每炮配五支子炮,可装药二斤,射程可达四里远。因为用木造,所以分量较轻,装备战车最为合适。装在船上也好。
杜应芳:这种高丽牌能够自立不倒,咱军中有,只是不多。若干高丽牌围合起来,如同一个小城堡,可以依据它发铳放箭。
茅元仪:这些竹将军、竹鸟枪、竹三眼铳都是用竹子做成的火器,外面用铁丝缠绕加固,每支能发射四五次,因为轻便,士卒能够多带,可以省去频繁装药的麻烦。比如竹将军也能装十几两火药打出二里远近,火力也不弱,很适宜装备战船水师。
鹿善继:这些战具都是花银子买的吗?
茅元仪:没花银子,都是从南京政府方面争取到的。
孙承宗:所以茅止生用六万两银子办了价值十六万两银子的军械。(对茅元仪)止生,我感谢你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