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商量对策 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儿,这是古代,不是买张飞机票说去哪里就去哪里,山川地域图丢了,可以再画一张给他嘛,国书也可以重写嘛,幸亏你娃的镇国之宝不好造假,那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物件。”老头肯定道。
“我把欧洲全画给他都成,让老朱有时间自己找那帮国王要疆土去,但是,老爷子您想过没有,咱爷俩是大使,总要回去的嘛,可咱回哪去呀?”窦亨愤愤。
“……放宽心喽,中国人讲究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何况是又送礼又送国土,真愿意连人都送,咱就一个劲的猛夸大明朝如何好,老朱如何英明,夸到老朱一产生赶我们走的念头,自己都觉得不仗义……”张老头对中国人重视面子的传统很自豪。
“…唔,那就说咱来的时候乘的那艘船特大,长宽高都六十丈上下,他要造不出比这更大的船,都不好意思送咱回去,哼哼……”窦亨洋洋得意。
“你娃坐魔方来的哦?”张老头不屑道。
“反正就航母那种级别!”窦亨被老头抓到语病,不高兴道:“怎么给你点阳光就灿烂哪,没老子的国宝,你现在能盖上这么暖呼呼的厚毛被子,爷可是龙虎威大将军,你才一个芝麻大的使节,要讲尊卑懂不?”
“你娃懂个屁!”老头怒道:“在外国就是大使最大,船上就是船长最大,别以为会抢个黄瓜就了不起,一个城管而已,不过是个小吏,老子还当过村长呢。”
“怪不得我说编个归国华侨身份,你老小子非要升格成使团,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窦亨气道。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老头得意道:“你娃还是好好想想,怎么画你那个山川地域图吧,还有国书,起码要复述一下国书上写的啥子嘛!”
“这年头的繁体毛笔字谁会哪,干脆就说西方常年战乱,祖宗文化断裂,我就给他们写英文,哼哼,反正就是二十来个英文字母组合,再穿插点五线谱符号,一般人估计看不懂。”窦亨乐观道。
“那是,你自己都看不懂,别人能看懂才有鬼喽!”老头撇撇嘴,不屑道。
“我知道无论怎样补救,也无法弥补您黄瓜被抢的心灵创伤。”窦亨悔悟道:“可咱爷俩现在毕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不把这谎圆的连咱们自己都深信不疑,怎么骗的到朱元璋那老小子?”
“骗,何时骗了,我们说的是实话嘛!”老头话里透出一股得意:“不要瞧不起黄瓜,我俩能不能活的滋润,还就要靠农产品喽。”
“靠农产品?”窦亨愕然道。
“那是,我问你,你娃知不知道洪武年间什么人活得最舒服?”老头抚着山羊胡,脸上不知不觉露出了笑意。
窦亨那也是脑子里装满了野史怪谈的一代侃学宗师,脑际灵光一闪道:“大地主!”
“……呃,你娃倒是志向不小!”老头愣了一愣,心里多少有点泄气,怪不得谁一见到这小子都觉得有来头,觉悟起点就是比他一个农民高,不服不行啊。
“怎么了张老,我说的不对?”窦亨有些不安。
“不错,就是农民跟地主。朱元璋杀性太重,当官的一杀就是上万,开始贪污八十贯才剥皮添草,后来只要贪污,动不动就剥皮,做官的差不多杀了一遍。但是,整个洪武年间,你可曾听过老朱什么时候跟农民地主过不去了,开荒白送地,税又低,地种好了,给个王爷都不换。”张丞奋声道。
“那…那今后要多多仰掌张老了,唔……”窦亨刚想恭维老头几句,又想到了爷俩的身份,疑问道:“可咱们是使节呀,哪有外国使节跑中国不是为了外交,反而是来种地的?”。
“少见多怪,外国人来中国当官做生意种地的多了,何况咱们算认祖归宗。你把镇国之宝都献上了,老朱总要赏俩钱花花吧,你我一时半刻又肯定回不去那个稀奇古怪的城邦国,咱们就用这些钱买块地,做个地主好了。”张老头对地主阶级很向往的样子。

“……好,明儿我就让姓蒋的意识到我们缺钱的现状,让他先赞助点。”窦亨哼哼道:“爷打小就不习惯没钱的日子,太闹心了,你说姓蒋的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呢,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呢,他也真就忍心!”
“要得……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老头难得跟窦亨意见一致,认真道:“明天,一定要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爷俩继续商量着对策,似乎对睁眼大骗活人,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俩人不怕造假,窦亨更是习惯成自然了。
根据他脑子里装的奇谈怪论,据说夏朝这个华夏的原始朝代就是造假造出来的,所谓的夏朝根本不存在。
那些个黄帝,炎帝,尧,舜,禹,这些到了春秋战国及秦汉时代,才陆陆续续由方术士根据神话传说虚构出来的人物,连后世官方都不承认,而是称之为传说中的黄帝…某某时代,更不存在所谓的炎黄始祖。
不能说那么多历史专家中一个有良知的都没有,这是很不负责任的结论。
可能还是有的……
但是,如果真的连文明源头都造假了,连祖宗也造假了,他造一册国书怕啥?
造假的传统在无形中激励着他,使他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感觉自己做的还很不够……
……
卢龙在哪里?
环渤海湾近海区域,遥望蓬莱,北邻长城,附近有山名首阳。
千古第一忠义的故事,就发生在首阳山上。
传说,此处有一个商朝分封的诸侯国,孤竹国,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孤竹国王君墨胎的两个王子伯夷、叔齐,耻做周官,躲往深山,宁死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
窦亨原以为卢龙在西北哪个地方,等进了永平知州的家里,才明白卢龙就在自己脚下,今永平府。
虽说,老朱已经置府,可刚打跑蒙古人,这鬼地方根本没人,作为府治的县城里,破破烂烂,一所像样的房子都没有,连知府都没派一个过来,下面的县治也还是原始风格,宗族自治,皇粮都免纳了。
大明官员储备不够,加上空印案又刚杀了一批,根本顾不上这里,就算意识到纳税光荣的开明士绅,他也没地方纳粮去。
结果,城里逛了一圈的蒋献二话不说,就把刚赶来上任的知州苏琦的院子给霸占了。
苏琦很恼火,他本来在郑州官当的好好的,也不知道拧上哪根儿筋了,没事找事给朱元璋上了一道奏疏,来了把上书言事。
奏疏中言曰有三:其一,宜于沿边要塞屯田积粟,以立长久规制。其二,宜选才兼文武、练达边事重臣,分镇要害。其三,于中原垦田,责之守令,招抚流民,永安田野。
朱元璋接到奏章后告谕中书省臣:“屯田以守要害,垦田以实中原,都是控制外寇和实行王政的重要措施。”
于是,朱红御批:可遣琦参酌试行之。
估计吏部也烦他,小小的一个知州,垦田就耕田嘛,你写什么屯田重臣分镇要害啊。
结果,苏琦被吏部从尚有人烟的中原,平调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边疆来一展抱负了……
来就来了,可没想到一路跋山涉水的走了小半年,到了地方连衙门都没有一座,好不容易找了个破败院子打扫打扫,还没住半月呢,又被人霸占了。
他能不恼火么。
可还不敢表露出来,他惹不起亲军都督府的人,再惹出点事,吏部能把他派高丽去……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