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是郑伯我怕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桓公儿子郑武公姬掘突则整个一黑社会性质的流氓老大。一看自己地盘太小,别说跟秦齐宋卫比,就陈蔡曹鲁都比他地盘大那么一点点。于是心理就很不平衡,心想大家同样都是大周的封国,做诸侯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涅?不行!得想一辙。
有心跟周王要,不过那时候周王哪还有多余的土地了,再给就把自家后花园都给出去了。
你想啊,那土地不是韭菜,割一茬发一茬。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就那么点地皮。结果这个诸侯勤王有功了,赏地;那个大臣给周王找了个靓妞,赏地;这个马夫把天子的马养的膘肥体壮,赏地;那个厨师烧菜很得周王的胃口,没话说,还是赏地......如此一来二去,周王的腰包可就瘪下去了,偌大的家业就这么一点一点地给败没了。到后来惨到什么程度?周平王死的时候连陪葬品都没有,还亏着很尊崇礼教的鲁国看不下去,给凑了点丧葬费才算入土为安。
郑武公就寻思,嘿嘿,孙子,你不给我地我也不为难你,我自己抢去,你别瞎参合就成。于是乎他把老爹辛苦积攒下来的积蓄在菜市场里兑换成了刀枪棍棒,四处征伐,遇到小国见一个灭一个,气焰十分嚣张,后果极其严重——后果就是:郑国武公的这一行为首开了春秋时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不良风气之先河,从此各路诸侯纷纷效仿,遇到问题再也不用费劲儿巴拉地到周王那儿走后门去摆平了,见谁不顺眼就直接操家伙在肌肉上见分晓,完全把周礼教化抛到了瓜哇国。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人心苦不足”,及到了郑庄公这一代,郑庄公望着眼下的战马勇士铁甲兵车,望着远处挂着各式旗号的大好河山,就觉得若不把眼前的这些金属和人力资源用在远方那些山河上,百年之后实在是太对不起祖宗了。
于是乎郑庄公意气风发,在首都新郑的城头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时曹阿瞒迫不及待地站出来哇呀呀大叫:打击盗版!)翻译成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好好活着吧,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大丈夫为人一世,自当要做出一番丰功伟绩的大事业,否则徒愧对五尺之躯,愧列先祖宗祠。
于是,姬寤生这个先天命苦的孩子从这一刻起正式起了贼心——就差了那么一点贼胆。但是别急,马上就有了。
郑庄公现如今没想到的是,出师未捷,先摊上了这么一摊子棘手的烂事儿。
也难怪庄公头疼。那时候周王虽然有点窝囊没啥大本事,但是你现在玩的太过了。
事实上这时候好多人都想动一动周王这个纸老虎,但是大家都憋在心里忍着,不想做出头鸟。此时周天子虽然就是一绣花枕头,但是毕竟百十年的余威在这里摆着呢,你看你平常欺负欺负他,讹他几块地,诈他几个钱不要紧,你要是真刀真枪的和天子干,一般人还真没这个胆。
南蛮楚王熊通就是个例子。这家伙在南方天高皇帝远,发展了几年就不知道自己是周王亲封的祝融后裔了,就觉得自己功太大官太小,极度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想着跟周天子申请提升爵位。
可是周天子一半眼珠儿也没正眼瞧过这不开化的蛮厮啊,就拒绝了。没想到这熊通还就一根筋了,你不封我,我自己封自己,于是昭告天下自立为王——注意是“王”——那时候敢公开称“王”的除了周天子就他了。那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跟你姬老大两分天下。
可是熊通后来冷静下来想了想还是觉得这么干心里没底,最后很自觉地乖乖把“王”号给撤了。
你想想就连南楚国那么没教化的一地方,都不敢冒犯了周天子这个纸老虎的**,如今堂堂大周天子的三代世袭卿士、周桓王的姬姓亲表爷,竟要撸起胳膊直接跟周天子赤膊相见?这下郑庄公可谓打不着狐狸反而惹了一身骚,该如何向天下的悠悠众口做个交代呢?

郑庄公想了又想,想了再想,又想了三想,正愁的头发都白了五六根时,他亲儿子姬突看不下去了。
于是在一次朝阳会结束之后姬突单独找到庄公说,老子,我说这点芝麻小事您至于愁成这样么,事情既然已经成为事实了,咱再躲躲闪闪的就有点太不男人了。咱老姬家的传统就是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姬林(周桓王)那小子带的那点人马,还号称三路大军百万勇士?唬谁呀。在俺姬突看来,无疑就是插标卖首。老子只要你一句话,我就去把姬林的脑袋拿回来给老爹你当夜壶。
郑庄公也是一光棍,一点就通。他仔细想了想,儿子话粗理不粗,还真是那么回事儿。继而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同便秘已久今天终于吃到了一颗巴豆一样。
对呀!要想争霸天下,一统江湖,就不能怕事儿,反正迟早都会有这么一天。就象你要想在北京奥运会上拿金镶玉,就不能惧怕任何一个对手一样,包括卫冕冠军。
于是郑庄公终于做了一个快刀斩乱麻的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俗话说的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振长策,弹名剑,管他太子还是周王,挡我者,干之!!!
就这样郑庄公操起令箭,派出了祭仲、公子吕、太子突为首的三路大军前去迎战周天子。
双方在繻葛这个地方遭遇了。
要说周桓王还是年轻,缺乏政治智慧。也是小时候被忽悠惯了,见天就想着我姬林是谁呀,是天子,老天爷的儿子。我天子之师一到,你乱臣郑庄公还不赶紧出来给我磕头认错么。可是等到了地头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哇靠,郑庄公这老家伙不仅不出来认错,居然还派人和我对着干。
桓王对此明显准备不足,一时就有点慌了神。正赶上这时候诸侯将军们又纷纷前来向天子请战,说郑军就在前面,我们COMEON吧。
“哦!COMEON。好!COMEON……”可是从哪儿COMEON起呢?姬林这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子啥时候打过仗啊,不会打,于是想了想说,“各位将军便宜行事。”
周天子领来的本就是一个多国部队,现在又“便宜行事”,没有统一指挥,声势虽然浩大却是一盘散沙。而反观郑国最近连续遭受宋卫联军的打击,久病成医,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尤其针对多国部队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
于是战争的胜负显而立判,周王大败而归,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过这里有两点要指出来。
第一,周天子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维护王权的主动出击以失败告终,颇显悲壮。周桓王被郑国大将祝耽射中了肩膀,虽无大碍,但是吓得可着实不轻,心说乖乖您还玩真的呀。这才明白爷爷平王之前并不是软蛋作风,而是审时度势之下一种非常英明的无为而治。从此桓王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再不复存,之后的大周朝也彻底老实了,任凭手下的诸侯臣子们折腾来折腾去而充耳不闻,直至灭亡。呜呼啊!
第二,郑国一位年轻有为的公子在这次郑国危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姬突,后来接了老子庄公的班,成了郑厉公。而郑国在春秋初期的霸业,也正可谓是成也姬突,败也姬突。当然这也是后话。
算了不说这些闹心事儿了,还是讲讲我们的小宝同志吧。
-------------------------------------
郑重承诺:我会把这两天落霞的章节尽快补上去,感谢大家继续支持啊!!!!!!!!!!!1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