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择主而事(1)成功之道——择事明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蒙渊带着家童将赵云、夏侯兰送出院门,沿着山路前行。(读啦网网友发布)
蒙渊边走边说,“二位贤徒,你们今日出师下山,以后将面对乱世,各谋前程了;有什么困惑之处,还可说说。”
赵云说,“我昨夜想了很久——出山之后,不知如何才能达到建功立业、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名留青史的目标?非常困惑,请师傅指教!”
“记住八个字,‘择事明主,建功立业。’‘择事明主’是必由之路,‘建功立业’是终极目标。两者有一种因果关系,将二者融会贯通,就是成功之道”
赵云想了一会儿,“明主是什么样子呢?”
“明主是人主中的上品。各人标准不一,说法不同。为师认为,德才兼备、雄才大略,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爱护将士,怜悯百姓,审时度势,行事果敢者方为当今明主。天下的人主很多,尤其是在乱世中,群雄并起,鱼龙混杂,但真正的明主却并不多,有如凤毛麟角。你等要知道谁是明主,必须与很多人主接触,察看他们的言行,洞悉他们的志向,了解他们的才能,认清他们他们的品质,善于择主而事!”
“如此说来,很难遇到明主了!”
“只要抱定自己的目标,掌握明主的标准,具备择主而事的智慧,辨别忠奸、分清好歹,还是有遇到明主的机会你们对自己的前途要有信心。”
一行四人前行着,走进了崎岖不平的山道。
赵云问道,“师傅,在谋事中,如果一不小心进入了昏主的阵营,成了昏主部属,后离开奸徒或昏主,是否为不忠不义的叛贼呢?”
蒙渊指着前面路径说,“谋事犹如行路,难免要走一些弯路、甚至走进岔道,但只要目标明确、迷途知返,仍然能走上人间正道。出去谋事,在很长的时间遇不到明主,或者成为了昏主的部属,也不打紧。处理的办法是,脱离原主,另寻明主。这也许会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但不用计较。一旦选择明主,跟定明主,创立了基业,建立了功勋,你就自然成为了一代忠良、功臣。一肥遮百丑。到那时,谁还会说你不忠不义、骂你叛贼呢!而那种跟定昏主痴迷不悟、效尽犬马之劳,甚至牺牲了性命,虽然也会被一些人赞扬为忠心,但其行为于国于民有害无益,迂腐、愚蠢、可笑,为智者所鄙弃,虽然忠心耿耿,也不过是一种愚忠。你们只要大胆地择主而事,就会远离愚忠的陷井!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就是告诫那些陷入了愚忠陷阱的人要懂得自拔。这样,虽然会被一些人说你不忠不义,但更多的人会说你大忠大义。就你们而言,只要心怀忠义、抱定目标,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即使一度时期误入昏主的阵营,陷入了歧途,也能迷途知返。”

赵云点头,“懂了!懂了!”
蒙渊强调说,“两位贤徒啊,你们的生命,你们的才能,只能用来效忠明主、造福百姓,才能实现你们的人生目标!还要注意的是,不能为钱财所惑,不能为爵位所困,不能为美色所迷!”
夏侯兰,“师傅,小徒曾经听到一些话,有些不解,可以问吗?”
蒙渊说,“传道、受业、解惑,是为师的责任,直问不妨!”
“有人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有人说,官高不足显,善良最珍贵;有人说,美色是祸根,远离就是福。弟子所不解者,无钱财何以显富?无爵位何以高贵?无美色何以取乐?”
“问得好!”蒙渊说,“你们记住,钱财、爵位、美色并非全是坏事。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士受爵,有功则受;秀色可餐,非分勿贪!——可解么?”
二人异口同声,“可解,可解!”
几人说着话,来到山口处。蒙渊站住,喊家童,“将东西拿来!”
童将包袱、宝剑从背上取下,交与蒙渊。
蒙渊打开包袱,拿出一卷书,看着夏侯兰,“为师亲手抄录《秦汉法典》一部,赠你认真研读,佐助明主整顿朝纲、治国抚民,皆有用处。”
夏侯兰起身接过书卷,“谢师傅!”
蒙渊拿起宝剑,“为师祖传宝剑一柄,名叫‘太阿’,——为秦始皇赐先祖蒙恬将军的宝剑。此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秦始皇曾经用它砍断了刺客荆轲的腿,司马迁的《史记》中所说的‘太阿之剑’,就是这把宝剑。今赠与子龙,随身佩带,用以扶助明主、除暴安良!”
赵云起身双手接过宝剑,拔出,见剑身通体雪亮,映照着山边草木,绿光闪闪,急忙退进鞘中,“弟子一定用此剑扶助明主,除暴安良!”
蒙渊目光闪烁,“记住为师的话,去吧!后会有期!”
赵云、夏侯兰含着眼泪,施礼,“师傅保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