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酒店识王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空乌云密布,地上寒风阵阵;天上无飞鸟,路上少行人。(读啦网网友发布)——这是东北典型的初冬景象。
河间官道上,一个名叫王朗的人身穿一件半新半旧的绸袍,腰间挂着一把宝剑,顺风大步前行着。一会儿,他走到一家酒店门口,抬头看了看酒望,出口成章,秋风漫卷天庭,江山一片混沌;吃些酒肉充饥,再说投奔前程。
他随即迈步走进酒店,坐在靠窗边的座位,要了两个麦面煎饼、一碟油炸豆饼、一碗酒、一碟青葱慢慢地吃了起来。
赵云、夏侯兰进入店门,走到王朗对面的一张座位,揭下风帽,解下身上的包裹,坐了下来。
王朗见了两个年轻人,点了点头以示招呼。
赵云以为王朗是店主,“店家,你为何不叫酒保打酒来?”
王朗俨然似一个店主,扭头向里屋喊道,“酒保!”
酒保从里屋走出,走到王朗跟前,“先生,你还要添酒菜么?”
“不是我要,是两位刚到的客人要。——你等未见有客人到来么?”
酒保赶忙走到赵云、夏侯兰座前,“二位小哥要多少酒菜?”
赵云说,“两碗酒、五斤羊肉、两碟青葱、两碟蒜泥!”
“两碗酒、五斤羊肉、两碟青葱、两碟蒜泥!”酒保重复着赵云的话进里屋去了。
“两位小哥,喝这点酒能解饥寒么?”王朗看着赵云、夏侯兰,关切地说。
赵云看了一眼王朗,“多谢店家关照!我俩不常喝酒,有这么些足够了。”
“本人不是店家;本人姓王,路过此地,天有些冷,进来避避风、买些酒菜吃。”
“误会!误会!”
“二位小哥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从真定县来,到碣石山去。”
“到碣石去!——是投亲还是靠友啊?”
夏侯兰实话实说,“投师学艺。”
王朗点头,“年轻志大,前途无量!——别人都到中原、京城等繁华地方投拜位高权重的名人为师,而你俩却到天涯海角、穷乡僻壤去学艺。——两位的师傅是何等样的人啊?”
“姓蒙名……”
“无可奉告!”赵云知道师傅蒙渊是朝廷追捕的钦犯,担心说出来不利,就打断夏侯兰的话。
王朗瞪了赵云一眼,很不高兴地说,“啊!年轻人!——你怎么如此与王某说话?”
夏侯兰连忙说,“先生,你又不是和我们一起去拜师学艺,何必打听呢?”
“年轻人,你等不谙事故。王某是怕你们被那些沽名钓誉的人骗了!”
“沽名钓誉!沽名钓誉就是没有真本事。——我们的师傅绝不是那种没有真本事的人!”
“不说你们师傅有无真本事。且问你们那师傅可有孝廉的名位?”
赵云生长在偏远的乡镇,对‘孝廉’两个字听人说过,但确实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孝廉!——孝廉是什么东西?”
王朗满脸鄙夷,“连孝廉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东西!——王某告诉你,孝廉不是什么东西,而是深通谋略、娴熟武术且经过朝廷考试合格所得的名位。读…啦九州百县,一年一考,三年一举;每次能举为孝廉的人不过三五个而已!——一个人是否孝廉,就能说明他是否真有本事!”
“啊!孝廉是这么回事!”赵云随口问道,“王先生,您可是孝廉呢?”
王朗踌躇满志地笑了笑,“王某不是孝廉,怎可与二位谈师论道呢?”
夏侯兰见王朗自鸣得意,心中不快,讽刺道:“据说这年头不但马可买、车可买,官也可买。孝廉这东西,会不会像那些东西一样也可以买来卖去?”
王朗满脸严肃,“买是可以买,但王某这个孝廉是凭真本事取得的。——对那种买卖官职、爵位,败坏朝纲的行为,王某向来是深恶痛绝的。”
“是么?”
“怎么不是?”
“敢问先生尊姓大名,家住何处?”
酒保端起托盘从厨房走出,喊道,“来喽!两碗酒、五斤羊肉、两碟青葱、蒜泥。”酒保把托盘里的酒菜放到桌上,“两位小哥,请用!”酒保说罢,又反身进里屋去了。
赵云、夏侯兰立即吃起了酒肉。王朗看了看自己的空碗,吞了一下口水,接着回答夏侯兰的提问,“鄙人姓王名朗,字景兴,东海郡人,三年前举孝廉、任郎中……”王郎见赵云、夏侯兰只顾吃着东西,对自己说的话心不在焉,就又提出一个问题,想考考二人,“二位知道什么是郎中吗?”
“知道。”赵云答道。大梁镇东边开药铺的远房叔父赵聃及一些走街蹿巷的医师都被人称为郎中,他以为王朗所说的郎中也就是那种人,“郎中就是为人治病的医师。——有很多是不会治病、只会到处骗钱的骗子!”
“哈哈!哈哈哈!”王朗不禁嘲笑起来,“你见识太少,不但不知道什么是孝廉,连郎中是什么也不知道,——还出门投师学艺!”
夏侯兰早听父亲说过“郎中”既是对一般医师的称呼,也是一种官职,就对赵云的话加以纠正,“云哥,这位王先生说的郎中不是那种医师,而是一种小官。”
“郎中是一种小官!——无知!”王朗鄙视地说,“小官?你家三代也未必当过这么大的官!你两人长大后也未必能当得上这么大的官!”
夏侯兰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针锋相对,“王先生,你是大官吗?你以为我们未见过大官是不是?——大官所到之处,前呼后拥,走路、吃喝都有人料理,决不会与我们这些人到鸡毛小店喝烈酒、吃小菜!”
王朗被夏侯兰的话触到了伤痛之处,脸上顿时现出一片愧色,“二位有所不知!黄巾作乱时,王某辞去了官职,在家闲着;当初在位之日,那是这样?——今有安东将军、徐州牧主陶谦来信请王某去助他治理州郡。——王某是前去徐州赴任的。不久,王某就将如二位所言——所到之处,前呼后拥,决不会再到此等店中喝这等酒、吃这等菜!”

赵云不想给王朗更多难堪,起身抱拳施礼,“我等无知,言之不当,还望王先生包含!”
王朗见赵云赔了不是,还礼,“不知者不为过。二位小哥可否告知姓名?”
赵云、夏侯兰先后将姓名告诉了王朗。
王朗竖起大拇指,两眼溜溜直转,“二位相貌堂堂,虎虎生威,有大福大贵之相。不知二位愿随王某一起去徐州学本领、谋富贵么?”
“不!”夏侯兰说,“我们要到碣石山去拜师学艺。”
“碣石山,王某曾经去过那个地方;那是一个靠山临海,非常偏僻,没有人气、没有前途、没有希望,且常有海贼出没!二位不如跟王某去徐州学些谋略、武艺,某个官职、比去碣石山拜师学艺好之百倍!”王朗接着问,“二位意下如何?”
“多谢王先生的美意!”赵云看了一眼王朗,喝下一口酒,不经意地问了一句,“王先生,您真的精通谋略、武艺?”
“笑话!简直是笑话!王某身为孝廉,怎么不精通谋略和武艺呢?”
“王先生打过虎么?”夏侯兰扯下一块羊肉咀嚼着,脱口而出,“我二郎哥打过虎。您敢与我云哥比试比试武艺么?”
赵云有些不高兴地说,“兰弟,不要招惹是非!”
王朗感到受了挑衅,怒道,“你两个小子,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打虎!打豆腐!——哼!与我比武艺,你两个娃娃还嫩了点!”
夏侯兰见王朗发怒,心里后悔,“你……”
“比试武艺!——比就比。”王朗唰地一声抽出宝剑,指着夏侯兰说,“你娃娃来!”
夏侯兰吃惊,“你……”
“君子动口不动手!”赵云起身将夏侯兰挡在身后说。
“你两个小子胆敢藐视王某!王某今天就叫你两人增长一点见识!”王朗喝道。
赵云见王朗不依不饶,只得拔出宝剑说:“王先生请赐教”
王朗犹豫了一会儿,提着剑走出门外,“好小子,有胆量!到外面来!”
酒店门外风雪已经停了。
王朗走到门前的空地中间,提剑而立,“来!来!……”
赵云持剑跟了出来,施礼,“王先生,点到为止!”
店主、酒保、伙计听到吆喝声,都放下活儿出来观看。
王朗看了看店主、酒保,气愤地对赵云喝道,“你小子要请教,王某就好好教训、教训你。”随即摆出了一个弓步横剑的架势。
赵云虚步提剑,“王先生请!”
王朗一剑刺向赵云前胸。
赵云急闪身躲过,“王先生,你不要当真!”
王朗喊一声“着”,又一剑劈向赵云脑门,“不当真,你还以为王某这个孝廉是买来的呢!”
“不要太狠!”赵云一剑刺向王朗。
王朗急忙回剑招架,两剑相碰,当啷一声,火光四射,大吃一惊,向后退了两步,“好小子,真的有些功夫呢!”接着受中的宝剑舞得象旋风一样,逼向赵云。
店门边的两个伙计不由得喝彩起来:“好!好功夫!”
王朗不断进攻,赵云连连招架、步步后退。王朗以为赵云胆怯,顺势横扫一剑。
赵云招架过后,见王朗下盘空虚,俯身撩出一剑。
王朗急忙招架,不慎手腕被赵云的剑尖刺中,划出一条血口,“哎呀”一声,倒退几步,羞得满脸通红。
赵云不想深得罪王朗,上前施礼,“晚辈多有得罪!请王先生恕罪!”
王朗竖起大拇指,“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赵云礼貌地说,“王先生请回座,晚辈敬王先生一杯。”
店主对酒保说,“快去拿酒!”
酒保跑进里屋,抱出一坛酒,放到桌上,待王朗、赵云、夏侯兰三人进入店内,即将三个酒碗斟满,“三位客官请!”
赵云举起酒碗对王朗说,“晚辈鲁莽无知,请王先生谅解!”
“好汉不打不相识。”王朗脸色渐渐平和,端起酒碗,看着赵云问,“壮士,你真的打过虎?”
“确有其事。”赵云点了点头。
“王某真是有眼不识英雄!”王朗端起酒一饮而尽,很有感触地说,“王某曾经攻读百家经史,研习纵横捭阖,确实有孝廉的名位。由于黄巾叛贼四处捕杀官吏,王某躲回东海,被袁绍那厮定为渎职之罪,没收了全部家产。也许是王某官运未绝、福星降临的缘故,忽然陶公祖带信过来,许以别驾之职,请王某前去徐州上任。只因王某未凑够盘缠,才夸夸其谈,欲诱使二位与王某同去徐州,以解决盘缠之难。——王某实话实说!”
“王先生何不早说?”赵云对夏侯兰说,“兰弟,可匀一点路费给王先生添些盘缠吧!”
夏侯兰解开包袱,拿出五两银子,递与王朗说:“我们所带路费不多,只能匀出这么一些。”
王朗假意推辞,“这……王某哪好意思?”
赵云说,“王先生与我俩萍水相逢,坦诉困境,有朋友的真诚与信任。一点小意思,请不要推辞。”
“两位壮士如此……如此解囊相助,真朋友也!”王朗接过银两,非常感动,“王……王某此去徐州的盘缠总算凑够了!”
“能与王先生这般有学识的人相遇,非常荣幸。”赵云接着说,“我们还要赶路,就此告辞了。”
“后会有期!”王朗将碗中的残酒抹在伤口上,起身还礼说,“二位壮士此后如果在其他地方不如意,就来徐州来找王某。——王某一定鼎力相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