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民以食为天(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王海的摊子出售后不久,赵晓强传来了好消息,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房子,楚杨当即决定带着王海跟着晓强去看看。
来到赵晓强选的地方,是一个老式的二楼,楼的面积不大,不过透过上面干枯的藤蔓来看,这里过去估计是有钱人家的房子,楼上楼下加在一起也就十几间房子。嗯,估计是解放后被人民当家作主给分了。楚杨大概估计了一下,这样的房子如果保养好的话,起码还能有个几十上百年的寿命,大概估算了一下整个楼房的面积,应该在两千平方左右,旁边靠近小楼的附近都是那种红砖平房,因为周围的地理环境比较不错,起码外表管理的很整洁,不像楚杨现在住的地方,基本上可以算作贫民窟一类。
赵晓强找的房子坐落在一楼临街的一面,一看门就是后来就着窗户开的,隔壁是进入小楼的正门,从敞开的黑洞洞大门口,能看见靠在墙上的两扇残余的木头大门,认真看的话,大门昔日的富丽堂皇还能露出一点挣扎的痕迹。
进屋前,楚杨详细的打量了一下周围的人文环境,还算不错,不远处有一所大学,附近是几个市政府的机关大楼,小楼的不远处有那么几家小饭馆,朝鲜冷面、狗肉馆儿、清真饭店都有,这里虽然不算繁华,但潜在的客户群体比较丰富。
进到屋子里,首先是一个大厅,面积接近二百平方米左右,整个房子成长方形,形状很像楚杨前世最后去的那家蓝玫瑰酒吧,后面是两间房子连在一起,看情况好像以前就是做厨房用的,更重要的是穿过后面的一道小门,居然还有一个独立的院子,据赵晓强介绍,这里过去是一个国营食堂,后来经营不下去就黄了,所以才会保留了后面厨房的格局。
后院不小,差不多有一千个平方,基本保持正方形,整体朝南,楚杨估计这个院子是小楼原来就有的,后来被国营食堂给独占了。西边院墙根上盖了一溜四间平房,一看就是后盖的,加上这四间平房的面积,一千平方都挡不住,仔细看了看像是过去食堂用来存放食材和领导办公的地方,房子的条件很合适,而且赵晓强已经打听好了,房屋的产权可以出售。楚杨当即拍板,就选这里了,而且将来这里也将作为主店存在。
方针既然定下了,剩下的就是赵晓强去跟人家谈买房的事情,楚杨嘱咐他带上孙为国一起去,有个成年人在身边,可信度要高上很多。
安排好赵晓强的事情,楚杨便开始带着王海仔细的对房子进行了丈量,拿到准确的数据。在自己画图纸的时候,楚杨打发王海去找那些装修房子的工人,这个时候还没有专业的装修人士,大部分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审美观对房子进行简单的布置,个体饭店里也不过是刷刷灰浆、油漆之类,让房间里显得干净整洁就算达到了目的。
楚杨当然不会这么简单的打发自己的饭店,所以一切都只好亲自动手,好在绘画的天分还是能够帮很多忙,小时候带着胖子出租漫画是锻炼的画工技能的优势也体现了出来,将图纸画细致入微,但这个时代究竟能买到什么样的材料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还要跟那些木匠啊,泥瓦匠等等的工匠进行咨询和沟通。
在王海和赵晓强去忙各自的事情之后,楚杨忽然想起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恐怕必须要去定做,也是他新计划的主要工具,炭火炉子!这种炉子的材料并不稀有,就是普通耐火砖用的那种泥,质量也未必要上乘,能用就行,美观?嗯,基本用不上,因为在楚杨的设计里,这个炉子大部分是镶嵌在桌面以下。
详细的画出炭火炉子的图纸,然后骑上自行车在城郊附近寻找砖厂,新时期、新事物,九零年的砖厂还是生意火爆的,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依靠转头一块一块垒砌的,就算有框架结构的楼房,也需要大量的转头填充空白部分,并不像后世的时候楼房建筑已经完全使用浇筑手段完成。因此,这个时候的砖头质量还是很可靠的。
砖厂很快找到了,楚杨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没费什么事儿就说服了人家帮助他制作炭炉,当然,付钱还是必须的。先做上一个试试,跟着人家的砖一起烧,等了小半天才算弄好,居然烧了两次才成,这让楚杨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想早回家先给大伙演示一遍,要不然自己走了,这还没法解决技术攻关问题了,这件事情让楚杨认识到,不管什么事情,圆满的结局一定是因为你用了圆满的精力才会得到。
回到家里,楚杨翻箱倒柜的找出一堆铁丝、铁线,然后开始编制一块一块正方形的小网子,木炭不缺,好歹是烤羊肉串出身,那个东西还能少了?
编好铁网,下一步就是准备牛肉,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应该知道楚杨想干啥了吧?没错,烤肉!北京的老饕都知道,九十年代中期曾经从东北沈阳刮过来一阵烤牛肉风,店名一律都叫三千里,仔细问过,说是代表的朝鲜三千里江山,名字不去细究了,烤肉的味道和今天遍地的韩国烤肉差不多,但是设备比较简陋,不过生意却比现在的烤肉火爆不知道多少倍,就餐的盛况比抢购紧俏物资的情形一点儿不差,店里都不敢雇佣女服务员,怕跑来跑去太多体力不支。

其实后世很多韩国烤肉的钢架炉子制作起来也很简单,何况楚杨在工厂里还认识不少的焊工,那些都是上次做羊肉串烤炉时结交的关系。不过楚杨并不打算给自己的店里马上用那样的炉子,一是成本太高,另一个,一步到位听上去很美,其实很不利于将来的更新换代,而更新换代正是让顾客长久保持新鲜感的手段之一。
楚杨摆开架势,认真的切割牛肉,说心里话,这还真是个技术活,弄了半天的楚杨一头的汗水,效果却不怎么样,唉,这改刀的手艺还真是需要苦练才行,算了,咱是练武之人,没必要跟一块牛肉较劲。去孙为国那边的家庭肉制品加工厂,那里还有几个阿姨在呢,估计怎么也比自己强不少。
果然,熟练工种就是比新入行的轻松,阿姨们说说笑笑就把牛肉切割清爽,剩下来的就是楚杨的事情了,葱姜蒜预备好,盐和各种佐料必备,搅拌好牛肉进行腌制,这种烤肉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腌制,必须让佐料的味道充分进入肉里,烤制的时候,味道才会十足。认真回忆,细致的检查,在手忙脚乱的帮助下,总算搞定,就是不知道牛肉的味道会不会赶上前世的水平,不管了,还有小料没准备好呢。
等胡琳回到家里的时候,正好看到儿子满头大汗的忙活,心疼的胡琳赶紧拿毛巾给儿子擦汗,仔细问了楚杨想干的事情,胡琳脱下外套,直接动手帮忙。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就像切肉的阿姨一样,轻松搞定,楚杨尝了尝小料味道,十足!老妈厉害啊!天才。
狠狠的亲了老妈脸颊两口的楚杨,遭到了一个白眼加一巴掌的回报之后,回到房间里躺下休息,这一天累的,比打五十趟拳一点儿不差,嗯,该准备的都准备齐了,这会儿可以安心的等着大家回来开品尝会了。
晚上大家收工回来之后,老规矩,楚杨演示,大家品尝,味道如何?当然好了,比羊肉串的味道更加独特,而且整个烧烤过程简单易学,就是换铁网子麻烦点儿,不过瑕不掩瑜,吃着好吃才是根本,受到好评的楚杨得意非凡,好像这种方法是他发明的一般,嗯,没人知道咱是抄袭的,那就拥有版权!咱比日本人抢注别人VcD专利高尚多了,至少咱没禁止别人使用方法。
到此,众人总算明白了楚杨下一步究竟要搞什么东西,于是各种赞美纷纷涌进楚杨的耳朵,到了这个时候,楚杨反倒冷静下来,他需要的,不是自己人的赞扬,只有进到店里的顾客认可才行。
要得到顾客的认可,绝不仅仅是味道好就能天下无敌,后世的三千里烤肉被韩国烤肉店打败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差在哪儿呢?无他,服务二字!一个是烟熏火燎的环境,一个是干净典雅的氛围,一个是粗粗拉拉的工具,一个是刻意雕琢的精致,而价格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你说谁胜谁败?
楚杨可不想让来到自己店里的顾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要享受烟气的熏陶,但是如今的建材市场还没建立,各种在后世简单的设备,放到今天还真是需要用心琢磨才能解决。谁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来着?真理一样的真理啊!
等李铁和王洋的摊子也都出售之后,赵晓强已经谈好了房子的价钱,价格实在是不高,那样一所连里带外的房子,居然开价才二十万,赵晓强还是不满足,晚上跑到主管领导家里,悄悄塞过去一个五千元的信封,多了不敢给,那个时代五千也不是小数目了,再多容易把人吓着。领导心领神会,第二天就开会商量房价的事情,把这所房子变成了单位里很大的负担,于是,十二万搞定,楚杨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房子既然拿下,那么各项工作也都要开始,按照楚杨的计划,现在已经是接近九零年底了,由于现在的装修工程并不复杂,就算楚杨的要求高些,也没那个复杂的材料,所以,如果动作够快,抢在春节之前开门营业有十足的把握,至于冬天的时候不太适合动工的问题,似乎现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那样的觉悟,即使有楚杨也会想办法克服,春节可是不小的节日,中国人在这样的年份里,花钱如流水都无法释放自己的喜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