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小生意大运作(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售摊位的事情,并没有费多大的事,大勇刚刚放出风声,就已经有好几个人找到他询问价格,由于从来没人出售过摆摊儿的位置,这也让那些问价钱的人很好奇,但是出售摊位的另一个条件简直比摊位还有吸引力,配方!楚杨的出售方式就是谁买了他的摊位,就连同烧烤配方一起移交给对方,这样的条件很快就吸引了不少的买家,楚杨让大勇再次放出风声,鉴于想买的人很多,所以卖家要看谁出的价钱合理,就卖给谁。
这种类似匿名拍卖的形式,受到了买家的欢迎,机会平等嘛,谁出的价钱高谁得,而且楚杨还承诺,会把最高的价钱告诉大家,如果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也可以。很快,第一轮价格就送来了,最高的一个出了三万,楚杨让大勇把出价的人名去掉,然后抄写了几分送给其他买家,以此类推经过三轮出价,最后楚杨的摊位和配方以五万的价格卖给了小巷附近的一个大叔。
这位大叔原本是两口子一起倒卖服装出身,不过没什么文化的他眼光似乎也不是很好,所以开始还赚了一些钱,等到倒腾服装的人多起来之后,大叔两口子就显出了弱势,赚钱越来越难,几乎就是靠着跟风才能赚点儿小钱,楚杨他们的烧烤摊子是大叔两口子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天站了一天的摊位,晚上跑到这里来喝上一瓶啤酒,再吃点儿肉串,也是很享受的事儿。
楚杨对这位大叔两口子很是敬佩,俩人属于上山下乡一族,回到城里的时候,因为没有工作吃了不少的苦,最后一狠心才开始了倒腾服装,要知道改革开放之初倒卖服装的个体商贩可是相当辛苦的事情,从广州买了货,然后再自己背回来,多数人都不舍得睡卧铺,而是躺在座位低下将就着,那可不是现在的提速火车,慢腾腾的火车要跑上几天才能到东北,还要转车,带着大包小裹的商贩们经历的辛苦,真是闻者落泪。
两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说,对待两个儿女的态度也非常让楚杨感动,大叔没啥文化,尤其是做生意过程中,大叔觉得自己没有文化吃了不少的亏,因此对女儿和儿子的学习看的非常重,他放在嘴边的话就是:只要兄妹俩能考上大学,他和老婆就是头拱地也心甘情愿。
这样的父母,其实在中国不胜枚举,只是得到的结果却未必很好,多数儿女并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反倒对父母的管教非常叛逆,但大叔两口子似乎还算幸运,因为儿女都还努力,这不,哥哥已经进了春城的重点高中,要知道春城的文化氛围还是很不错的,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几乎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恐怖比例,这可不是大学扩招后的数字,所以这样的比例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楚杨对大叔虽然钦佩,但生意就是生意,价钱不能有所变动,尤其是第一个出售的摊位,一旦降价的消息传出去,对后面的出售行为会有非常不好的影响,人家会以为你的底线并不是表面的价格,虽然是竞争,但出价会变的非常保守和谨慎。
价钱虽然不能变,其他的帮助还是可行的,首先是培训,对于其他买主,楚杨是没有帮助培训的打算的,配方一给,其他的一切都要他们自己去摸索。不过对大叔,楚杨选择了例外对待,亲自培训大叔的手艺,直到他完全掌握了味道,才放手,并且让孙为国把他们的供应商也都转给了大叔两口子,对此大叔简直是感激的涕泪交流,当初花五万块钱买摊位,还被别人嘲笑缺心眼儿,现在看来,这个钱花的还是值得,毕竟人家帮着做好了一切,自己只要辛苦的烤肉就行了。
大叔的生意并没有因为换了老板就降低下来,来吃烧烤的人看重的是味道,可不会因为你长的帅人家就多买你几串,当然,后世**遍地的时候,如果有个美女,比如陈露姐妹,跑到这里来卖烧烤,即使味道差些,生意也不会太差。
不管怎么说,对于大叔来讲,一切都还算顺利,楚杨也旁敲侧击的提醒了大叔关于政府可能会出面管理的事情,大叔很感激楚杨的提醒,不过他觉得只要自己掌握了这门手艺,就算不让在这里卖,到其他地方也一样赚钱,大叔能够这样想,楚杨还是放下了不少的心思。
楚杨的小小善举,获得了示范的作用,其他人看到大叔两口子脸上开心的笑容,等到大勇再次放出还有摊位出售的时候,气氛的踊跃简直让大勇有应接不暇的感觉。
楚杨倒是没有关心接下来的出售问题,他现在就等赵晓强找到房子然后开始进行下一步计划,这期间,闲下来的楚杨再次跑到图书馆去补充自己,经过十五年的变迁,楚杨觉得自己前世所掌握的很多知识已经变的有些模糊,别的还好说,英语和金融方面的知识,自己还是不能忘记,需要查看一些资料来对过去的知识进行恢复性补充,因为,国内的股市马上很快就会开始,楚杨可不想错过这样的敛财机会,正因为这个原因,楚杨才大踏步的加快敛财的脚步,为的就是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冲进股市。

很多重生小说中的主角们都有一个很滑稽的觉悟,就是不愿意在股市里圈老百姓的钱,因为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赚回来也不道德。
这个理由看过重生类小说的楚杨觉得很有意思,在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不会成熟起来的股市里,你不去圈老百姓的血汗钱,那么你准备把这些钱让给谁来圈?更加黑心的庄家?无良券商?弄虚作假的贪心企业?楚杨觉得与其让那些败类把钱圈走,还不如让他来掌握这笔钱呢,当然,想全部掌握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但是圈上一部分还是有可能呢,大不了自己将来多操作几个濒临倒闭的国营企业多挽救一些人的工作岗位,也算是能够回报社会了吧?当然,对那些小说作者的善良心态,楚杨还是保持着高山仰止的恭谨态度。善就是善,即使是仅有善念而无善行,也一样的可贵,因为能够保有善念的人已经不多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心有善念的人,一旦有机会,就会把善念化作善行,因此,尊敬有善念的人并不会降低自己的格调。
回到图书馆的楚杨,真正表现出了如饥似渴的态度,大量的书籍摆放在书桌上,几乎是摆满了整个书桌,每天结束的时候,楚杨都要在那位负责管理阅读大厅的阿姨帮助下,花费不少的时间将书籍送回去,后来,那位阿姨干脆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一个小地方,让楚杨把没有看完的书先放在那里,第二天就不用再一个书架一个书架的去拿了。
楚杨倒是很想把书拿回家里去看,但是家里的地方实在太小了,而且来来回回的许多资料都是临时想起要看看,在家里还真是不方便,好在那位阿姨对他很好,如今喜欢看书的年轻人不多了,尤其是像楚杨这样的小小伙子,知道他无法到学校学习,但还不愿意放弃的阿姨,泛滥了母性,对楚杨关怀备至,甚至还给楚杨准备了一个水杯,经常过去给他添上一杯开水,这让楚杨感动的同时,也想起了那位少管所刘所长的话,这个世界,毕竟还是好人占多数。
陈露和陈蔷在楚杨回归图书馆后,也多了很多跟楚杨相处的机会,姐妹俩现在对楚杨的兴趣比其他任何游戏都高,据说连每隔一周要去爷爷家里的习惯,也因为要研究楚杨而放弃了,这让楚杨多少有些困扰了,不是因为自作多情的以为人家喜欢上了自己,而是两个小丫头经常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折磨楚杨,比如,为什么你和妈妈的关系那么好,而我们姐妹却总是跟妈妈吵架?为什么你的羊肉串比别人的好吃?为什么你跟那些混社会的小流氓关系那么好?为什么你要把摊子卖了?卖了多少钱?你要拿这么多钱干什么之类的,弄的楚杨头很大。
这些问题里,有些是能够告诉她们的,关于家庭的好解释的等等,有些是不能说也没法说的,难道要告诉陈露姐妹自己的配方来自后世,因此领先?难道说自己卖摊子的行为是投资公司分拆出售的变种?那还要解释一下他是怎么知道这种知识的,以及随后而来的更多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楚杨每天除了看书,还要想出如何应付陈露、陈蔷的办法。有时候楚杨觉得,女儿这样的品种还是只有一个的好,否则像陈露和陈蔷这样的双胞胎,八卦的时候连找个对手的程序都省了。
出售摊子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临近新年的时候,四个摊位顺利卖出,其中第二个出售的王海那个摊子价钱最高,因为有大叔的榜样,所以卖出了八万的高价,李铁和王洋的就少些,一个四万五,一个四万。总的来说,这次出售还是很成功的,仅仅是摊位就给他们带来了二十一万多的收入,加上卖烧烤赚的钱,楚杨手里已经有了超过五十万的资金,这样的敛财速度,让李铁等人钦佩的同时,也让胡琳和楚玲儿对楚杨将来能够继续上学彻底的失去了希望。
胡琳和楚玲儿倒是不在乎楚杨赚了多少钱,尽管听到钱数的时候,也是兴高采烈,惊喜异常,但过去之后,她们还是更关心楚杨的将来,在胡琳看来,儿子要是能上大学读博士,比赚一百万更重要,楚杨对老妈的这种观念很是无奈,五千年的文明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想拿五十万就扭转过来?做梦都没有可能,好在老妈和姐姐对他的生存有了很大的信心,也放心的让他继续去折腾,就是老妈胡琳跟楚杨商量,将来钱赚的差不多了,还是要去学一个文凭回来,楚杨痛快的答应下来。
钱赚的差不多了?这个标准……嗯,弹性不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