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色的永安 第三十八节 杀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秋佳节,摆摆祝愿广大读者节日快乐!!!(今日第一更)
*********************************************
回得稍微晚了点,背脊淋湿。与长平公主迎面撞见,不免遭到美人嘲笑。
“一点小雨就变成这副模样。”春雨下得不大,但雨点密集,淋湿一个人绰绰有余。
对于美人的嘲讽,诸葛迷无心考虑许多,只是洒脱地笑道:“春雨贵如油。托公主的洪福,一到永安就下了两场雨。”
长平公主冷眼道:“做男人就要心胸开阔,谁会像你这般小气。”说完扬长而去。
剩下诸葛迷孤零零站在殿堂屋檐下,望着淅淅沥沥的春雨。他不明白自己奉承公主,为什么她还疑心度量狭窄?“春雨贵如油有错么?”诸葛迷一拍大腿,猛然醒悟:他妈的,我怎么乱用诗句。这是明朝解缙《春雨》里的诗,也难怪公主会误会。望着细雨,吟诗道:“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城流。滑倒诸葛迷,笑坏宫里牛。”宫里牛暗喻长平公主不懂自己的衷心,简直对牛弹琴。
“忠烈侯还有闲情逸致在此吟诗?陛下病得厉害,快煎好药送过去。”匆匆忙忙走来的是蒋琬。
“陛下现在哪里?”诸葛迷对这份‘二职业’有些厌恶。反正也医治不好刘备,何必让自己终日忙得不可开交。
“陛下正在内室召见诸葛丞相呢。你煎好药切莫急冲冲闯进去,最好在外面守侯,等到丞相传唤。”分明是诸葛亮的叮嘱,让蒋琬转述诸葛迷,以免他冒冒失失闯出祸来。
永安宫皇帝内室。
刘备躺在病榻上,他的身体越发虚弱,但精神还算不错。
诸葛亮坐在榻沿关切地注视着陛下。所有的侍从都被刘备赶走,在这里他只想见诸葛亮一个人。他有太多的话想对诸葛亮说,却一时不知怎么开头。
刘备充满期望地凝视着诸葛亮,干涩的嘴唇动了动,目光在这位飘逸的中年身上移动。突然间他的眼神呈现出强烈的惊异,大声说道:“孔明,你怎么也?”手指轻轻挑开诸葛亮的两鬓,几缕白发清晰地呈现出来。在他心目中的孔明本该是位俊朗的青年,他永远给自己带来活力,带来生的希望。
刘备的心里一酸,眼泪忍不住掉落。“都是朕的错,朕不该把蜀汉的重担由你一个人承担。”明知病入膏肓,药石无效,去世以后蜀汉的重担不得不交给诸葛亮。但刘备还是不情愿,绝非对诸葛亮的不信任,而是对他的拳拳关怀。
他很爱诸葛亮,就像爱自己的长子一般。
今年刘备62岁,诸葛亮才42岁,自己的长子刘禅只有16岁。
年龄上看,诸葛亮才像自己的儿子,少不经事的刘禅只像自己的孙子。
工作中,诸葛亮总揽政务,更像刘备的接班人;刘禅算什么,他连基本的教育都没结束,他的智商又那么低下,连刘备都不相信他有汉武一般的作为。
可是偏偏这位刘皇叔又对接班人要求很高。他从织席做起,白手起家。就因为出身卑微,刘备没少被门阀士族讥笑为织席小儿。就连他这个皇叔的身份,也来之不易。如果不是汉献帝拉拢自己而荣幸封赐,也许现在的他倍受门阀士族的白眼。
就因为出身贫寒,刘备更明白这个乱世生活在下层的民众需要什么,门阀世家需要什么。同时他也观察出寒门和士家愈演愈烈的矛盾。
因此他更知道这个乱世需要什么样的君主,要有汉武那样的雄才大略,要有汉武那样的铁腕手段。刘禅这个傻小子,更像一个孩子,他稚嫩的肩膀挑不起如此沉重的担子。刘备非常看好诸葛亮,但很可惜孔明姓诸葛。
“陛下请别忧虑。太子的气量传承陛下的宽宏,太子的禀性继承陛下的仁慈。亮不才,必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和太子。”诸葛亮一眼就看穿刘备的心思。他对刘备实在太了解。
刘备摇头苦笑道:“朕其实舍不得让孔明独自承担这样大的重任。孔明,你不知道未来蜀汉的担子有多沉重,连朕都巴不得有你帮我分担。如果朕不在了,谁又能替你分担。你看过滩边拉船的纤夫么?”最近的日子刘备最喜欢看的莫过于纤夫拉船的场景。那些负苦作歌的纤夫不就是自己和孔明么?
思绪至此,老泪纵横,仿佛诸葛亮就是自己苦命的儿子。我和孔明两个人都拉不好蜀汉的巨船,将来剩下孔明一人,他能做好么?
“陛下,臣就是使出百分之两百的力也要拉好蜀汉的巨船。臣就是废寝忘食也要做好,臣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诸葛亮拜倒在地。他的诺言都是真的,行动可以证明一切。
诸葛亮很睿智,他能读懂刘备的心思。许多时候他和刘备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孔明快起!”刘备吃力挣扎着爬起,恨不得扶起诸葛亮,可是他毫无气力,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对方。他能做什么?也许他什么都做不了,除了期待和厚望。
“孔明,快扶朕起来!”刘备不是傻子,他自己没力气扶诸葛亮起来,但他有办法。
诸葛亮心头一热,他明知道这是刘备的计策,可他又能怎样。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遵照刘备的主意,毕竟刘备也是为了自己好。这一刻,他的眼圈红红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越来越害怕猜中刘备的心思。可是很无奈,他总能猜中刘备的心思。
扶刘备坐起,诸葛亮依偎在他身边。突然间,诸葛亮发现自己像个孩子,像个倚靠着父亲的孩子。他早年父母双亡,从小就是个孤儿。除了亲人也只有刘备待他好,甚至比亲人还要好。
“孔明,朕有件心事一直没有对任何人提起。也许你能够猜中朕的心思,但我今天还是想告诉你。”刘备警惕的目光扫视完各个角落,确信屋内再没有第三个人听见,这才开口。从他紧张的神情,诸葛亮晓得这是陛下的机密,事关重大。他把耳朵凑近刘备嘴边,聚精会神地聆听。
“以孔明的智慧,不难看出当今天下的局势吧。你我都不愿意看到的门阀士族垄断军政的局面还是不可避免。曹操一生重视起用寒门压制士族,做到士庶一视同仁。可他儿子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向士族妥协。哈哈哈,可惜了曹贼的良苦用心。孙权是个不得不向江东士族低头的人,东吴永远都难成气候。现在也只有我们的蜀汉啦。”刘备喝了口水,提到积郁心头数十年的门阀问题,他就异常激动,语音缓缓增大。因为过于投入,两人竟毫无察觉。
“陛下坚持‘荆州第一,外系第二,益州第三’的原则,并非扶持士族门阀,而是让各派势力相互消耗对吗?”诸葛亮充满信心地问道。他能猜出许多,他也需要刘备亲口告诉自己。
诸葛亮也是世家出身。与普通世家不同的是,诸葛亮自幼孤儿。他是徐州人,从小亲眼目睹曹操屠杀徐州百姓。里面有他的父母,有他的亲人。这场屠杀让他能够切身感受到生活下层百姓的疾苦,也让他切身感受到战乱带来的巨大创伤。这些是他心底永远的痛。
诸葛亮的早年随叔父避难,隐居南阳。他与士族依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渴望仕途,他渴望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改变悲惨的乱世。但他更期望一位明主,与他有着共同理想的明主。
曹操与他不共戴天,他不会选择;孙策孙权对待江东士族徒呼无奈,他不会选择。也只有刘备,放眼天下能够鼎足称霸的也只有刘备,能够让寒门崛起的更只有刘备。因为他太了解刘备。
这是个对门阀士族天生仇视的人。但刘备是枭雄,所以能在仇视中依然选择利用门阀世家。这是一种政治手腕,不能说是虚伪。诸葛亮希望士庶没有阶级分别,天下人民能够和睦相处。这正是他的理想社会,尽管在现实斗争中不断调整策略,但他依然坚持着崇高的理想。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是有共同点的:刘备是希望寒门崛起压倒门阀;诸葛亮是希望寒门崛起,阶层一视同仁。寒门崛起成为两人事业的共同点,复兴汉室成为二人一拍即合的精神支柱。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向往的是西汉那种与民休养生息的清平盛世;威震四方蛮夷,光耀大汉的盛世。

“知我者唯有孔明也!朕是让三派相互牵制,将来避免门阀垄断国家大权,架空皇室。”刘备高兴地抚摸诸葛亮的头,孔明太了解自己,很多事情可以不必解释。这一刻,君臣之间只有关爱。至于摸头的忌讳,谁也不会在意。
“可是为何陛下还要启用李严作尚书令?李严代表外系势力。陛下绝不会让正方牵制臣,可是这又会让臣处政时诸多不便。”了解刘备才敢说出这样的话,诸葛亮不像诸葛迷。缺乏政治素养的诸葛迷对于此类大事只会去赌,而他是先知先觉,从容应对。
“孔明,这难道不是你的主意?你要起用邓芝,不就是为了荆益两派和睦相处?朕起用李严是为了三派和睦。朕知道你总归要将一碗水端平。”刘备神情紧张,表情吃惊到极点。
“我的主意?”诸葛亮反问道。陛下哦,都说你得臣如鱼得水.可是鱼还是不了解水。荆楚派和益州派联合的确是自己的主意,但刘备起用外系势力的李严并非自己的初衷。不过事已如此,何必强求。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荆益联合是权宜之计,三派和睦则让纷繁复杂的政治格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孔明让诸葛迷见朕,不就是要他转达你的意思么?”由于惊讶程度太深,刘备抓着诸葛亮的手,用力摇晃着。一直以来他都把诸葛迷视为诸葛亮的代言人。
“我没有啊!陛下误会啦!”诸葛亮同样震惊得有些失态。从容和镇定一瞬间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变得无影无踪。
“哎!可惜可惜!”刘备一声长叹。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轻轻的脚步走来,穿过永安宫大大小小的柱头。诸葛迷托着药盘,小心翼翼地护着煎好的药。来到内室门口,早有蒋琬等人守侯,手势示意他等待。诸葛迷就靠在内室外墙的角落里。猛然间听到室内传出刘备的声音,吓得面色青白。
说话声很小,飘入诸葛迷耳朵里去犹如晴天霹雳。诸葛迷紧张地看了看离他几步远的其他人,全都神色如初地站立着,似乎全没听见。他又让耳朵差点贴在墙壁上,继续偷听屋内的话。
原来刘备说了句:“诸葛迷竟然欺骗了朕。”就在诸葛亮吃惊下,刘备又补充道:“朕要他死!”
整个身体微微一震,感觉手在颤抖,端碗的盘子差点跌落。诸葛迷两个大拇指按紧药碗,惊魂未定。面色青得吓人,他把脸挪进内侧,不被其他人发觉。
以前非常赏识自己的刘备竟然说杀就要杀他。为什么?自己哪里欺骗了陛下?难道刘备要拿他陪葬?
来到三国,只想辅佐敬爱的丞相,改变星落五丈原的悲剧。难道这也有罪?建议刘备,几乎都是顺着历史的发展方向,难道这也有错?刘备啊刘备,你自己误会还要拿无辜者陪葬,究竟安得什么心?政治,权谋。这个坑太深太深,我诸葛迷终究不是这块材料。陪葬有什么值得害怕的,死得不明不白,我觉得委屈啊。
诸葛迷脑子里乱成一团,心砰砰弹到嗓子眼上,很痛很痛。接下来什么都听不清楚。
政治到底是什么?古代帝王的心里究竟怎么想?猜中一个人的心思好难,猜中陛下的心思更难。也许错在我不应该回到古代,这里的尔虞我诈,不是一个现代知识青年就能揣摩的。也许我不该来到帝王身边,这只老虎可是会吃人的。
在绝望的时候,诸葛迷的脑子转得飞快。他一面尝试领悟古代权谋的真谛,一面消除现代文明与传统权术观念的矛盾。只有如此他才能更快地融入到三国时代,否则他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
“不!”屋内的诸葛亮呆呆地注视着刘备,嘴里无意间蹦出个字。
“丞相因为这样一个平民就丧失了一贯的沉稳?那朕更要让他陪葬!”刘备的目光里露出杀意。太信任诸葛迷以至弄出这样大的乱子。当他明白这一切不是诸葛亮的主意,对诸葛迷就由赏识变成憎恨。帝王善于七十二变,就像多变的云彩。
诸葛亮还不清楚刘备的心理?诸葛迷多次猜中刘备的心思,那是最令君王嫉恨的事情。对于刘备,只有一个人才有特权猜中他的心思。那就是诸葛亮。
诸葛迷胆大妄为地绕过丞相直接为刘备出主意那才是死有余辜。因为事关蜀汉大业的建议,必须经过诸葛亮和刘备二人的商权。这是两个人的事业,也是两个人的理想。诸葛迷不懂,其他人也未必明白。他们始终也猜不出陛下为什么这么信任丞相?如今诸葛迷插手其间,适得其反,该死!诛灭九族也不能解刘备的心头之恨。
“孔惑是个百世难遇的奇才。他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刘备语气哽咽。
“是的,他的科举制度是我们走出困境,打破士族垄断的唯一出路!”说到出路二字,诸葛亮用手指重重敲击着床榻,情绪激动得泣不成声。
“打破士族垄断的唯一出路。朕很痛心,杀了孔惑就等于亲手毁灭我们的理想!天意弄人,为什么?为什么一定是诸葛迷?”刘备点点头,表情痛苦地捶打着榻被。泪水如殿外飘落的细雨,内心阵阵绞痛。其实他哪里知道诸葛迷是来自未来两千年后的人,他懂得造纸的历史,懂得印刷术的伟大贡献,也只有他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科举制度,而不是左雄的对策制度。包括智慧高深的诸葛亮也不明白这个原因,未来的人回到三国实在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诸葛亮想都没想过。
“陛下记得拉船的纤夫么?陛下希望臣将来一个人孤独地拉着沉重的纤绳?”诸葛亮突然离开榻沿,认真地跪在刘备面前。刘备知道那是要恳求自己饶过孔惑。
刘备明白了,诸葛亮需要人辅佐,而诸葛迷无疑是个很好的人选。但是他担心。
“诸葛迷是一匹烈马,朕死后,丞相能够驾驭?”谁都承认诸葛迷有才能,有胆魄;谁也相信诸葛迷是个志向高远的人。在这个乱世,他就像奔腾的江河,不能善导就会崩堤。一旦他的野心爆发,对于整个蜀汉就是一场灾难。
“臣明白,臣会尽力而为!”诸葛亮恳求道。他这一生跪着恳求刘备的时候不多。
凝神看着诸葛亮,刘备陷入沉思。他抬起头,说道:“朕有个主意。朕把长平公主许配给诸葛迷,刘家和诸葛家联姻。这样就能栓住诸葛迷的心。”
诸葛迷恍惚中听见里面有敲击声,隐约传来哭声,又凑着耳朵偷听。正巧听见刘备说要把国色天香的长平公主许配给他,当时联想浮翩,心花怒放。
好个刘备,刚才说杀我,现在又把女儿许配我。不晓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帝王的鬼把戏真让人无法琢磨。长平公主也真够可怜,居然被他父亲当作物品一样赏来赏去。别看她平时高傲的神气,其实还不如我哩。
很快他又感觉自己的不幸。感觉身体一点点缩小,最后缩小成一颗棋子。一颗被人利用被人摆弄的棋子。与长平公主相比,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同是天涯沦落人,诸葛迷对长平公主也不像先前那么厌恶了。
贴近耳朵再听,里面声音很小,根本就听不清楚。
“陛下,他不配…”诸葛亮想起诸葛迷不是琅琊诸葛家的后人,这是个来历不明的青年。他娶到公主,未必能替诸葛家着想。真情涌出,勇气倍增。诸葛亮不怕冒欺君之罪,要把诸葛迷的来历重新告诉陛下。
但他的话头被刘备打断。“朕明白,朕都明白。长平这个孩子天生顽皮,她是有些缺点也不怕相父笑话…算啦,丞相当真有办法驾驭孔惑?”相传长平公主行为不简,刘备自惭形秽。话锋一转,他又回到最为担心的问题上。杀与不杀相当矛盾,刘备只有任凭诸葛亮一句话。
“若是孔惑对蜀汉不忠,臣诸葛亮宁愿焚琴煮鹤!”诸葛亮神色坚定自信。刘备又看到那个从容不迫的孔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