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 §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
黄丁问鲁精明,“鲁老板,你做边贸生意怎么不去二连浩特、满洲里、通辽、漠河、黑河、珲春、绥芬河、图们、集安和丹东这些地方去做,反而跑到长白这么个又小又不出名的地方去做呢?”
“那些地方太挤了,有些生意就是这样,越挤不一定就越赚钱。看来你对内蒙和黑吉辽边贸小商品市场很了解,这几年我也到过这些地方。我现在跑到长白去做,恰恰看好这个地方目前还冷清,地方政府的招商政策也不错,当然我还有些私人的原因。”
“我对小商品市场一窍不通,最近因为别的原因我去过这些地方,就觉得其它那些地方好像比长白的人气要旺一些。不过长白也还是不错的,跟对面朝鲜的惠山市隔得很近,从惠山到青津、釜山、熙川、平壤都很方便。”
“你经常去朝鲜吧,好像对朝鲜很熟悉。”
“朝鲜比中国穷,如果有钱了去那边生活应该还是很不错的。钱不多就去穷地方过日子,安全又舒服,又能受到尊重。你不是从浙江跑到我们东北来了吗,我看是因为东北比浙江穷,你在这里过得比浙江老家要舒坦吧。”
“你说得也有些道理,像我吧。如果在义乌老家我算个啥,但是在长白就不一样了,我算得上是个有钱人,很体面,我比我老婆矬了半截她也不嫌我。”
“那是因为她认为你有钱。现如今有钱了,别说矬子吊油瓶的事情,就是武大娶潘金莲的婚姻,哪里不是。现代的潘金莲们已经不再需要为了偷情而弑夫了,如今偷情也用不着老王婆牵线搭桥了,想偷就偷呗,没人管,甚至还有公安干警帮你把风,主要是武大必须能够卖烧饼赚钱给她花。社会确实进步了。”黄丁故意揶揄鲁精明,还特别将自己的又长又粗的大腿跟鲁精明纤小的大腿并在一起,相互比较。
鲁精明到底是个商人,他一点也不显得气恼。但在内心里他对黄丁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想法,如今的人都是这样,杨白劳比黄世仁更厉害,的比守妇道的女人打扮得更庄重,接受恩惠的人反过头欺负施恩的人。自己刚刚给这个陌生人让了座,他现在就反客为主,用黄色笑话来取笑自己了。
鲁精明不愿意与黄丁搭话了,听见王茜尔和张晓旻在谈论在北京买房子的事,就插了进去。他对王茜尔和张晓旻说,“你们都在北京工作吧,在北京买房好,北京的房子将来要涨价的。”
“北京的房价已经够高了。”张晓旻通过他和黄丁的谈话知道他是个浙江小老板,就跟他搭话道。“三环附近的房子都六七千,再涨价北京人就住不起了。只有你们这些浙江老板有的是钱,在北京还搞起了‘浙江村’。”
“我最近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反正可以贷款,首付款也就三十来万。”
“你在北京也有店铺啊?”
“没有。长白的生意都忙不过来,还能到北京去开店?再说在北京开店的本钱也不够。”
“你在北京没有生意,跑到北京买什么房子,房子还不得要人养?”
“我们浙江好多人都在北京投资房地产,专门有些基金会帮我们办这事。他们替我们出租房子,如果租金不够还贷款的,我们就拿生意赚的钱添点。听说未来几年只有投资房地产最赚钱。”
“买房子还可以赚钱?”
“那不叫买房子,叫投资房地产,就像投资股票一样,买低卖高,不就可以赚差价了。”
“房子能像股票那样涨几倍的价?”
“怎么不能?前几年北京的房子不也就千把块钱一个平方,现在都四五千了。我们村那几个投资得早的都赚了好几倍了。”
“第一次听说买房子也可以赚这么多钱。”张晓旻甚至有点后悔将这两年在北京赚来的血泪钱拿回家开了一个火锅店,投资火锅店看来是没有投资房地产赚钱。她心里想,浙江人就是聪明,自己高中毕业还上了财会培训班,也不如这个浙江农民会算账。
“听房产投资基金会的讲师讲,中国的现在就是美国的一八八〇年,中国要比人家美国落后一百一十八年。”这个浙江农民开始在张晓旻、王茜尔这两个美女面前卖弄起来自己从房产投资基金会讲师那里学来的房地产投资知识,同时也想找回刚在被黄丁揶揄的尴尬。“当年的美国就流行房地产投资。大量的农民和移民涌向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像纽约和芝加哥,这些人需要住房但没有钱购买,有钱人先投资修建住房并买下房屋产权,然后就有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长期剥削房租这么回事。等无产阶级终于赚够了钱他们就会首先将自己租用的住房买下来,资产阶级不但要赚租金而且还要提高房价赚差价。因为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房产是唯一稀缺的,是不可再生的。”
王茜尔对鲁精明和张晓旻聊得火热的这些事根本不懂,而且她只有父亲借给的四百块钱的生活费,买房子,投资,这些跟她还挨不上。怎么坐在她对面的咪咪姐和旁边这个浙江农民小老板能有这么多钱,而自己的父母做了一辈子都没有钱。哥哥长得快赶上两个浙江农民的个儿,却像条野狗四处狂吠也找不到个正经的工作,天天在家里蹭吃蹭喝。还有雪尔,进城不到两年也敢在北京买房子。看来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太大了,看来是因为自己去读了那个找不到什么好工作的护士学校给耽误了。反正现在自己也出来了,要想办法赶上雪尔,超过咪咪姐,甚至超过浙江农民鲁精明。看来那个占了她位子的大个儿东北老乡的情况也跟她差不多,说到要花钱的事情就哑口无言了,想到这里她觉得还是黄丁跟自己亲一些。出门在外,穷人还是自然而然地跟穷人一家亲。

“你也知道美国?”黄丁看了看王茜尔不太自然的表情,决定出马削削正在滔滔不绝的小个子的锐气,为这个还生着他气的漂亮东北小妹出口气,因为鲁精明横刀夺走了她正谈得兴起的话伴。“你知道一八八〇年的美国怎么回事,靠买房地产去赚钱的那些人算老几,顶多是美国当时的贫下中农而已。当时的美国已经开始是大亨们的天下了,洛克菲勒早就依靠石油业和证券业成为亿万富翁了,并准备大规模兼并美国东部的铁路和银行形成他的金融和产业帝国了。在此之前三四十年,美国确实有许多富豪是通过房地产行业发迹的。比如阿斯特父子通过房地产赚了五百万美元,惠特尼父子上千万美元的财富也有不少是通过房地产赚来的。中国的房地产情况也一样,主要还是房地产大亨们与政府官员互相勾结赚大钱,他们设好了骗局让你去钻,你借了贷款投资了房地产,他们就成了富翁。鲁老板,我说了你别不高兴,你可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说不定你买的那两套房子就是刚才这两位小姐谈到的那个什么置业集团开发的房地产,而这位置业集团的老总因为你的购买还了购买地皮和建设房产欠下的贷款,扣除了建筑成本和给官员的回扣他赚走了丰厚的利润,留着你为他扛那些要命的贷款还要还那些没完没了的利息,他当然要组织那些基金会的讲师给你讲些发财的神话故事。我看过去改革开放反反复复都搞了快二十年了,该通过房地产富起来的人也都富了,现在要做的是打土豪分田地了。你想那些刚刚通过非正当手段富了人,最需要什么?绝色美女或俊男;最害怕什么?刨根问底或秋后算账。从今往后,鲁老板,你我这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富起来的人是没戏了。要看这两位美女了,比如那位郭大老板,身价都上百亿了,绑他个大款的,怎么着也得弄它个千儿八百万的,而你我这辈子也别想赚这么钱了。特别是这位王小姐,生得如此出众,就是当个名模或者电影明星也不过分,她将来前途无量。我就觉得他像‘嘉莉妹妹’。”
黄丁的这席话终于反映出他在这群人中的不同之处,他当了六年国营大厂财务总监的经历使得他分析起房地产投资来游刃有余。他讲完了这段话后,又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很有技巧地玩着那只仍未点燃的黑龙江牌香烟,一脸的得意之情。
王茜尔似乎从黄丁的讲话中有些理解了房地产投资是怎么回事,好像仍然什么也不明白。她听懂他最后几句的弦外之音,感觉不舒服但又不知道该怎样去反对,反正她也不知道女孩子在外面赚大钱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实话,她还是很喜欢黄丁对自己那些吹捧的话,也许他所说的正是她这次出来的最好期望。
张晓旻觉得黄丁不那么简单,特别是他说“小姐”这两个字时脸上的那种不怀好意的坏笑,看来他是个经常出入风月场所的家伙。不过这人肚子里是有些货色的,比较而言她就喜欢接待那些肚子有些货色的客人,如果给的小费一样多,肚子里有些货色的客人总比那些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色鬼要让她觉得时间好打发。黄丁的一席话,让她觉得刚才因为鲁精明的唠叨而后悔自己投资了火锅店而没有投资房地产是不值得的。
鲁精明则显得没有刚才那么精明强干了,脸涨得像猪肝那么红。一则因为黄丁的谈吐又占了他的上风,一则觉得黄丁分析得有些道理,有几句甚至点中了他一直心存疑虑的地方。不管怎样,他现在对黄丁有些另眼相看了。
王茜尔最先接了黄丁的话茬。“‘嘉莉妹妹’是谁呀?”她问黄丁。
“‘嘉莉妹妹’呀,她是当时美国的一个跟你年龄差不多大的女孩。对了,好像比你要小一岁。也跟你今天这样离开自己的家乡——一个名叫哥伦比亚的小城市,就像你的家乡——对了,你的家乡在那儿?”黄丁看来是读了些西方作品,比如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处女作《嘉莉妹妹》,而且他还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卖关子,并从女孩子口中套出他想知道的东西。
“我家在鞍山。”
“对,就像你离开鞍山市一样,也是坐火车,而且更相同的是她是去芝加哥去找姐姐,当然你是去上海找妹妹。她在火车上结识了一位名叫德鲁厄的男人,这个男人很会泡妞,在火车上就盯上了她。后来,‘嘉莉妹妹’到了芝加哥之后发现她姐姐‘旻妮’嫁给了个穷鬼,她不愿意像她姐姐姐夫那帮穷鬼那样一个星期挣五美元就满足了。后来她找火车上想泡她的那个男人帮忙,认识了剧院经理赫斯特乌,她只有十八岁却肯做那个四十岁左右有钱男人的情妇,后来是赫斯特乌捧红了她,她成了纽约的著名演员。对于你来说,你比当年的‘嘉莉妹妹’更漂亮,问题谁是你的德鲁厄和赫斯特乌,而且你必须清楚他们需要你付出什么。”黄丁说完拿那双牛眼睛盯着王茜尔,让她觉得他起码想成为她的德鲁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