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章 大祚新名刹学经 陶永久古洞历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纳回到平州,立即向玄宗皇帝上表,把渤海王孙大都利遭到劫掠,和辽东军与渤海军联兵击溃契丹酋首失活,以及失活逃往突厥等项详细奏报。对擅自请渤海军入境一节引咎自责,请求处分。表章报上去之后,等了几个月仍不见回音。半年后有一道廷报送来,说契丹酋首失活已经向长安上表请降,被封为松漠府都督。
原来失活逃入东突厥之后,正赶上东突厥汗国崩溃,各部酋长为了与回纥部分庭抗礼,纷纷向大唐皇帝上表请求册封。失活走投无路,只好随同突厥部落酋长向长安上表请求归附。玄宗皇帝李隆基曾有过三十年不求边功的宣言,而且把利用契丹人和奚人来钳制突厥人列为既定国策,巴不得契丹酋首失活来降,也不管他是真降还是假降,只要不再向南骚扰便好。于是就封失活为松漠府都督,让他安抚契丹八部。失活本是聪明透顶的契丹酋首,得到大唐皇帝册封后,立即到长安朝觐,以求巩固自已的地位。玄宗皇帝更加高兴起来,对失活格外施恩,加封失活为静析军长史,并把皇族少女永乐公主下嫁给失活,契丹八部酋长都封为剌史。
薛纳得知契丹酋首失活已经归附大唐,不再担心契丹流寇来骚扰,也不再担心皇帝追究渤海王子被劫,更不再担心张雨生无诏出兵会受到责难,就把烦恼全都丢到一边,喜滋滋地向渤海郡通报平安。
大都利和二十名渤海学生,重新启程入唐。到了长安,全都进入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就和先前随崔忻来的一批人会合在一起。大野勃和大都利祖孙两人成为同窗学友,少不了谈些家常。这天两人议论到出家当了和尚的大祚新。
大都利道:二爷爷不是到中原游学来了么,三爷爷有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大野勃道:我打听过,可是没人知道他的行踪。
大都利道:三爷爷在官场和市井中打听,没人会知道。二爷爷当了和尚,一定在寺庙中。应该向僧人去询问?
大野勃道: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东都洛阳城外有个白马寺,是皇家寺院,有许多外地僧人来往,消息一定灵通。明天我们就告五天假启程去白马寺询问。
祖孙二人这天来到洛阳城外的白马寺,向长老询问道:请问长老,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释仁贞的渤海和尚?
白马寺长老道:是有一个叫释仁贞的渤海和尚。前几年有人在五台山见过他。
祖孙二人向国子监告了十五天假,到五台山各寺查询。得知释仁贞已经离开五台山,去了普陀山。去普陀山往返路程加上找人的时间,至少要两个月。祖孙二人没有理由向国子监告这么长的假,只好暂时放弃寻找。
其实这时释仁贞已经离开普陀山,来到了长安西面二百里的法门寺。法门寺是一座古老寺院,建于东汉,兴于大唐。现有僧人五百余名,是大唐境内很有名气的大寺院。寺中有一座八棱十三层宝塔,高十四丈有余,塔中供奉着八十九尊佛龛,藏有百卷西天佛国真经。释仁贞游历了五台山和普陀山,感觉到修佛最重要的是背诵佛经,就放弃了云游名山大寺的计划,直奔法门寺来探求真经。他要把百卷真经全部背诵下来,每天全神贯注在真经里,很少与外面的僧人接触,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住在法门寺。大野勃和大都利到处找不到他,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当释仁贞在法门寺潜心背诵佛经的时候,在渤海郡的敖东城里出了一件天大的新闻。
敖东城的人们迎来了陶永久遇难三周年的纪念日,为这位开国功臣举行了祭祀活动。可是就在这天,陶永久又神奇地出现在敖东城的街头。
陶永久并没有死。他在长白山古洞中经历了一段奇遇,又从山洞中出来。他在洞口找不到随行人员,只好一个人回到敖东城来。进了城,见敖东城变化了许多,简直有些不敢相认。陶永久心中纳闷,怎么二三十天就有这么大的变化?他急于要向高王禀报送别大唐钦差崔忻的详情,也来不及细想,就匆匆奔王宫去求见高王。
宫门前的卫士们见了陶永久,如同见了鬼怪一般,惊慌逃避,四下躲开。
陶永久大喝道:你们慌什么,跑什么,快去禀报,我要晋见高王基下。
卫士们见他发怒,更是惊恐万状,纷纷跪地哀求道:陶大人饶命,陶大人饶命,我们这就去禀报。
陶永久哭笑不得,说道:真是见了鬼了,快去禀报吧!
这天高王正在宫中与任雅湘和崔岳林议论国事。
卫士来报:陶永久大人在宫外求见。
高王惊问道:什么?你再说一遍,是谁求见?
卫士道:是三年前死去的陶永久大人。
任雅湘道:这可真是怪事。你是不是看错了?
卫士道:确实是陶永久大人,可不知是人是鬼。
任雅湘道:基下稍候,臣去看看便知。
任雅湘来到宫门外,见果然是活生生的陶永久,大喜道:原来你老兄还健在,快和我去见基下。
陶永久道:大内相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成了还健在,难道你以为我已经死了不成?
任雅湘笑道:你健在就好,快和我去见基下。
陶永久来到宫中,向高王叩头道:臣在长白山游览,与部下失散,归来稍迟,请基下降罪。
高王惊喜道:你说稍迟,迟了多少?你可是三年没有音讯了。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陶永久疑惑道:臣不过是在山洞中耽搁了十天。怎么会是三年?
崔岳林道:这其中必有奥秘。你快说说这段经历?
陶永久如实禀报了他的经历。
原来,陶永久追踪黑色人,进入山洞,在黑暗中匍匐向前,行约半里,忽见前方有光亮。光亮中有一条羊肠小道,石梯层层叠叠,深不可测。陶永久来到小道深处,见那黑人正在道上向前奔跑。陶永久索性跟踪下去,攀下无数石梯,来到一处平坦地方,有许多房舍和众多人役。陶永久正在惊异,有一位神仙般飘飘洒洒的苍颜老者来到面前。
陶永久刚想打招呼,那老者却厉声喝道:哪里来的狂徒,竟敢擅闯工厂禁地!
陶永久道:我不是狂徒,也不是擅闯,是跟踪那黑人进来的。
老者道:他是逃犯,你是擅入,两人同罪。
陶永久道:我是山中游客,不知你这是什么禁地。况且长白山是渤海郡王的领地,如有禁区,我这中正台御史也该知晓,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老者不容陶永久分辩,喊来卫士,扭送两人入囚室禁闭。
陶永久在山洞中与黑人同囚数日,相处已熟,开始聊天。
陶永久问道:这里是何种工厂?受何人管辖?
黑人道:是女娲炼石厂。不知道归谁管辖。
陶永久道:原来是仙人工厂。怪不得连我这渤海郡的高官都不知晓。你在这里做些什么?
黑人道:只做一个件事,就是烧炼补天石。
陶永久道:女娲炼石补天,本是神话传说,就算真有其事,五千年来天空并没有再发生塌陷,炼石又有何用?
黑人道:听厂中师父说过,有形之天不满西北,无形之天尚有九重,从先天不足这句话来推断,肯定会有某处天需要修补,炼石是为了预备。
陶永久道:你进厂多少年了?
黑人道:九十个甲子了。
陶永久惊叹道:五千四百年!真是不可思议。你还记得外面有什么亲人吗?
黑人道:只记得是伏羲大帝下的命令,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来炼补天石。每日劳作,不问其他。五千四百年过去了,已经记不得什么亲人了。
陶永久道:现在我们怎么才能逃出去?
黑人道:你有颠倒阴阳、翻覆天地的本事吗?
陶永久道:没有。
黑人道:那就没法逃了,耐心等待机会吧。
三天后,有人来打开囚室,说道:你们来帮我运石料。
陶永久跟在那人后面运了几天石料,在洞中到处走动,暗中注意观察逃跑路径,趁人不备时携了两块石头逃脱。到了洞外,到处找不到随行人员,只好只身返回敖东城。
陶永久把这十天的经历详细说了一遍,从怀中取出两块石头,说道:这就是从洞中带回来的石头,请基下过目。
高王接过来一看,那石头五色玲珑,光彩照人,沉重若金,坚硬如铁,温柔似玉。
高王惊呼道:这是世上绝无的宝石!陶亲家是到了仙境了。长白山有如此神奇秘处,有机会时孤王也要去看一看。
任雅湘道:洞中才十日,世上已三年。陶兄三年不归,原来是与仙人为伍。你这脸上容光焕发,头上白发变黑,是不是返老还童了?
陶永久道:我在洞中只过了十天,你们却说是过了三年,真是莫名其妙。这不是在梦里吧。
崔岳林道:陶大仙人,这不是梦,是奇事。现在我送你回府,向大家解释一下,免得你这活鬼把人都吓死。
高王道:左相说的对,你三年不归,我们都以为你遭到不幸。现在突然回来,会让人吃惊。明天朝会你先不要来参加,免得把百官吓坏了。等我们向大家解释清楚了,你再上朝也不迟。
任雅湘道:今天是你进入山洞三周年的日子,你家人正在为你举行三周年祭祀。你却突然回来了,这可真是天下奇闻。你快回府去看看家人吧。
陶永久道:我不过是去为崔钦差送行在长白山耽搁了十天,前后不过二十几天,怎么会是三年?我此刻还是不明白。
任雅湘道:崔钦差是开元二年五月返回的,现在已经是开元五年五月。你看我们这些人都衰老了许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陶永久道:这么说我真是进入仙人世界了。怪不得宫门卫士见了我都吓得跪地求饶,原来是把我当成鬼了。
崔岳林道:进入山洞三年不归,谁会相信你还知着。你这样突然出现,谁还会不把你当做鬼。老兄,快和我回家吧,让你全家老少都惊喜一番。
陶永久半信半疑,向高王告辞,由崔岳林陪同出宫。宫门卫士见陶永久出来,又要惊慌躲闪。
崔岳林喝道:你们躲什么?是陶大人脱离险境,活着回来了,还不快来叩头祝贺!
卫士们叩头道:祝贺陶大人死而复生。
崔岳林笑道:真是一派胡言,不是死而复生,而是根本就没有死过。
陶永久道:看来我真的象鬼了,家人要是也这样害怕,那可就糟了。
崔岳林道:你总算明白了。要不是我来陪你,全城的人都会被你吓死。
陶永久沾了仙气,健康长寿,活了一百三十岁。
后人有《仙人洞诗》记陶永久奇遇,诗曰:
洞中仙人忧天倾,世上英雄纵天兵。
争将血腥饰天府,忍看苍生履天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