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章 使妙计贵妃出巡 祭山神智取九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王大祚荣经过湄沱湖会猎,不战而屈人之兵,镇住了黑水部,招抚了铁利部。经过天门岭大战,设伏兵大败李楷固,迫退安东都护薛纳。解除了后顾之忧,便乘势向长白山以南发展。
这日高王临朝,向百官说道:孤王在辽东向金银铁许下诺言,三年之内要收拾辽东。如今黑水部已经安定,唐军也不再来战,正可乘势向南发展。众官有何良策?
右相大祚新奏道:自东归建国以来,震国日益强大,精兵不下五万,可以扬威天下,征服四方。基下欲取山南,只要大军一动,一定会马到成功。臣愿请命出征辽东。
左相崔岳林奏道:基下一贯坚守和平之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启战端。李楷固溃败之后,薛纳撤至辽阳,高德武做了安东府都督,形势对我非常有利,正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用连环攻心战术,让九寨和高德武归于震国。
高王道:兵书上有成例,叫做远交近攻。孤王却以为抵大抚小有时也不失为上策。抵御大唐,这是抵大,可以扬威天下,使近邻不敢小视。对近邻之地,比如黑水部和辽东郡,只可智取,不可强攻。强攻能争得土地,却会伤害民心。伤了民心,众叛亲离,取了土地又有何益?众官可沿着左相的思路,议一下攻心之策。
大内相任雅湘奏道:臣以为,自古以来,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民心与天意又本是一致。基下可借助天意收取民心。
高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说得好。请大内相详细说明你的主张。
任雅湘道:长白山和昆仑山遥相互应,是海东神山。长白山区的民众,最敬畏的是山神。据臣所知,靺鞨人信奉的山神是喜利妈妈,高句丽人信奉的山神是日吉那姑娘,都是女神。不妨请高贵妃出面,邀请山南九寨头领共同祭祀山神,再伺机展示高句丽太妃留下来的玉印,就说奉太妃遗诏,招抚辽东。九寨头领定会欣然来归。至于高德武,就更要借重高贵妃之力。是否可以请高贵妃冒险到国内城约高德武相见,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劝高德武来归。
高王道:用计是智谋之战,用兵是武力之战。孤倾向于智战。智战就要借助于天时地利条件,巧妙运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内相想到利用太妃玉印,是个很好的主意。内侍去请贵妃来参加朝议。
贵妃高贞玉来到朝堂,听了大内相之计,爽快应道:太妃将玉印留给我,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为百姓造福。此计不仅是为震国建功,也是为高句丽遗民造福。本宫理当身先士卒,冒死前往。
高王道:安东府本身没有兵马,安东都护薛纳不会轻易介入。此计虽有些风险,绝不会是以命相博。请贵妃出面,是为了让事情办得更顺利。贵妃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高贞玉道:我知道不会有生命危险。说冒死前往,不过是要表明我的心迹而已。
高王道张雨生立即带人到长白山上重建山神庙。请萨满大巫师择个吉日,邀九寨头领祭山。祭山之后,张雨生再保护贵妃到国内城,邀高德武来相见,劝他归附。
百官应道:臣等遵教。
任雅湘和崔岳林特别叮嘱张雨生,建造山神庙的关键是山神塑像。山神是人们心中的圣灵,他的形象却是人为塑造出来的。神仙既然能够变化莫测,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各取所需,按着自已的想象塑造出不同的神像。而神像一旦树立,再想改变则很难。长白山的山神庙已多年不修,原先的神像已经无法辩认,现在树立一个什么样的神像,人们就会接受什么样的神像。要把山神塑造成既像喜利妈妈,又像日吉那姑娘,更像高贞玉贵妃。张雨生欣然领命。
三十天之后,张雨生来复命:山神庙业已建造完毕。
高王道:山神庙既已建成,就请萨满大巫师择定吉日,举行祭山大礼。
萨满大巫师择定九月九日为祭山吉日。
高贞玉贵妃立即派出快马信使,向辽东九寨头领发出邀请,请他们于九月日到山神庙参加祭山大典。
辽东九寨头领早已得知高王大祚荣在敖东城启造震国,昔日的高句丽公主高贞玉现在是震国的国母贵妃。九寨头领又经金银铁联络勾通,已有脱离辽东郡,归附震国的念头。这时得到高贞玉贵妃要举行祭山神大典的邀请,都想一睹高贞玉贵妃风采,无不欣然接受。
九月九日,张雨生率领一千骑兵,在山神庙周围庄严布哨。高贞玉一身高句丽王室装束,乘八抬大舆进山。九寨头领早在山神庙前等候。周围的百姓听说高贞玉贵妃来祭山,也都纷纷前来观光。山神庙前后左右,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民众。大家簇拥在高贞玉的凤舆周围,欢呼着他们心目中的女神。
高贞玉乘着凤舆,在侍从护卫下来到山上,在山神庙前停舆现身,满面慈祥地向大家招手。
镇山女神的塑像是比照高贞玉的容貌设计的,自然和高贞玉婉若一人。人们见年届半百的高贞玉依然楚楚动人,和庙中女神如同一人,不禁发出惊呼:喜利妈妈!日吉那姑娘!
高贞玉在侍女护卫下,进庙上香。然后和大家一起,围绕着九座火堆洒酒唱歌。所有祭神活动,都融合着各族山民的传统风俗,让民众倍感亲切。民众此时已是欢喜若狂,围在高贞玉身边纵情歌舞。歌舞活动一直持续到夜晚。满天星光的时候,人们还不肯散去。

祭山神之后,高贞玉来到行宫,摆下盛宴,请九寨头领到行宫说话。
九寨头领原本对高句丽公主怀着许多怀念与崇敬,此时又见高贞玉与庙中女神极为相似,更是敬若神明。得到高贞玉的邀请,一个个受宠若惊,到了行营中,见高贞玉端庄秀丽,气度逼人,都只顾叩头鞠躬,哪里还会想到其他。当高贞玉出示高句丽国太妃玉印,头领们更象是见到了祖先的幽灵一样,痛哭流涕,争相谟拜。
高贞玉道:我们都是高句丽子孙,今天能够欢聚一堂,都是震国高王给我们创造的机会。
众头领道:感谢高王基下。祝高王基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高贞玉道:你们都是高句丽的子孙,应该奉行高句丽太妃的遗命。太妃临终时把大事托付给高王基下。现在高王基下启造震国,就要来收拾辽东,招抚九寨,你们都将是震国官员,要服从震国法度。
有一位头领问道:听说高王启造震国,我们都想归附。可是现在高德武王子已经回到安东城,要是能恢复高句丽国,岂不更好?
高贞玉道:高德武虽然回到安东城,可是他手中无兵无将,又被安东都护薛纳牢牢控制,要想复国,谈何容易。
又有一位头领问道:高贞玉公玉是震国的国母贵妃,为什么不能请震国高王出兵,帮助高德武王子复国呢?
高贞玉道:现在南有新罗国,北有震国,已经没有高德武的立足之地。鸭绿江两岸不可能再自成一国。
又有一位头领道:高德武王子既使不能自成一国,也可以做一方诸侯。我们愿回到他的治下,仍做故国臣民。
高贞玉道:高德武是我的侄子,我已经为他预备好了前程。用不了多久,我就要劝高德武也来归附震国。你们早归也是归,晚归也是归,为什么不早归呢?
众头领叩头道:既然高德武王子迟早也要归附震国,我等愿遵太妃遗命和公主训教,归顺高王,服从震国。
高贞玉道:高王基下将要把九寨改称九县,你们都是震国的县官令尹。我派人陪你们到敖东城晋见高王基下,接受高王敕封。
众头领道:臣等愿听从公主安排。
九寨头领到了敖东城,被任命为九县令尹,分属鸭绿府和长岭府东南各州管辖。
九令尹来向政堂省请教震国法规制度,却被大内相任雅湘安排到各府州县观摩,让他们短时间内不能回到各自辖地,好乘机收编他们的寨兵。
九令尹观摩后各回本县,发现原有的寨兵已经改编成震国兵卫的部下,由金银铁的儿子金元善统一指挥。令尹们丢了兵权,却坐上了震国县官的宝座,有堂皇的敕命和官服大印,升堂问事,很是威风,倒也心安理得。他们纷纷按照震国律法制度,堪察县境,清查户口,征税收捐,倒也快活。辽阳城以北从此归震国管制。
宝藏王的儿子高德武,一直在陇西闲居。突然得到诏命,做了安东府都督,让他重返安东城,自然非常高兴。他接到武则天的圣旨,立即离了洛阳来到辽东,先到辽阳城向安东大都护薛纳报到,再到安东府上任。高德武原指望辽东的高句丽遗民会看重他高句丽王子身份,一呼百应,聚拢到安东府周围,也不失为一方诸侯。现在见九寨归了震国,他只能困守安东一座孤城,不免有此失望。
这天高德武正百无聊赖,和家人一起消磨时间,有仆役来报:府门外有一位客人求见。
高德武道:你胡说什么,我初来乍到,在这里无亲无朋,哪会有客人来?不见!
仆役去不多时,又来禀道:那人说是都督的亲戚,有机密大事相告,一定要面见都督。
高德武道:这可真是怪事。请他进来吧!
客人来到厅上,向高德武施礼,道:给都督请安。
高德武道:我不认识你。你是何人,有何贵干?
客人道:请都督先看一样东西,就会明白。
客人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包,双手送上。
高德武打开锦包,露出一个金色小匣。
高德武问道: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客人道:是一仲稀世珍宝,都督打开便知。
高德武打开小匣,见里面放着一方玉印,拿起细看,认出是高句丽王国太妃之印。
高德武惊问道:你是何人,此物从何而来?
客亪道:我是震国政堂省的官员,名叫王奉律。是受高贞玉贵妃派遗,来向都督问安。
高德武惊喜道:原来昮姑母派来的人。她老人家可好?
玉奉律道:高贞玉贵妃身心康泰,只是非常想念故国亲人。听说都督条安东府就任,兴奋不已,日夜思念,寝食难安,恨不能立刻和都督相见。
高德武道:姑母是我至亲之人。小时候姑母对我最关心。转眼之是分别三十多年了,我也十分想念她老人家。
王奉律道:高贵妃派下官来向都督约定,九月十五月圆之夜,在高句丽先祖故都国内城相见。请都督务必准时前去。
高德武道:请你转告姑母,德武一定准时到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