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旧都城姑侄相会 安东府父子分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德武来安东城以来,不甘心坐守孤城,一直在盼望有个出头之日。得到高贞玉贵妃的消息之后,他心中升起了一种希望。他想,自已有幸回到了高句丽故地,这是老天有眼,让他有了复国的机会,所差的就是没有一支军队。震国现在威立东方,有精兵六万,连大唐的军队都被他打垮,可以称得上的一支威武之师。姑姑既然是震国贵妃,一定可以说服高王出兵帮我复国。震国若肯出兵相助,恢故国就易如反掌。所以,他对国内城的姑侄会见寄托着极大的期盼。
九月十五日,高德武带了两名亲兵,扮作打猎模样,悄悄离开安东城,沿着鸭绿江向北飞奔,傍晚来到国内城
国内城是六百年前的高句丽国都城,现已荒废,只有一千多户人家,一无官衙,二无驻军,显得很辟静。九寨归附震国之后,这里已经是震国的一个小镇。高贞玉由张雨生保驾,早在国内城一家客店中等候。
姑侄俩已经三十多年没有见过面。当年分别是时,高贞玉是十八岁的少女,高德武是五岁的娃娃。现在高贞玉已经年过五十,生出了白发。高德武也已经年近四十,是个壮年。这样两个人如果不是事先约定,而是偶尔相遇的话,肯定不敢相认。高德武来到时,高贞玉看了半天才认出眼前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她的侄儿小德子。
高贞玉热泪夺框而出,叫道:你是小德子吗?姑妈好想你啊!
高德武扑上前来,叩头道:姑母,我们全家人都想念你啊!
高贞玉拉着侄儿的手,让他坐在身边,问道:你几时到安东府来的,家人都好吗?
高德武道:到安东城已有三个月,妻子儿女一家六口,到安东城来了四口,长子高震被皇帝封为右金吾大将军留在洛阳,次子高岩被薛纳任命为偏将留在辽阳。他们都没有跟我来。
高贞玉道:这就是被留做人质了,怕你对大唐不忠,到了安东城会有异动。你的父母怎么样,他们好吗?
高德武道:父母都已病故在西蜀邛州。
高贞玉道:都已经不在了,真是可怜。他们也不过才六十来岁呀!这么早就去世了,一定是长期郁闷的结果,还死在异国他乡,成了孤魂野鬼,让人好心酸哪。
高德武道:姑妈不要难过了,其实我父母晚年并没有受大苦,只是很寂寞而已。
高贞玉道: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离开时,你才五岁,现在却已经有了白发。
高德武道:世事多艰,人生易老。总算老天有眼,让我们姑侄还能重逢。
高贞玉道:你能回到安东府来,也是一件幸事。不知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高德武道:侄儿重归故土,本想重聚高句丽遗民,在安东自成一郡,也算不辱没祖宗。可是如今只能困守孤城,实在有些失望。
高贞玉道: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高德武道:本来已经心恢意冷了,可是接到姑母的信息后,又有了一点希望。震国现在是海东大国,连大唐也不敢轻视。姑母是震国贵妃,一定要为侄儿做个后盾。我想请姑母劝说高王姑父把九县还给安东府,再向高王姑父借一万骑兵,帮助侄儿脱离辽东郡的控制。
高贞玉道:那以后又将怎样?
高德武道:以后就自成一郡。或向大唐称臣,或向震国纳贡,总之有了地盘有了民众,就好办了。
高贞玉道:你有能力守住你的地盘和民众吗?薛礼来攻,新罗来犯,甚至两面夹击,你怎么应付?
高德武道:这些侄儿还没有想过。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
高贞玉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你这样盲目行动,怎么能成大事呢?
高德武道:依姑母看,侄儿应该怎么办呢?
高贞玉早已分析过了高德武的心态,知道他一定会心存侥幸,妄想复国,而且会提出向震国借兵的要求,早就作好了从各方面对他进行规劝和诱导的准备。
高贞玉见他问到正题上,就耐心说道:武则天女皇帝让你来做安东府都督,并不是真心信任你,而是利用你来收拢民众。现在你毫无作为,她怎么还能让你稳坐安东城呢?我看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象你父亲一样,被发配到什么地方老死终生。所以,安东府这个地方,只不过是你的转折之地。可能转向死亡,也可能转向新生。你要抓住这个时机,作出正确的选择。
高德武道:正因为这样,侄儿才急于请高王帮助复国。
高贞玉道:就算高王可以帮你,可是安东府距震国太远,只怕鞭长莫及,远水解不了近渴。你想脱离辽东郡,这个想法很好。可是自成一郡却很不现实。离开震国的支持,你的郡国立刻就会溃散。
高德武道:照姑妈这样说,我就没有出路了。
高贞玉道:给武则天效命,这条路行不通。自成一郡,这条路也行不通。你如果盯着这两条路不放,那就没有出路了。姑母为你想了一个另外的主意,就是归顺震国。
高德武道:归顺震国,我也是无功无业,只能做个吃闲饭的散官,也没有光明前途。
高贞玉道:你可以找到为震国立功的机会。东海岸一带是个可争之地。薛纳对那里已无暇顾及。新罗国现在也无力北进。高王准备把东海岸收归震国,在那里设立南海府,就由你做南海府都督。那时你有职有权,有州县有百姓,不是比做安东府都督强出百倍吗?如果你愿意,就尽快到东海岸去收拢民众。如果迟疑,机会可就会错过了。

高德武道:姑母想得这样周到,侄儿我怎么会不愿意。可是我的长子高震被留在洛阳,次子高岩还在薛纳手中,恐怕会遭到毒手。
高贞玉道:要想干一番大事业,总会有一些牺牲。你若不当机立断,只怕日后会和你父母同样下场。你做了震国的官员,救你的儿子就是震国的事。我会请高王向薛纳要人,虽然不能保证成功,却也能有**成把握。至于留在洛阳的高震,震国也难以施加影响,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高德武道:有姑母这话,侄儿就不再犹豫。我三天后就动身去东海岸。
高贞玉道:那一带的民众几乎全是高句丽族人,汉族人和新罗族人极少。你可以充分利用高句丽王子身份去号召民众。我再把你祖母留下来的玉印送给你,必要时可以造一份太妃遗诏去收拢民心。
高德武道:姑母真是为我费尽心机。我一定不会让姑母失望,三个月内就会把东海岸整顿就绪,等待高王降诏册封。
高德武到了东海岸,果然一呼百应,不到三个月,就把地方整顿一新,建立起一府三州十县的建制。高德武派人向震国高王报告整顿东海岸已经成功,请求高王册封。
高王大祚荣得到高德武讨封的报告,立即传下诏命,授予高德武南海府都督官职。从此,南海府归入震国管制。
高贞玉贵妃想着侄孙高岩的事,请高王设法营救。
高王道:高德武已是震国官员,薛纳若是不放高岩,就是与震国为敌。我谅薛纳不会这样愚蠢。
薛纳得知高德武离开安东城,收拢了东海岸各州县,投向了震国,感到事情重大,不敢不向朝廷报告。
薛纳的表章送到洛阳,竟然如石沉大海,不见回音。原来此时洛阳朝廷正在动荡不定,李氏党和武氏党为女皇帝武则天立太子一事斗得不可开交。皇权不知会落入谁手,辽东之事自然无人过问。
薛纳等了几个月,得不到皇上旨意,又不愿与震国为敌,也就把此事搁置起来。可是震国高王要求放人的书信却接二连三地送到了辽阳府,口气越来越强硬。薛纳不好拒绝高王的要求,可是放了人质却又怕日后朝廷追究。真是左右为难,放也放不得,扣又扣不得。薛纳思虑再三,想出了一个摆脱干系的办法,决定任命高岩代理安东府都督,派往安东城任职,实际上就是解除了监控,让他自由行动,何去何从,就让他自已去决定。如果他投向震国,就是叛逃,安东都护最多是负监控不力之责,没有大过失;如果他愿意在安东城为大唐效力,是他自愿,不是被安东都护强迫,震国高王也无话可说。
高岩是高德武的次子。他和长兄高震是高德武的前妻所生。他受命为安东府代理都督,到了安东城,想到父亲高德武投向震国时,将他一人丢在辽阳城,置他生死于不顾,完全没有父子之情。倒是薛纳有情有义,让他接替了安东府都督之位。高岩这样一想,就绝了投奔父亲的念头,死心塌地做起安东府都督来。这个从小失去亲娘的人,跟着祖父和父亲东奔西跑,没有过上好日子。现在做了都督,可以支配别人了,就放心大胆地享乐起来。毕竟安东府都督是个虚名,没有州县可治,没有公事可办,每天闲饥难忍,就只有酗酒取乐。酒这东西是醇中有毒,适量饮酒,可以让心情好的人更兴奋,也可以让心情坏的获得暂时的解脱。可是终日酗酒,不加节制,就会成为灾难。高岩在安东城里每日酗酒,很快就变成了酒鬼,每餐必饮,每饮必醉,醉则发疯,疯则狂饮,不到三个月,就活活地醉死了。
震国高王大祚荣不费一兵一卒,用连环攻心战术收了山南九县和南海府,声威大振。南面的新罗国,北面的室韦九部,西面的契丹八部,都有使节或商人到敖东城来聘问和通商。敖东城日新月异,渐成繁华都市。
震国日见强盛,官民无不兴高采烈,却也有少数人感到郁闷。最郁闷者便是右相大祚新。高王开国以来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没有采纳右相的意见。大祚新不免有些怨气,做出了一连串蠢事。
大祚新官场失意,就转向敛财。金钱对于高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敛财也被许多高官视为一种享受。有些人原本是竞竞业业的好官,可是一旦对敛财产生兴趣,就会急速地蜕化变质。而私欲又会随着敛财的进程迅速臌胀。陷入这和恶性循环的人,就无可救药了。不走向断头台,他是不会稍有停歇的。
大祚新官居右相显位,想要敛财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许多善于钻营的人很快就投其所好,送礼不断。大祚新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一时间,右相府热闹起来,往来的官员络驿不绝。
大祚新五十大寿,百官都来恭贺,其中送厚礼的大有人在。莫吉府都督李明启就是其中佼佼者。李明启给大祚新送来的贺寿礼品,相当于莫吉府一年的税赋。这些钱当然不会是李明启的私财,而是下边的州剌史们送上来的。州剌史们也不是个人掏腰包,而是下面的县令尹们送上来的。县令尹们的贡献,就是出在百姓身上了。莫吉府的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向外逃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