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释贞素渡海送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渤海国宣王派出的两次入唐使臣都凯旋而归。可是派赴日本国的大使李承英,却因为遇到海上风暴,船损人伤,中途返回了。大内相乌海光就要重新安排赴日使节。恰在这时,贞素和尚找上门来,要求王廷给他一个前往日本国送经的机会。
失踪十年的贞素和尚平安归国,没有引起朝廷官员们的关注,却在民间引起轰动。因为经历了改朝换代,在朝的大臣们多半不认识贞素,可是民间却把他传说得神乎其神,说他是罗汉转世,有护法神保驾,水火不能伤其肉,刀枪不能损其骨,漂泊海上却能安然无恙,身陷敌国却能逢凶化吉。护国寺的僧人对他更是崇敬有加,就请他到寺中来做住持。
贞素推辞道:本僧能历经磨难而不死,化险为夷而重生,全靠《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保佑。因为有这部佛经护身,我才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部佛经是灵仙师父命我交给日本国天皇的,我还没有完成师命,不敢在护国寺久住,只能暂时为众僧讲经。
贞素在护国寺讲经,心里却惦记着到日本国送经。他向大内相乌海光陈述了自己在长安出家的经历,和结识日本国灵仙大师的过程,倾诉了这十年被软禁在新罗国遇到的苦难,和要到日本国送经的强烈愿望,请大内相给予支持。
大内相乌海光听了贞素的传奇经历,就想到这个和尚与日本国和尚有着深厚的情谊,会在沟通渤日两国友好事业上发挥特别的作用,就向宣王提出建议,让贞素出使日本国。
乌海光向宣王奏道:贞素和尚和日本国灵仙和尚有着非同寻常的友谊,他手中的佛经更是日本国佛界的无价之宝。前番出使日本国的使节李承英出师不利,还应该再派个使节去沟通日本国。臣以为贞素和尚就是最好的赴日使节。
宣王道:出使日本国的使节,肩负着外交和通商的任务,让一个和尚全权代理有些不妥。你可以选个大臣担任正使,再让贞素担任副使,这样既可以让他发挥作用,又不会让他负担过重。
乌海光道:还是基下想得周到。如果一定要另选赴日正使,臣以为政堂省左允王文矩比较合适。
宣王道:王文矩既熟悉政务,又精通商务,可以做正使。这件事就由你来安排吧!
乌海光领了宣王圣教,向王文矩下达了出使的任务,让他去筹备官船和货物。又把贞素请来,商议赴日细节。
乌海光道:这是宣王基下登基之后第二次派使节赴日,上一次李承英大使没有完成使命,这一次务求圆满周到。贞素**师曾经担任过高南容使团的副使,虽然没有到达日本国,对海上风险和出使的礼仪还是有经验,此次随王文矩使团再赴日本国,务必多多指点。
贞素道:本僧受灵仙师父重托,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把佛经送到天皇手中。宣王基下肯给我出使日本国的机会,让我感激不尽。我此去一定竭尽全力为王大使当好助手,保证使团圆满完成使命。
乌海光从怀中拿出一尊一寸高的小金佛,说道:这尊金佛是长安大相国寺一位和尚送给我的,说是能保佑平安。我把他送给你,愿佛陀保佑你平安渡海。
贞素道:多谢相国大人关怀。这尊金佛让本僧想起一个故事。在被困新罗国雪岳山陈田寺的时候,听寺中僧人讲的。说的是,从前有高句丽人在长白山天池中得一根铁管,长三尺许,径二寸余,中虚而外圆,两面鼓丁隐起,锈涩不甚可辩。高句丽人在市上出售,多日无人顾问。后来有个新罗人在一旁端详良久,问什么价?高句丽人故意多说,要五十两银子。新罗人并不讨价还价,当即付银五十两,成交后急匆匆让随从人员乘快马送回国内。旁边观看者问,那是何物,竟如此贵重?新罗人答道,此物名叫定水带,是大禹治水时用过的一件宝器,能使咸水变成甜水。我国航海者常常苦于海水不能饮用,有了这个定水带,就可以化咸水为甜水。纵使远航千万里,再无忧矣!
乌海光道:法师给本相讲这个故事是何意?想让我派人去长白山天池给你捞一根定水带吗?
贞素道:定水带只是个故事,未必是真?这个故事讲的是航海者最重要的是备足淡水,有劳大内相给官船上多备贮水器皿。
乌海光道:这个请法师放心。渤海国官船上的贮水柜,足够往返两次日本海所用的淡水。
公元八百二十一年,渤海国建兴三年,日本国弘仁十二年,渤海国赴日大使王文矩和副使贞素,带着五十名随员,驾着十艘大船,满载渤海国特产货物,出使日本国。正使王文矩知道日本国对渤海国频繁的贸易活动有些反感,又知道日本国朝野上下都信奉佛教,就把副使贞素推到前面。一踏上日本国能登港,王文矩就向日本国地方官员声明,本使团的副使是日本国灵仙**师的弟子,此次专程来向天皇送达灵仙**师译录的佛经。日本国地方官员立即对这个使团肃然起敬,派快马飞报天皇。嵯峨天皇派来领客专使。大僧都空海也派来迎客和尚。

日本国对渤海国使节曾经有过限制,要求间隔五年来访一次,还对使团经商表示不满,认为经商应该是商人的事,对经商的使节不愿意接待。康王时期曾发生过渤海国使团被拒绝接待的怪事。可是这次来的渤海国使团,虽然也兼做商人,却是来送佛经的,就得到了破格接待的礼遇。嵯峨天皇对王文矩使团隆重欢迎,在皇宫武德殿设宴款待。
贞素向天皇奏道:小僧受灵仙大师之命,带来灵仙大师译录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一部,请陛下收纳。
嵯峨天皇接受了灵仙译录的佛经,欢欣不已,当殿对使团成员授勋嘉奖,正使王文矩授从三位勋,副使贞素授正四位勋,随团判官授正五位勋,录事和译员授从五位勋,各赐珍物不等。日本国的官位相当于渤海国的官品,从三位就是从三品,是很高的荣誉。这都是因为贞素带来的佛经感动了天皇。皇宫内务省大臣为渤海使团举行了专场马球和骑射比赛,向渤海客人展示了四府贡马。还为渤海客人举行专场歌舞表演,雅乐寮陈鼓钟,内教坊奏女乐,有伎女一百四十八人轮番出舞,盛况空前。
大僧都空海和尚在东大寺为贞素举行盛大弘法大会,感谢贞素带来了灵仙译录的佛经,并请贞素向日本众多高僧讲解《大乘本生必地观经》,也成为京都佛界一件盛事。
大僧都空海向贞素说道:你我佛缘深广,在长安相识,又在京都重逢,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是可以载入两国佛教历史的幸事。只可惜大才子王孝廉海难陨落,不能和我们一起唱诗说文了。
贞素道:小僧有两位恩师,终生不敢相忘。王孝廉师教我李白诗文,为我开智,灵仙师教我大乘佛法,为我开悟。可是我却不能报师恩于万一,实在是惭愧。
空海道:你把灵仙译录的佛经带到日本国,是莫大的功德,已不愧为灵仙的弟子。我这有王孝廉遗著奇书一部,如果你能带回渤海国传播,完成王孝廉的心愿,更将是功德无量的善行。
贞素道:多谢空海大师指点。请把那奇书交给我,我一定要把它带回渤海国广为传播。
空海就把译成日文的《热田大明女神西游记》交给贞素。其实日文就是汉字加注片假名和平假名,只是和汉文发音不同而已。贞素一看就懂,兴奋不已,由衷佩服王孝廉师父的才智,就当做心肝宝贝一般呵护起来。
王文矩使团顺利完成外交和通商使命,将要回国之际,嵯峨天皇再次召见渤海国使团正副使,对使团带来的友好情谊表示感谢,对使团的成功访问表示祝贺。
嵯峨天皇向副使贞素说道:朕非常感谢释贞素带来灵仙法师译录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为鼓励灵仙法师取经,朕特赐嘉奖诏书一道和黄金百两,请释贞素转交给灵仙法师。
贞素接过诏书和赐金,向天皇说道:小僧替灵仙师父谢陛下隆恩,此番归国后,一定会尽快把陛下的嘉奖亲手送到灵仙师父手中。
嵯峨天皇道:朕还要感谢你家国王派来这个使团。赐给渤海国宣王大仁秀头排甲等歌舞雏妓二十名,以示抚慰。
王文矩道:本使节替宣王基下谢陛下隆恩。
渤海国使团离开日本国京都之日,嵯峨天皇又派送客使随团渡海,一直送到上京龙泉府。大僧都空海则派东大寺的和尚专程送到能登港。两国的关系从此热络起来,渤海国使团成为最受日本国欢迎的使团。
王文矩使团满载而归。十艘大船装满了日本国的特产奇货,将为渤海国上京带来一番繁荣景象。贞素怀揣着恩师王孝廉的奇书,更有天皇赐给灵仙师父的诏书和黄金,也是收获颇丰。两位正副使节立在船头,遥望海天,感慨万千。
贞素道:这片大海,风平浪静时是这等温柔,狂风恶浪时却是凶残无比。可怜我师父王孝廉竟然葬身在这片大海上,或许他的英灵就在我们头上,我要把他的遗著读给他听,请他来保佑我们平安渡海。
贞素就捧着《热田大明女神西游记》,在船头高声朗读起来,直读得热泪滚滚,泣不成声。
王文矩道:此行圆满成功,多赖贞素大和尚的功德。本大使回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为贞素大和尚邀功请赏。
贞素道:出家人不求功利,但求弘法。我现在只有两个愿望,一是要把王孝廉师父的奇书传遍大陆,二是要把天皇的赏赐交到灵仙师父手中。为了实现这两个心愿,纵然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将来有闲之时,我一定要来海上陪伴王孝廉师吟诗作歌,让他免受寂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