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大忠和愧疚辞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渤海国文王大钦茂是当时藩属国国王中的佼佼者。他在位时间最长,是大唐朝的四朝元老;他对大唐最忠,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无论是大唐皇帝,还是文王大钦茂,都对双方亲密的宗属关系感到欣慰和骄傲。可是,渤海国左相王涎的行为把这大好局面葬送了。大唐德宗皇帝处死渤海国左相王涎和二王子大宏元,是一种非常严厉的惩罚,这种严厉惩罚离发兵征讨只差一步之遥。这件事对渤海国的震动是非常巨大的。
最先得到这个坏消息的是渤海国辽河大营元帅大忠和。他负有与大唐押渤海国经略使联络的任务,也负有探察大唐政治和军事情报的任务。大忠和派出一批密探,在与渤海国联系密切的都市,如长安、洛阳、营州、幽州、青州等地,打着经商的幌子设置了秘密联络站,经常向辽河大营传递情报。
大忠和得到王涎被处死和大宏元被杀害的消息,不仅万分震惊,而且万分羞愧。因为他向文王大钦茂举荐过王涎,以为王涎入相是他举荐的结果。他的错误举荐给文王带来这样重大的打击,不仅有罪,而且罪不可恕。他突然意识到举荐王涎是干预朝政的行为,是违背家训的行为。他无法向文王交待,也无法向家父交待。
大忠和陷入极度的愧疚和极度的自责不能自拔。他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向文王上了一道请罪表。写道:
臣受家父指教,从军报国。蒙基下厚爱,荣膺帅任。本当精忠王事,克尽职守,安分守己,慎言慎行。却不思自律,妄议大事,愚昧无知,乱荐奸邪,误君误国。王涎狂悖,祸国秧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臣痴心迷识,胡乱举荐,亦当连坐。上表请罪,乞赐重处,当杀当剐,九死无怨。
王涎和大宏元被大唐皇帝处死的消息传到上京的时候,文王和百官都很震撼。唯心史观有大风相大元义幸灾乐祸。因为王涎自以为有功于国,是文王破可提拔的上来的,对大元义陷害张茂森很有反感,一直不肯和大元义同流合污,成了大元义的眼中丁。现在王涎被子大唐皇帝杀了,自然会让大元义欢欣不已。大元义故意要宣染王涎给渤海国带来的耻辱,就向文王提了一个向大唐皇帝请罪的建议。
大内相大元义向文王献计道:王涎倒行逆施,遗害无穷。倘若皇帝降诏来遣责,基下就被动了。不如主动上表请罪,消除皇帝的怨恨。
文王对大元义一向是很尊重的,这次却在发雷霆,斥责道:王涎是国贼,皇帝不杀,孤也要杀!孤为什么要为他请罪?此事不许再提!
文王大钦茂的心情极度烦燥,说不清是羞是愧是怨是恨。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的亲近大唐孝敬皇帝的国策就这样毁于一旦了。接下来会不会有大唐发兵来讨伐呢?如果因此而和大唐再度发生战争,就是他当国王几十年最大的失败,也许会成为生前死后最大的耻辱。当大内相向他提议主动向大唐皇帝上表请罪,却立即被他驳回。他觉得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是加深耻辱,他不想听大臣们再议论这件事,只盼世上所有的人都尽快忘记这件事。
可是,大内相不能扣留大忠和的请罪表,还是悄悄地送进了上书房。
文王看过大忠和的请罪表,苦笑一下,提笔批了八个字:是孤失察,非卿之过。
文王的御批,原原本本地传到大忠和手中。大忠和更加无地自容。他再向文王上了一表,写道:君不忍责臣,臣有何颜事君,更有何颜掌军。乞缴帅印,返乡自省。
文王接到大忠和的第二道请罚表,又是摇头,批了六个字:孤赖卿如左臂。
大忠和接到文王第二次御批,更加愧不可当。他决定挂印离职,实行自罚。可是他又放不下当年对张茂森的承诺。他曾经和张茂森有约,要在副王大华屿有难时,举兵勤王。现在要离职而去,还要保证这支军队不落入奸臣手中,就必须有个稳妥的交待。他想来想去就想到了三王爷大宝方,当即派人去和大宝方联络。

这时三王爷大宝方在敖东城任旧京留守。他已经失去了参与朝政的权力,唯一可做的事就是陪护副王大华屿。自从张茂森驸马和大贞惠公主先后去世,大宝方就请无任何职务的三驸马张茂顺一家留在敖东城,给奉命在六顶山守陵的副王大华屿壮声势。
这天大宝方突然接到辽河大营元帅大忠和的书信,信中写道:王涎误国,罪有应得。我荐王涎,愧不自容。两请辞归,基下不准。决意自惩,挂印还乡。辽河之兵,当保副王。谁掌帅印,关系重大。请速谋划,以为后计。
大宝方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立即请张茂顺来商议对策。
张茂顺问道:不知王爷有何打算?
大宝方道:辽河之兵是副王能依靠的唯一劲旅。既然大忠和去意已决,就必须有一个可信赖的将军去接管。现在别无选择,只有请驸马上阵了。
张茂顺道:我一向无职,如何能接辽河帅印?
大宝方道:这事关系重大,不能拘泥常规。你先去辽河接了帅印,我再向基下上表荐将。双管齐下,基下也只能承认即使成事实。
张茂顺道:为保副王继位,我愿听王爷调遣。
张茂顺按着三王爷大宝方的指令,匆匆赶赴辽河大营。这天到了辽河大营,向大忠传达了三王爷大宝方的口喻。
大忠和道:昨日接到报丧的家书,惊悉父亲大荣华不幸病逝。我已向文王上表,请求离职回乡为家父守孝。三王爷让驸马来接掌辽河大营,我就可以放心了。
张茂顺道:我奉三王爷口喻来接帅印,既没有文王基下圣教,也没有义部命令,已经授人以口实。可是辽河这支军队对副王太重要了,不能眼睁睁落入大元义党羽之手,我也只能挺而走险。
大忠和道:既然三王爷上表保举你,谅文王基下也别无选择。
文王大钦茂在东京接到大忠和第三道表章时,向大内相大元义说道:大忠和不至于为了卸任而谎报丧事,看来大荣华去世是真的。你和义部商议一下,推荐一名去接辽河帅印的大将。
大元义回府,不去召义部卿商议,却和儿子大宏伟商议。父子两个现在一心想控制东京的禁卫军,以便有朝一日挟持文王实现篡国之梦。东京禁卫军分左右两营,左营是左猛贲卫大元帅大宏伟掌管,右营是右猛贲卫大元帅大宏森掌管。这对大元义父子实拖篡权计划十分不利。
大宏伟说道:父亲要把文王控制在手中,就必须先把大宏森打发走。现在辽河大营元帅出缺,正是天赐良机。
大元义道:不妨一试。
大元义就再次进宫向文王奏道:辽河大营至关重要,必须有一位文武双全大将军去接掌帅印,只有右猛贲卫大将军大宏森可以胜任。
文王心中明白,大元义这是要让他的儿子大宏伟独掌左右禁卫军。当初是大宝方建议左右禁卫军由两位大元帅分管,这是王室内部的一种势力平衡,如果打破这种子平衡,就可能引出许多争执,还是不动为宜。
文王道:东京禁卫军的将领不能外放,辽河元帅要另选别人。
恰在这时,大宝方从敖东城送来荐将表章,那表章中写道:
驸马张茂顺文武兼备,应该为国效力,长期闲居未免可惜。近闻大忠和居丧告假,辽河大营元帅出缺。臣举荐张茂顺接任,请基下恩准。
文王当初有意冷落三驸马张茂顺,不给他官职,不让他掌权,是为了防止张家出杨国忠和安录山那样的逆臣。经历过二女儿大贞惠事件之后,文王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些悔意,觉得没有理由对张家做这样无中生有的防范。现在三弟大宝方举荐张茂顺,让文王突然想到还有个驸马张茂顺在家闲居。让张茂顺从军,不仅可以使辽河大营元帅后继有人,而全可以借此机会对张家人表达一点安慰。
文王在大宝方的奏折上批道:准所荐,命张茂顺立即赴任。
大内相大元义虽然不愿看到张家将复出,却也无法阻止文王的决策,只好执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