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乱中原王涎丧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唐国平卢节度使李正巳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牵动文王的神经呢?
原来,中原战局的发展很具戏剧性。起初,德宗皇帝调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迎战三镇联军,却不给李怀光临阵指挥权,结果连吃败仗。接着,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将军李晟协手迎战叛军,在邢州大破魏博军,田悦乘夜色逃至洹水县。与此同时,左威卫将军唐朝臣在徐州击败平卢军,李正巳身负重伤。而田悦在洹水县立足未稳,又遭唐军猛攻,不得不退守魏州。之后,李正巳因伤而死,其子李纳继位,被唐军迫退至鄄城。这时三镇联军已经处于劣势。一直坐山观虎斗的范阳节度使朱滔瞄准机会,向成德军发起突然袭击。成德节度使李惟岳逃至恒州。却不料留守恒州的大将王武俊反戈一击,击毙李惟岳,向朝廷请降。唐军经过一年苦战,终于获得了消灭叛臣李惟岳这样的重大胜利。
到了这时,渤海国文王大钦茂才决定公开站在大唐皇帝一边,规劝造反的节度使弃暗投明,派左相王涎去游说李纳和田悦向皇帝称臣晋贡。段守简在渤海国上京等了一年,终于等到文王作出效忠德宗皇帝的表示,总算是圆满完成了使命,也就放心回朝述职。
可是,文王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被形势的变化给打破了。渤海国大使王涎还在路上,河北的局势又发生了逆转。河朔四镇联盟重新成立。范阳节度使朱滔称冀王、平卢节度使李纳称齐王、魏博节度使田悦称魏王、成德节度使王俊武称赵王,同时宣布独立,并推举冀王朱滔做盟主。叛军声势再次大震。王涎的政治资本在河朔四镇,他乐于看到四镇继续高举争世袭的大旗与朝廷对抗。于是他擅自改变了文王交给的使命,不去规劝四位节度使归顺,而是为四位国王出谋划策、推波助澜。
王涎在榆关稍事停留,分析了河朔四镇的新格局,知道新盟主朱滔是关键人物,就放弃了到青州游说齐王李纳,和到魏州游说魏王田悦的打算,转道来到幽州拜访翼王朱滔。
冀王朱滔对王涎的到来十分惊喜,他向部下说道:孤王如果能得王涎,胜过汉高祖得张良,蜀先帝得孔明。
王涎至达幽州之日,朱滔亲自出城相迎,并且拉着王涎的手诚恳地说道:王先生能来幽州,是天意所使。冀国的首席宰相非王先生莫属。请王先生万勿推辞。
朱滔一口一个王先生,叫得王涎忘乎所以,便趾高气扬地回应道:王某顺应天意,促成了河朔四镇联盟,自然要为这联盟添油加醋。如果做了冀国宰相,只怕另外三国会有怨言。战国时苏秦一身佩着六国相印,如果四国肯设坛拜相,王某也不妨兼做四国宰相。
朱滔大喜道:孤王愿意设坛拜相,另外三国自然效仿。不过设坛还须时日,请王先生先教孤王一两条纵横天下的妙计。
王涎就大言不惭地授计道:王某先教你一条连横计。纵观当今之势,四国要想与朝廷抗衡,必须鼓动更多节度使称王。如果歧州节度使朱泚称王,就可以带动关中各节度使。这事冀王应该不难做到。
冀王朱滔兴奋地说道:这事不难。朱泚是孤家的同胞长兄,一定会和孤家共进退。
朱滔派人去歧州鼓动大哥朱泚称王。这事被河东节度使马燧察觉,就提醒德宗皇帝注意朱泚的动向。德宗皇帝得到密报,立即了把朱泚召到长安,赐给太尉空衔,实际上是软禁起来,另封歧州镇旧将姚令言为节度使。这时河东节度使马燧、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将军李晟,再次全线出击,与四国联军连续作战,互有胜负,双方陷于僵持状态。
王涎的连横计落空,就再献一条合纵计,向冀王说道:四国之外,要数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势力最强。如能劝李希烈称王,则四国可以无忧。
朱滔兴奋地说道:淮西军大帅李希烈如能进位称王,我朱滔愿率四国奉他为盟主。只是素无往来,难以沟通。
王涎道:乱世纷纷,正是英雄豪杰大展手身的大好时机。本相要舒展一下苏秦张仪之才,愿亲自出马去说服李希烈。
朱滔欢喜道:王先生肯出面,一定会马到成功。
王涎来到淮西镇,向李希烈游说道;大唐江山已经十有**在节度使手中。这是天命归于节度使的预兆。李大帅是大唐皇室宗亲,又是雄踞淮西的封疆大吏,既得天时,又得地利,登高一呼,必有百应。若不顺天应人,及时进位称孤,只怕这先机要被别人夺去。到那时就悔之晚矣。
李希烈果然被打动,在蔡州宣X‘b2剂⒐猿拼蟪ㄐ嘶蔢‘b5奂嗵煜卤矶L‘bc元薩,向河朔四国发号施令,率兵向洛阳进军,要与德宗皇帝争天下。可惜他命运太差,才一出师就连战连败,在洛阳城下进退两难。

王涎再向大楚国建兴皇帝李希烈献计道:与其攻打洛阳,还不如直取长安。要想直取长安,必先夺取襄城。陛下应该集中兵力速克襄城,打开通向长安的大门。
李希烈以为此计可行,就掉头去攻襄城。德宗皇帝急令宣武节度使李勉发兵救襄城。李勉想使个围魏救赵之计,想奇袭李希烈的屯粮之地许州,以解襄城之危。李勉率兵去攻许州,行至半途,被监军的宦官强行召回。李希烈乘机追杀,致使叙武军大败。德宗皇帝再礷7歧州bd诙仁挂α钛跃认宄牵床涣嫌址⑸怀”洌招┮说伦Ú%»ÊµÛµÄÃü¡£
姚令言率领五千人马连夜冒雨奔波,又冷又饿,路过长安城下时以为会得到皇帝犒赏,没想到京兆尹王宏从城中送出来的只是每人一碗冷饭。士兵们怒不可遏,顿时哗变,冲进城中,烧杀抢掠。德宗皇帝仓皇出逃。姚令言无法约束部下,就索性造起反来,把软禁在家中的太尉朱泚拉出来做了大秦皇帝。留在长安城中的大唐百官纷纷来向大秦皇帝效忠,只有司农寺卿段秀实宁死不降,惨遭杀害。
大秦皇帝朱泚册封胞弟翼王朱滔为皇太弟,以为这样可以把河朔四国收拢到大秦国旗下。可是齐王李纳、魏王田悦、赵王王武俊都瞧不起朱泚,不肯向大秦皇帝称臣。这时德宗皇帝为了孤立大秦皇帝,向齐魏赵三王发出恩抚诏书,说只要他们取缔王号,就允许这三镇节度使世袭。这三个自封的国王闹事的目标原本就是争世袭,现在如愿以偿,就接受了德宗皇帝的条件,宣布取消王号,仍尊大唐德宗皇帝为天子。
这时的大唐真龙天子德宗皇帝李适,正在奉天县避难。神策将军李晟和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兵前来勤王,皇帝只召见李晟,却不准李怀光进城。李怀光一怒之下,就想劫持德宗皇帝去投奔大秦皇帝朱泚。德宗皇帝得到消息,只好弃了奉天县再向梁州奔逃。朱泚派人质问李怀光为何放走德宗皇帝?李怀光两边不讨好,赌气退回蒲州,闭关自保。
神策将军李晟挥师东进,光复长安,赶走朱泚。朱泚在逃亡途中被部下乱箭射死。德宗皇帝回到长安,封李晟为中书省首脑中书令即首席宰相,并授予平叛指挥使职权。李晟再挥师攻打龟缩在蒲州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李怀光兵败自杀。李晟继续向东攻打盘据在汴州的大楚国建兴皇帝李希烈,李希烈兵败后被部下毒死。李晟兵进汴州城,俘获了为李希烈出谋划策的渤海国左相王涎。
李晟指着王涎痛斥道:你这摇唇鼓舌的小人,怂恿河朔四镇争世袭,使中原大地狼烟四起,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如今老天有眼,让你落入本阁手中。本阁要将你碎尸万段,祭奠那些死于战乱的无辜冤魂。
王涎为了求生,向李晟说道:小人这条命在中书令手中,不过是如鸡如狗如蝼如蚁,要杀要剐易如反掌。小人死有余辜,却还想在临死之前做一点好事来赎罪。请中书令饶我晚死几日。我愿前往幽州说服冀王朱滔来降,免得大军辛苦征讨。
李晟冷笑道:哼哼,朱滔已经死了,不劳你去游说。你这般伶俐乖巧,杀了倒也可惜,不如阉了送给皇帝去做太监。给你一把宰鸡刀,或是自杀,或是自阉,由你自已选择。
王涎道:小人愿意做太监去侍候皇帝。不过自阉下不了手,还是留着让大太监来阉吧。
李晟把王涎押回长安,请代宗皇帝发落。皇帝下旨交给刑部问罪。刑部判王涎凌迟处死。王涎还想活命,就向老朋友中书舍人韩翃求救。韩翃则派人送酒肉到牢房让他作最后的享受,并向他背诵那首送友人归长白山诗。王涎追悔莫及,放声痛哭,哭够了之后,就打碎盛肉的陶盘,用那破碴子割脉自杀了。德宗皇帝见王涎这样轻松地死了很不解气,又把扣留在长安做人质的渤海国二王子大宏元捉来处死,还要追究渤海国王大钦茂的责任,命李晟制订东征渤海国的计划。
鸿胪寺卿段守简向德宗皇帝奏道:渤海国文王大钦茂一向忠于大唐皇室,原本是派王涎去说服河朔四镇归降朝廷,却不料王涎擅自作主助纣为虐。王涎有罪,已经伏法。文王无过,不可诛连。方今天下初定,陛下应恩抚四海,不可自绝于藩属。
德宗皇帝这才把征讨渤海国文王的想法打消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