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避尴尬文王东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太真的两个哥哥张茂林张茂森本是文王的女婿,现在却又成了文王的妹夫。这两人和文王见面时,不知该称文王为岳父,还是该称文王为妹夫,只能避开亲情称基下和臣子。文王觉得很别扭,就找个借口把这两人外放了。可是张家人的问题缓解了,王室内部的问题又突显了。
转眼到了中秋节,文王的两个未出嫁的女儿三公主大贞勤和四公主大贞孝来和父王团聚。父女三人正在说着团圆话,孙力士来了。
孙力士向文王禀道:启禀基下,贵妃娘娘在园中等着基下过去赏月。
中秋节赏月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公主们是应该陪伴在父王身边的。可是这时候两位公主迟疑了,她们不知道该如何和张太真相聚,以姑嫂之礼相见显然不行,以母女之礼相见又很不情愿。文王也迟疑了,他觉得无法向女儿们作出表示,让她们一起过节不妥,不让她们一起过节也不妥。
孙力士见这父女三人一时无语,尴尬相对,陷于冷场,立即醒悟到自已该起的作用,便笑道:女孩们都到彩楼上看月亮去了,公主们是不是也要过去玩?
两位公主心中很感激孙力士及时出来解围,但是她们看着父王,不敢说话,也不敢行动。
文王故作轻松地笑道:想去就去吧,女孩们的游戏一定很有趣。
两位公主赶紧应道:多谢父王。那我们就到彩楼上去玩了。
公主们急匆匆地走了。文王却有些扫兴。为了不让这样的尴尬重演,文王必须想办法安置这两个女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们出嫁离开王宫。
百姓都说国王的女儿不愁嫁,国王却觉得自已的女儿最难嫁。因为有祖训管着,嫁给张家的儿子是顺理成章的。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已经嫁给了张文休的儿子,三公主和四公主还没有着落。张家还有一个男儿,就是张文凯的儿子张茂顺。可是文王对张茂顺的母亲的何三姑非常反感,原本不想招张茂顺为驸马。现在文王急于把三公主嫁出去,也就顾不了许多,中秋节后立即颁下诏命,为张茂顺和三公主大贞勤举行了婚礼。张茂顺做了驸马,却没有得到封赏,仍然赋闲,不得上朝。
剩下一个四公主,却让文王犯难。王亲国戚关系到国家命运,不能随便找个人就招为驸马,必须在贵族圈内解决。文王左思右想,就想到了大野勃的义养重孙王柄权。大野勃收养了一个义子叫王正浩,王正浩有个孙子叫王柄权。按照大野勃的家训,子孙不得为官,可是王柄权不是大野勃的嫡亲骨肉,应该不受约束。招王柄权为驸马,又可以弥补大野勃的子孙不能为官带来的遗憾。于是文王下诏,招王柄权为四驸马。四公主大贞孝和王柄权喜结良缘。驸马王柄权立即被册封为显德府都督,携妻赴任。
公主们都出嫁了,都可以避免和贵妃张太真见面了,让文王感到很轻松。可是到了重阳节,孙力士领着副王大华屿到上书房来给爷爷叩头,小王孙的几句无忌童言,又勾起了文王的心事。
大华屿拉着爷爷的手问道:爷爷,妈妈怎么好长时间不陪我玩了?
文王笑道:华屿长大了,是男子汉了,不用妈妈陪着玩了。
大华屿不肯罢休,再问道:爷爷比华屿大多了,怎么还让妈妈陪着玩呢?
文王大笑道:哈哈哈,原来华屿要和爷爷争妈妈。好好好,你现在去找妈妈玩吧。
大华屿立刻跑去找妈妈。文王看着孙子的背影,暗暗想道,华屿一天天长大了,该怎么向他解释呢?大家都在这宫中进进出出,不能不让他见爷爷,也不能不让他见妈妈。除非让他离开王宫。可是能让他住到哪里去呢?没有理由让副王离开副王宫啊。那就只有爷爷和妈妈离开王宫,到外府去出巡。出巡的念头一经产生,就挥之不去了。这天文王和张太真在后宫聊天,就把话题引到出巡上来。
文王道:孤王有你来主持后宫,每日只嫌上朝太烦,恨不能时刻与你相伴。
张太真笑道:你要是为了我误了朝会,大臣们还不骂死我。
文王笑道:谁敢骂你,我就割下他的舌头。只是这宫中住得厌了,镜泊湖也玩得烦了,上京好象没有什么乐趣了,我们应该到外地去寻个消遣。
张太真笑道:那好啊,你说什么地方好玩呢?
文王道:我一直想走遍五京,可惜国事繁多,不得脱身。现在天下太平,我们应该乘机出去走一走。
张太真高兴地说道:太好了。我们先去东京和南京吧,听说那里有山有海,我想去看海。
文王笑道:那就一言为定,我们先去东京。
次日朝会,文王宣教:安史乱定,天下太平,渤海国也可以放心谋发展了。鼓励百姓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孤王要出巡五京,抚慰百姓。副王年幼,不能理政,就由三相监国,大内相主持朝会。左司政王涎和内史王新福陪驾出巡,左猛贲卫大将军大宏伟率禁卫军护驾。
大内相大元义见文王把朝会交给他来主持,心中大喜,只盼文王立即出发,就上前问道:不知基下先到哪里,何日启驾?
文王道:先到东京,启程的时间要请萨满大巫师择定。从明日起,孤王就不上朝了,朝会就由你来主持。
大元义兴奋地应道:臣遵教。
右相大宝方见文王把朝会交给大元义来主持,心中不快,可是又没有理由反对,也只好接受。可是大宝方对大元义的儿子大宏伟去护驾很不放心,就上前奏道:基下出巡,没有重臣陪驾,已属不妥,只有大宏伟一人护驾,更让臣不安。臣保举大宏森护驾,请基下恩准。
大宏森是大宝方的儿子,现任右猛贲卫大将军。
文王知道大宝方一向和大元义不和,这个请求是不想让大元义的儿子独揽护驾兵权,就笑道:孤王原本不想动用太多禁卫军,既然右相有此议,就让右猛贲卫大将军大宏森也来护驾吧。

大元义知道大宝方此议是冲着他来的,本想反驳,可是文王已经表态,也只好作罢。
文王和贵妃启驾东巡,名义上是抚慰百姓,实际上是要避开副王大华屿。百官还以为国王会很快就返回上京,可是文王却已打定主意要在东京长住。当年唐玄宗为了和杨玉环畅享爱情,曾有过把朝政委托给宰相李林甫的念头,因大臣们反对而作罢。现在文王为了和张太真畅享爱情,竟真的把朝会委托给大内相大元义来主持了。唐玄宗只是每年夏季带着杨玉环到骊山温泉避暑,文王却要带着张太真到东京长住。文王对年轻贵妃的迷恋比唐玄宗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王和张太真到了东京龙源府,既不巡视州县,也不召见官员,每日只是带着张太真游山玩水。
刚去的时候是深秋季节,漫山遍野有采不完的山果,张太真快活得上孩子似的,整天挎个蓝子和宫女们采摘山果,回到宫中再把葡萄草莓洗净了酿酒,把山楂秋梨切成片晒干,把榛子松籽晾干了剖仁,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奇玩法。文王见张太真玩得高兴,也脱下王袍和她一起玩,好象他已经不再是国王。对上京送来的奏章,文王一概不看。两位陪驾的大臣提醒说,大内相急等基下教示。文王说,不要管他,天塌不下来。
到了冬天,大雪覆盖了原野,堆雪人,追山鸡,捉野兔,更让张太真乐得发疯。东京龙源府的雪不象上京龙泉府的雪那么松散,捧起来象棉花一样柔软,握起来象面团一样随意。文王说,把梅花上的雪花收起来装进陶罐埋到地下,明年取出来煮茶,是上等饮品。张太真就带着宫女们到梅花丛中收雪花。文王说,冬青树的枝条煮水可以治冻伤。张太真就带着宫女们漫山遍野去收割冬青树枝条。文王说,冬天的鹿肉可以葆春养颜,张太真就每餐必饮鹿肉汤。文王说,鹿鞭是壮阳的珍品,会让男人返老还童。张太真就笑着说,那好啊,我让厨子天天给你吃鹿鞭,把你吃得坚如铁石。
春风荡漾的季节,龙源府更是风光无限。山坡上的红花黄花金达莱花争妍斗艳,果林中的桃花梨花樱桃花姹紫嫣红,小溪中的鱼虾和青蛙沉浮如棱,海面上的白鸥绿鸟逐波追澜。看惯了敖东城和龙泉府的丛山峻岭的张太真,被这海边温和的春光痴迷着,陶醉着,早已把大宏临的死亡和大华屿的离别忘得干干净净,完全彻底地溶入了文王的生活。
夏天来了,张太真看不够海上日出,也玩不够海上游船。可是这时候张太真已经玩不动了,因为她已经身怀六甲,腹部隆起,行动不便,只能在深宫中安静避暑。到了八月,张太真为文王生下一个小王子。文王老来得子,欢喜若狂,视若瑰宝,给小王子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大嵩嶙。
文王陪着贵妃张太真和小王子大嵩嶙,在东京玩得如痴如醉,如幻如梦,一转眼就玩了六年。直到三位相国联名上表来奏报幽燕又发生了大事,才把文王从梦中惊醒。
这一年是大唐代宗大历九年,渤海国文王大兴三十八年,盛夏季节,幽燕再次出现动乱。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大唐代宗皇帝把幽燕降将就地封官,各司原职,就出现了幽燕三镇的新格局。这些安史余孽虽然摇身一变成了大唐国的封疆大吏,但是他们心中都隐藏着野心,都想步安史的后尘,先据幽燕筑巢**,再进中原做皇帝。这些野心家都以为自已实力雄厚,都想把别人吃掉。其中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和幽州兵马使朱希采的驻地都在幽州,就成了二虎相斗之势。这两个安史余孽,都以为自已应该是幽州的土皇帝,就在幽州各使手段,明争暗斗,剑拔弩张,势不两立。
这年六月,李怀仙与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在定州城聚会,相约灭掉朱希采。朱希采也早就想除掉李怀仙,就乘李怀仙离开幽州到定州之机把李怀仙的家人全部屠杀,把幽州严密控制起来。李怀仙带着五百亲兵卫队从定州返回幽州,不知幽州事变,还若无其事地要打马回城,却被朱希采的伏兵杀得片甲不留。李怀仙身中数箭,落荒而走,在逃往定州的路上,被朱希采追上来一刀劈死。朱希采独占幽州,自称留后,上表请封。
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是李怀仙的同盟,惊闻李怀仙被杀,立即率成德军来攻朱希采,要为李怀仙报仇雪恨。怎奈这时朱希采气焰正旺,在涿州一战即将李宝臣杀得溃不成军。李宝臣退保定州,招兵买马,准备再和朱希采决一死战。
大唐代宗皇帝见朱希采杀了李怀仙,退了李宝臣,已经成了幽燕最有实力的军阀,就顺势册封朱希采为范阳节度使兼幽州留后,承认他是独领幽燕的封疆大吏。朱希采便以留后身份逼迫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和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就范。李宝臣和田承嗣不肯屈服,就联络平卢节度使李正巳,结成三镇联盟,推举李正巳为盟主,共同对抗朱希采。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河朔四镇之乱。一场军阀混战就要在幽燕展开。
幽燕的动荡必然牵动辽西。辽西的动乱必然殃及渤海国。文王虽然沉迷在张太真的温柔缠绵之中,对这样的大事却不敢掉以轻心。他立即发出敕命,向辽河前哨大营派将增兵。
<ahref=http://www.xiaoshuodaquan.com>起点中文网www.xiaoshuodaqu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