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张驸马旧宅获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就到了七月初七日,这是牛郎和织女跨过天河鹊桥相会的日子,是炎黄子孙的情人节。处于新婚蜜月之中的文王和张太真,对这个节日格外着意。七夕之夜,他们深情地相拥在寝宫窗前,久久地望着天上的星河,轻轻地诉说着心中的喜悦。
文王搂着年轻的新贵妃,开心地笑道:正觉和尚说我们和李隆基杨玉环一样,是被天喜星的罡气笼罩着,命中注定要做夫妻。你知道哪个是天喜星吗?
张太真紧紧地依偎在文王的怀中,笑道:我可不知道。你知道吗?快指给我看。
文王开心地笑道:我也不知道。或许那颗朝我们闪亮的星星,就是天喜星吧。
张太真笑道:不管哪个是天喜星,反正我们是借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光,要不然我可不会有这样的胆量。
文王深有感触地笑道:这话倒是不错。说来也巧了,李隆基是五十五岁册封杨玉环为贵妃,我也是五十五岁册封你为贵妃,真象是神灵早就安排好了似的。
张太真欢笑道:正觉法师说,杨玉环十七岁做了寿王妃,二十二岁做了皇贵妃,这不是和我一模一样吗?
文王笑道:正是一模一样。我就是你的玄宗皇帝,你就是我的杨玉环。
张太真叫道:不行不行!杨玉环认安录山做干儿子,差点儿断送了大唐江山。我不要做杨玉环,你也不要做李隆基。
文王笑道:你说得不错,我们只要他们的恩恩爱爱,不要他们的养奸乱国。
张太真郑重其事地说道:正觉法师说,安录山和杨国忠,是玄宗皇帝的两大克星。是杨玉环给这两个人做了风神婆,他们才有机会兴风作浪的。我可不能做这样的傻事。不管是谁,都别想做我的干儿子。我的两个哥哥,也都不要做相国。
文王也认真地说道:你这话说得好。在我们渤海国,绝不能容许安录山和杨国忠那样的乱臣贼子兴风作浪。我手下没有节度使,十二兵卫的大将军都不在营中掌兵,十五府都督的兵权都很有限,不可能出现安录山。你的两个哥哥只管练兵,不掌朝政,也做不成杨国忠。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防止出现安录山和杨国忠,却没有料到这样的相互勉励会弄巧成拙。文王从这次七夕夜话中悟出一个奇特的道理,就是不能让外臣和贵妃结成同盟。他把三省六部的高官和十五府都督细细地过滤了一遍,结论是:大元义一向为大宏临所憎恶,也为张太真所厌恶,他不可能与贵妃结盟,用他做大内相完全可以放心;张茂林兄弟虽然是张太真的天然同党,只要不让他们捞到兵权和朝权,就不可能兴风作浪。
这日朝会,大内相大元义奏道:吕德信将军丧母,请求解职赋闲,为先妣守孝。请基下恩准。
文王宣教道:准吕德信所请。前番和李正巳结盟,孤王曾经承诺在西疆和南疆增兵布防,与青淄军互为策应。如今吕德信将军为先妣守孝,辽河大营帅位出缺。孤王拟乘机调整兵卫制度,将十二兵卫的训练任务归入南屯卫和西屯卫,分别由张茂林和张茂森担当练兵统帅。张茂林为南屯卫大元帅,到南京南海府设帐,专练水兵。张茂森为西屯卫大元帅,到旧京敖东城设帐,专练骑兵。另在辽河设前哨营盘,布兵一万,专防契丹;在龙兴江设前哨营盘,布兵一万,专防新罗。前哨营盘的统帅由孤王另行选派。张茂林和张茂林原先担任的禁卫军左右统领,由大宏伟和大宏森接管。
张茂林张茂森大宏伟大宏森四人应道:臣等遵教。
大宏伟是大元义的长子,大宏森是大宝方的长子。文王这样安排有三个意图,一是把张家兄弟派往外地,二是把禁卫军交给王族子弟管辖,三是在堂弟大元义和胞弟大宝方之间保持平衡。
文王这项决策让大内相大元义惊喜不已。大元义促成了文王和张太真的结合,讨得了文王的信任,却无法和张氏兄弟结成联盟,因为张氏兄弟历来和大元义格格不入。而张氏兄弟是张太真的天然同党,是副王大华屿最坚定的保护者,也必然是大元义独揽大权的障碍。大元义正为这事大伤脑筋。现在文王把张氏兄弟外放了,这就让大元义兴奋不已。散朝之后,大元义迫不及待地来到政堂省,向属下官员下达了敦促张氏兄弟尽快赴任的命令。
张茂林和张茂森对每日入朝甚感不便,早有谋求外任的想法,这时领了王教,就想尽快走马赴任。当政堂省官员来驸马府询问两元帅何时赴任时,他们很爽快地回答说,立即赴任。他们哪里知道,这是文王将他们排除在政治中心之外的一种策略,从此他们被排除在政权之外,对上京事务一无所知,就为大元义的篡权活动敞开了方便之门。
张茂林携夫人大贞贤来到南京南海府,设下水军大营,专心训练海上水军,从此不问朝政,倒也轻松自在。
张茂森携夫人大贞惠来到旧京敖东城,把高王时期留下来的兵营稍加改建,专心训练野战骑兵。张茂森夫妇就住在祖父张雨生从前住过的老宅里。老宅已经闲置多年,已有多处残破,张茂森就让士兵们来整修。忽有一日,士兵们在老宅的土墙中掏出一包东西,以为是主人留下来的珍宝,就不敢乱动,原封交给张茂森。张茂森打开包裹,发现是两册兵书和一部扎记。张茂森大为惊奇,就关起门来仔细研读。
原来这就是高王大祚荣赐给义子张雨生的两本仙功秘册和张雨生的练功手记。当年张雨生把这两本秘册和一部扎记藏在土墙中,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传给子孙。后来张雨生在王宫中触假山而死,没有来得及把这两本秘册和一部扎记传给子孙,就遗失在老宅里。现在是老天有眼,让这些神奇的兵书又落到了张家后人手中。张茂森得到祖父的兵书,如获至宝,就和夫人大贞惠商议该如何处置。

张茂森向夫人说道:鬼使神差,让我重返老宅,发现了祖父遗物。这是传家之宝,珍贵无比,不知该如何处置?
大贞惠是很明事达理的公主,她向丈夫说道:传家之宝应是张氏后人共享。家有长兄,弟弟不能擅自收藏。我看应将此事禀报大哥,请他处置。
张茂森道:公主所言极是。
张茂森当即派快马向兄长张茂林报告。
张茂林得知弟弟获得了祖父留下来的神奇兵书,倒很平静。他给张茂森回书说:弟弟发现祖父兵书,这是天意。望弟弟好生珍惜,切勿外泄,细心研读,承袭祖德,建立奇功,报效国家。
张茂森见大哥无意共享,倒有些不知所措,又来和夫人商议。
夫人大贞惠就再出主意说:既然大哥不肯处置,你就暂且收藏。父母不是在海兰江隐居吗?你何不派人到海兰江去寻找前辈,请他们来处置。
张茂森道:父母有训教,不准我们去寻找,该如何是好?
大贞惠道:父母不让寻找,是不想参与朝政。现在出现了特殊情况,你就不要墨守成规了。父母隐居多年,也不知他们境况如何,让我们好生惦念。你乘机找到父母,也可以让我们尽一尽孝敬之道。
张茂森道:公主言之有理。
张茂森当即了派出两名家丁,往海兰江去寻找张文休夫妇的下落。
张文休夫妇离开上京回到海兰江畔,在祖父张大虎的故乡东盛涌隐居下来。这是海兰江下游的一片平原,在显德府以东百里之遥。海兰江从鸡冠山口流来,从南向北拐了一个弯,再沿着帽儿山脚下向东涌出桦尖山口。在这个平原上,江南是广阔的草原,江北是靠山的林地。张文休夫妇就在江北的树林中造屋安居,既可以到北山狩猎,又可以到江中捕鱼,还可以到江边种稻,作息自如,衣食无忧。现在这一对花甲老人生活得十分安逸。
这天忽然有两个客人到来,说是张府的家丁,受张茂森元帅的派遣来送书信。
张文休和夫人大贞淑看过二儿子的书信,知道在老宅中发现了父亲张雨生遗留的神奇兵书,想起父亲张雨生的惨死,不禁老泪纵横。
张文休向夫人说道:苍天在上,佑我子孙。兵书落入茂森之手,这是老天的安排。既然茂林不肯分享,就让茂森来继承吧,但愿他能把高王的神奇功法发扬光大。
大贞淑说道:这事就听天由命吧。难得有家丁来传递消息,我要好好问一问国事家事。
大贞淑就把家丁唤来聊天。家丁们不知深浅,就把大宏临战死,张玉环出家,文王立大华屿为副王,张太真还俗做了文王的贵妃,张氏两元帅出京,等等诸般大事一一道来。
张文休和大贞淑听得目瞪口呆。老夫妻在家丁面前不便说话,到了夜晚,却在房中通霄私语。
大贞淑说道:文王这是怎么了,明明是我的弟弟,却又作了我的女婿,这是从何说起呢?
张文休说道:当年我在营中得到父亲惨死的恶耗,心急昏厥,蒙胧中见父亲向我丢下一张纸,上面写的是八个字,君臣父子,不伦不类。当时不知是何意,现在看来,就应在这件事上了。
大贞淑说道:亏得我们离京隐居了,要不然我该如何面对弟弟和女儿。
张文休说道:文王让茂林茂森两兄弟出京,一定是为了避免和他们见面。
大贞淑说道:茂林和茂森要是不离京,也无法上朝了。文王和玉环这事可是做得太离谱了,比唐玄宗和杨贵妃有过之无不及。玄宗皇帝只是纳了儿媳做贵妃,我家玉环不仅是文王的儿媳,同时还是文王的亲外甥女呀。
张文休说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虽然不俗,可是安史之乱却是由此而生。文王先娶我妹,再娶我女,虽然不违一夫一妻的国制,却让我张家父子兄弟处境艰难,无所适从。人伦败坏,必是乱世的征兆。依我看,渤海国也将有大难临头了。
大贞淑说道:张家父子兄弟全都有离朝了,万一我们的外孙大华屿有难,还有谁能来保护呢?
张文休说道:凡事都有天数,人力是无法扭转的。我给茂森留下几句警语,让他早做提防,或许可以保大华屿平安。
大贞淑忧虑道:真有大祸降临时,只怕我儿茂森独木难撑。
张文休思索片刻,胸有成竹地说道:高王当年把仙功秘册传给了两个人,一是大野勃,二是张雨生。大野勃的后人一直在修练仙功,我张家的秘册又失而复得,这是老天有意让我两家在国难当头时力挽狂澜。我们应该向大野勃的后人发出招唤,两家协手,共赴国难。
大贞淑道:既然如此,我们分别写下秘嘱,你嘱我儿,我嘱我叔。
张文休就连夜给张茂森写了一封密信。他写道:
传家之宝,儿当珍惜。得者存之,顺应天意。文王在日,尔当自保,远离上京,勿参朝政。新王登位,立马回京,惩奸除恶,保我外孙。此嘱绝秘,儿须谨记。
大贞淑也连夜给大荣华写了一封密信。她写道:
高王开国,历尽艰辛,后人守业,亦当勤勉。天行反常,人主行异,后世不宁,国将有难。既承秘册,当为国柱,扶危济难,责无旁贷。叔当慎思,勿负祖先。
次日天明,张文休把书信交给两个家丁,让他们一个去仙人居送信,一个回敖东城复命。
<ahref=http://www.xiaoshuodaquan.com>起点中文网www.xiaoshuodaqu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