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大宏元失意出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渤海国大王子大宏临平安归国,给文王带来极大的宽慰。按照渤海国的风俗,男子十七岁就该结婚了,大宏临已经二十五岁,他的婚姻大事就成了王室关注的焦点。按照祖训,大钦茂的儿子应该娶张文休的女儿为妻。这时张文休的女儿张玉环刚刚过了十八岁生日,很自然地就被确定成为大宏临的未婚妻。喜讯传出,百官争贺,人们都在为这一桩加固渤海国根基的美好的婚姻衷心祝福。
可是,欢喜的人们都没有料到有一个人却为这桩婚姻痛心疾首,这个人就是二王子大宏元。在大王子大宏临入侍长安的十几年里,二王子大宏元和表妹张玉环结伴长大,他们儿时是青梅竹马的伙伴,长大后已是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经常结伴出入王宫和大内相府,早已把恋爱的密秘公诸于世,只差没有正式请求文王恩准结婚。
文王夫妇对二王子大宏元和张玉环相爱的事早已心知肚明。按照祖训,大氏王族和张相国家要世代联姻。文王夫妇早就把张文休的宝贝女儿视为自已的儿媳,只是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儿媳应该由哪个儿子来迎娶。看到二儿子和张玉环十分亲密,也就乐得顺其自然。可是,大王子大宏临归国却把这件事变得复杂起来。大宏临是文王的长子,是副王的人选,是未来的国王,为他选妃理应优先于二王子大宏元。如果张文休有两个女儿,可以分别嫁给两个王子。可是,遗憾的是张文休只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显然应该是大宏临的王妃。所以,当文王夫妇想要为大宏临纳妃的时候,就很自然地作出让大宏临迎娶张玉环的决定。
张文休夫妇一直对二王子大宏元和女儿张玉环的爱情惴惴不安。他们知道自已的女儿只能嫁给两个王子中的一个,无论是做大王子妃还是做二王子妃,对张家来说都是喜事。他们当然知道,大王子妃将来就是国母贵妃,二王子妃只能是亲王妃,两者的尊贵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可是,张文休夫妇无权为女儿做出选择,他们心中明白,女儿嫁给哪个王子,要由王室来决定。他们坚守家规,对女儿和二王子大宏元的相爱不能表现出赞同或反对,最终要听王室的安排。当文王有意让张玉环和大王子大宏临结婚时,张文休立即表示赞成。
长辈们自以为这种安排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却害苦了二王子大宏元。眼看着自已心爱的恋人就要变成自已的嫂嫂,他心急如火,寝食难安。他不甘心这样失去多年相爱的表妹张玉环,他不能接受长兄的无情夺爱,他要向相关的人们据理力争。
大宏元向父王和母妃倾诉道:孩儿和张玉环相爱已久,王廷内外人人皆知,父王和母妃岂能不晓?请求父王和母妃重新考虑大宏临的婚事,另选大王子妃。
文王斥责道:王室的婚姻嫁娶关系到国家命运,岂能由你胡来?兄长尚未成婚,弟弟岂能早恋?王子要娶张相国家的女儿为妃,这是高王立下的规矩,大宏临要娶妻,必须是娶张家的女儿,难道要为了你坏了高王立下的祖训不成?
大宏元争辩道:张家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女儿,张文凯不是也有个女儿吗?为什么哥哥非要夺我所爱?
文王怒喝道:张文凯的女儿是个聋子,你肯要吗?
原来张文休的弟弟张文凯有个女儿叫张玉屏,小时候得病落下个残疾,两耳失聪,听不见声音,说话也不成句,人们都把她当成傻女。这样的女孩是不可能嫁进王府的。大宏元气急之下说哥哥应该娶她,完全是昏话,难免文王要大发雷霆。
大宏元乞求父母不成,又来向姑父张文休求助,乞求道:我和玉环表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姑父和姑母都是知道的。请姑父向基下求个情,让玉环和我结婚。
张文休很理解大宏元的痛苦,可是他不能表现出同情,只能好言安慰道:大王子要娶我的女儿,这是祖上的约定,不可能更改。只可惜我只有一个女儿,不能让你也做女婿了。
张文休的夫人大贞淑是大宏元的姑妈,向大宏元劝道:宏元是个好孩子,不如你娶了玉屏吧,让那可怜的孩子有个着落,也算是积大德呢。
大宏元气忿地说道:姑妈让我和傻子结夫妻,这不是要害我吗?
大宏元四处碰壁,气急败坏地来找张玉环发泄怨气,质问道:你怎么可以答应嫁给我的哥哥,难道这么多年的感情你都可以随意抛弃吗?
张玉环早就从父母那里接受了比生命还要重要的家训,知道自已将会嫁给两个王子中的一个,虽然心中深爱着二王子,可也有嫁给大王子思想准备,因为这件事的决定权不在自已手中,必须听命于王室的安排。当王室决定让她和大王子结婚时,她虽然有些放不下二王子,心中痛苦了一阵,可是经父母开导之后,也能愉快地接受王室的决定。当二王子向她发泄怨气时,她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说道:别人家的儿女婚事都可以自已做主,你我两家却要由王室决定。这是你和我都无法抗拒的。连我家父母都不敢有异议,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两个有缘无份,只好再修来世了。

大宏元大叫道:不要说什么来世,我只要今世。
张玉环劝道:你对我叫喊又有什么用呢?二叔家的玉屏虽然失聪,却是个善良的女孩。既然是王子非张家女孩不娶,你就娶了她吧。
大宏元气得暴跳道:你这是要逼我跳崖。
大宏临和张玉环按照长辈的安排,举行大婚典礼,结成一对夫妻。文王在大宏临的婚礼上又郑重宣布,立大宏临为副王,封张玉环为副王妃。大宏临和张玉环新婚封爵,喜上加喜,自然是兴高采烈地向文王谢恩。两家长辈眉开眼笑,百官也都争相恭贺。
二王子大宏元满腔痛苦无处倾诉,对张玉环做了大王子妃之后那种既坦然又兴奋的表情更是无法接受,就想远离上京城,终生不再和张玉环见面。
大氏王族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都要有一名王室男子到六顶山陵园守墓,时间长短不限,守墓一月或一年均可。就在大宏临和张玉环新婚大典的次日,二王子大宏元给父王留下一封奏折,说是到六顶山陵园为先祖守墓,便悄然出走。文王知道二王子还没有转过弯来,就顺水推舟下了一道诏命,让大宏元协助大元义留守旧京敖东城,兼做守陵王子。
大宏元怀着满腹苦水来到敖东城,常常到儿时和张玉环玩耍过的地方回忆往事。这些举动就引起了大元义的注意。大元义对自已留守旧京这件差事很不满意,认为这是受到排挤坐了冷板橙。他猜想年纪轻轻的二王子到敖东城来协助留守,一定也是满腹牢骚。他看到大宏元整天心事重重,就更加坚信自已的判断。这天叔侄二人把酒闲聊,大元义就乘机问起大宏元的心事。
大元义试探问道:二王子年轻气盛,正是干大事的时候,不在上京协助基下治国,却来敖东城协助叔叔管理旧京,岂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大宏元叹息道:上京虽然好,却到处都是烦恼。其实我连旧京的事都不想管,只想到六顶山守墓。
大元义疑惑道:你小小年纪,怎么会这样心灰意冷?有什么心事,向叔叔说出来,不要闷在心里。
大宏元道:说出来让叔叔耻笑。我和张玉环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差向父王请教完婚了。可是大宏临突然归来,又突然娶了张玉环,没有任何人来问问我的感受,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大元义听到这话,心中一阵狂喜,原来二王子是怀着对王室和张文休父女的满腔怨恨逃离上京的。这可老天有眼,竟把一个可以成为同谋者的嫡系王子送到敖东城来,看来张文休倒霉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大元义当即迎合着二王子的情绪点头说道:叔叔很理解。同样是嫡亲王子,哥哥可以为所欲为,弟弟却只能退让,这确实很不公平。可是事已至此,你愁也无用,苦也无益,忘又忘不掉,可真是掉进苦海了。
大宏元沮丧地说道:所以我才跑到敖东城来,眼不见心不烦。
大元义看着这个二王子,心中开始盘算起来。他想,自已不能得到文王重用,失去了参与朝政的机会,空负了满怀壮志豪情。现在老天有眼,把这个宝贝送到我手中来。我要把他造就成一把打开王宫大门的钥匙,用他去换回我本来应该得到的东西。
大元义打定了主意,就开始在大宏元身上下功夫。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每天陪他饮酒发牢骚,从抱怨大宏临,转向抱怨张文休,再转向抱怨文王,渐渐地培植他心中的反抗情绪。
这天,大宏元酒后发怨道:悔不该生在君王之家,更不该生在大宏临之后,这忍气吞声的日子,不知何时是尽头。
大元义乘机挑唆道:侄儿也不要太恢心。世上有许多事是很难预料的。俗话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你现在虽然被大宏临压制,可这种情况也未必就不能改变。说不定有朝一日,他的一切特权都会拱手让给你。
大宏元苦笑道:叔叔不要用假话来安慰我。长幼之序是生来就已经注定了的,这都是天意,怎能改变得了呢?
大元义诡秘地说道:长幼之序虽然不能改变,可是生死祸福却不一定按长幼来安排。长兄早亡、弟代兄位的事例多如牛毛。你的父王本来也是武王的二王子,可是他却能既接了哥哥的副王之位,又娶了哥哥的心爱之人。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地以弟代兄的先例吗?
大宏元摇头道:那是因为伯父大都利被大唐官员给谋杀了。否则,父王也只能屈居人后。
大元义压低了声音说道:大宏临要是不幸早死,你的机会不就来了么?
大宏元恶狠狠地说道:我倒是巴不得他早死。可是他身强力壮,怎么会早死?除非是天降横祸。
大元义定定地看着二王子,轻轻地说出八个字:制造**,取而代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