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大宏临乘乱归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王李璘的战船沿着长江东进,刚刚进入丹阳江面,就被淮南节度使高适的人马一举击溃。大宏临和李白、李阳仓皇上岸,结伴奔逃,逃到彭泽湖畔,被当地官兵追迫甚紧,眼看无路可逃。
李白向两位同伴说道:我去引开追兵,掩护你二位远走高飞。
李阳道:肃宗皇帝的追杀令转眼就会传遍江南,只怕无路可逃,不如大家同生共死。
李白道:我既年长,又有虚名,必是追扑的重点。我去投案自首,他们一定会放松追击。大宏临是渤海国的王子,李阳殿下与渤海国文王是故交,你们要想死里逃生,必须设法逃往渤海国。
大宏临道:谪仙老师名满天下,既使被扑,也不至丧命。李阳殿下如果被扑,将是必死无疑。既然老师让我们逃,我们恭敬不如从命。请殿下和我去投渤海国。
李阳悲忿地说道:是我父子害了谪仙人。如今大难临头,我再弃谪仙人自顾逃命,还有何面目立于人世。
李白笑道:殿下不要这样说。李白一生多灾多难,并不在乎再多经历这一回。倒是肃宗皇帝放着安录山不去剿灭,却把正要北上抗贼的弟弟先行剿灭了,皇室骨肉如此相残,岂不让天下人伤心。我坚信从军讨贼无罪,去自首也是为了向肃宗皇帝讨个公道,就算去死也要死个清白。可是你们还年轻,不能作无谓的牺牲,听我一言,赶快逃命去吧。
李白说罢,就迈开大步向追兵迎去。
大宏临和李阳隐在荒野,目送李白昂然走向追兵,眼见他被官兵掳去。直到彭泽县的官兵不再来追寻,大宏临和李阳才开始想到逃跑路线。既然是要逃往渤海国,就应该向北走。两人扮做逃难的父子,混在难民中间,向北逃窜。这天来到徐州,听市上闲人议论,说李白以叛逆主谋罪下了浔阳县大狱,秋后就要开刀问斩。他们两人既悲忿又恐惧,赶紧离开徐州逃往青州。
山东青州是卢龙节度使的驻地。天宝未年,安录山把卢龙军团调往幽州集结,青州的大营就成了摆设。安录山起兵造反时,派郎将王玄志留守青州。安录山在洛阳称帝之后,就任命王玄志为大燕国卢龙节度使。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之后,也派人来册封王玄志为大唐国卢龙节度使。王玄志本是唐将,被形势所迫随了安录山,现在看到大唐新皇帝出来指挥平叛,郭子仪、李光弼、张巡、颜真卿等当世名将都奋起抗贼,他们英勇杀敌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强烈地震撼着幽燕军人,招唤着他们脱离叛军重归大唐。王玄志和范阳节度使刘正臣、平卢节度使徐归道暗中相约,准备同时起兵捣毁安录山在幽燕的老巢,为李豫和郭子仪指挥的平叛大军收复河北扫清道路。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徐归道派往渤海国搬兵的使节张元涧,在渤海国神秘地失踪了。这对三帅联合起事是个沉重的打击。他们担心陷入渤海国和大燕国两面夹击的困境,只好暂时放弃了联合起事的计划。王玄志为了提防渤海国的突然袭击,特别加强了山东沿海的海防巡逻。
正在这时,大宏临和李阳逃窜到青州。他们见卢龙军已经把渤海国当成为敌国,防范十分严密,就不敢在青州停留,又装扮成从陕西来山东经商的父子,想从登州渡海到渤海国。可是到了登州,又发现沿海严密封锁,商船根本无法出海,想要偷渡比登天还难。两人只好隐名埋姓,在登州潜伏下来。
安录山造反之前,登州一直是开放的马市。这里有渤海国、新罗国和日本国的商人会馆。现在商路被切断了,可是滞留下来的各国商人还为数不少。这些外来的商人不能做海上生意了,就在街市上撑起各种店面维持生活。大宏临来到登州,很快就发现街上有许多店面是渤海国商人在经商,不禁喜出望外.
大宏临向李阳说道:我去和渤海国商人会馆联络,一定能从那里得到帮助。
李阳道:世道混乱,人心难测,你千万不要暴露真实身份。
大宏临道:我熟知长安城和敖东城两地风俗,只要说是在长安做生意的渤海国商人,一定可以蒙混过去。
大宏临来到渤海商会,向管事人禀道:在下也是渤海国商人,父子在长安经商。现在遇到兵灾,不得不从长安逃出来,好不容易逃到登州,却又找不到归国的途径。特来向各位前辈请教。
商会管事惊喜道:你真是从长安逃出来的渤海国商人吗?
大宏临道:千真万确。渤海国的张文休大将军出使长安时,和我父子有过一面之交,可以为证。

管事大喜道:这可巧了。昨天刚刚有大相国张文休派人来,要求登州商会设法打听在长安的渤海人的消息。你现在就和我去见渤海国差官,当面向他说。
大宏临随着商会管事来到一个密秘住处,去见那位渤海国来的密使差官。
差官问道:你父子姓甚名谁,是几时离开长安的,是否知道大宏临王子的下落?
大宏临回道:回禀官人,在下名叫洪小贵,父亲名叫洪大贵。在长安虽然是以经商为生,却是受张文休大人重托,暗中照顾大宏临王子生活起居的,自然是对大宏临王子的状况了如指掌。
差官急切地问道:请你快说说大王子现在何处,境况如何?
大宏临道:请官人谅解,这是天大的机密,在下不能随便说出来。既然是张文休大人想知道,就请官人设法带我父子归国,当面去向张大人禀报。
差官喝道:万一耽搁了时间,让大王子遇到麻烦,你可吃罪不起。
大宏临故做神秘地道:大王子的下落只有我知道。只要我平安无事,大王子就会平安无事。
差官道:既然如此,我们赶快回国。你即刻去接了你父亲来,要随时准备随我出海。
大宏临匆匆回来接李阳,说:老天有眼,张文休派人来找我,正好被我撞上。我们这几天之内就要找机会出海。
李阳欢喜道: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但愿今晚就能离开登州,明天就可以不再作恶梦了。
就在登州城里的渤海商会焦急地等待出海机会的时候,登州沿海的卢龙军突然奉命到青州集结。原来这时候大燕国发生了内乱,瞎眼皇帝安录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谋杀了。安庆绪继位称大燕国载初皇帝,就把幽燕大后方的军政大事全权托付给平卢节度使徐归道掌管。徐归道受宠若惊,就死心塌地投靠大燕国,野心也迅速膨胀起来,也想学安录山身兼多个节度使,就踩着安录山的脚印从併吞范阳镇做起。他乘元宵佳节之际,约范阳节度使刘正臣密商大事,却摆了一个鸿门宴,把刘正臣给暗杀了,夺取了范阳节度使的地盘,一身兼任了平卢和范阳两镇大帅。平卢讨击使侯希逸憎恨徐归道的卑鄙行径,暗中派人来向卢龙节度使王玄志揭发了徐归道的罪行,愿与王玄志联兵讨贼。王玄志义忿填膺,发誓要为刘正臣报仇雪恨,就调集本镇全部人马,去攻打平卢军,讨伐徐归道。这样一来,山东境内就不再有重兵驻扎,卢龙军对沿海的封锁也自动解除。
登州的渤海商会见登州沿海的海禁解除,便立即安排渤海国差官和洪氏父子渡海归国。这时正是早春时节,他们在冰冷的海水中航行两天两夜,在都里镇上了岸,再冒着漫天北风向上京龙泉府奔去。
这天这一行人路经敖东城,本想悄然而过,却引起了留守王爷大元义的关注。大元义在敖东城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盘查来来往往的陌生人。他听说有两名长安归来的渤海国商人要经过敖东城去上京龙泉府,自然不能轻易放过,就让部下把他们唤到留守府来问话。差官还小心翼翼地只怕节外生枝惹出麻烦,却不料洪氏父子见了留守王爷竟然欢呼起来。原来大元义在长安时和李阳也是常常相聚的。现在意外相逢,都忍不住惊呼欢笑。
大元义认出李阳,扑上来拉着李阳的手笑道:听说是在长安经商的洪氏父子归国,没想到竟会是你们两位。李阳殿下怎么会和大宏临王子在一起?又怎么会父子相称?
李阳感慨不已,沉痛地说道:世事多艰,一言难尽。我现在是有国难投,无家可归,是随大王子逃难来的。
大元义向大宏临问道:长安失陷之后,大家都在担心你的处境。你怎么会和李阳殿下走到一起呢?
大宏临痛心地说道:我从长安逃出来,到了江陵,正赶上永王起兵讨贼,我应征入伍,巧遇李阳殿下和李白大学士。永王正要浮海北上,却突然变成了和安录山一样的叛军罪魁祸首,惨遭围剿屠杀。我和李阳殿下是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大学士李白为了掩护我和李阳殿下,不顾个人安危,投案自首,面临死刑,真让人痛不欲生。
大元义安慰道:中原大乱,确实让人痛心。你们来到敖东城,就平安无事了。你们先安心休息一二日,待我派快马向上京作个禀报,再安排你们上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