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真假报道(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杨三昆醒来的时候,大木已经去上班了。(读啦网)他胡乱地洗刷了一下,就出门去了。他要吃了早餐,然后就去办《暂住证》。早晨的小街很是热闹,人们大多数一个手扶着自行车把,一个手拿着几根油条,一边走一边吃。看样子是赶时间的上班族。他们大多数很年轻,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姐姐,不到十四岁就出来打工了,现在她都23岁了。她也应该是另一个城市里的这样的人群中的一个吧。想到这里,杨三昆有点伤感,有点落寂的感觉。
他们的出路在哪里?一辈子打工吗?一辈子生活在暴力与终日的劳累下吗?从十多岁一直到没有了劳动能力,然后被城市人像扫垃圾一样地扫出去,最终老死山林?他们回去了连地都不会种,又没有任何的这个保险那个养老险的,怎么活?靠打工这点钱能有积蓄吗?不是有一首顺口溜这么唱着吗:打工挣钱打工地儿花,哪有半分余钱寄回家?
杨三昆突然觉得他们很可怜,很可悲,又很无能为力。他想假如自己不上大学,不也是其中的一员吗?这下他想起那个读书的拾荒者来了,他不再鄙视他的职业了。是啊,在这个城市里,做什么不是为了活命呢?既然大家目的是一样的,又有什么贵贱之分呢?国家每年都在鼓吹经济发展得有多么快,可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提高多少,还是这么贫困。(读啦网)
看看这些打工者,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了城市经济的腾飞,可住的只是高层建筑的底下,让尊严和自由时刻接受着讽刺和侮辱,这算什么事!可电视里的新闻每天都在报道着说,人民的日子是过得多么的幸福、安居乐业。摄影师老是把镜头对准极少数幸运的万元户,记者的话筒也总是对准着他们的骄傲和暴发之后的信口开河。于是乎,一个县只有的那么一个,或是那么几个万元户的镜头和话语就变成了全县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心声,好像全县的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很好:家里不是彩电硕大,就是冰箱最好;吃的也是山珍海味,住的全是宽敞明亮的小洋房;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未来很是期盼;对过去老是比较,对政府很是感激一样。再加上个别政绩熏心的领导的谎报,再逐级的一忽悠,就好像全国的老百姓都过上了万元户的日子一样。不负责任的经济学家出来作出一个冠冕堂皇的伪证实,那就成了铁一样的事实:经济发展很快,老百姓是直接的、最大的受益者!多大谎言!
想到这里,杨三昆想起了在学校上政治课的时候。在课堂上和一位所谓的“长江学者”发生争论的事情。那是大一的第二个学期,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所有大学都必须上的一门课程)。那老师讲到了计划生育和城市最底养老保证金的问题,他的大意是这样的:“计划生育的主要违反者是农村人,他们的无知和盲目造成了生育率的居高不下。而人口多了,那么分享城市养老保证金的人就多了,这样一来,在每年国家分拨的养老保证金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城市人的生活就成了问题。所以告诫学生们将来毕业了如果有幸作为律师或者是检查官的话,在维护计划生育的时候采取严厉打击农村生育的策略和提高城市人均养老保证金的问题上大做文章那是有很大的前途的。同时,以这个思想作为你们工作和处理问题的价值出发点是符合国情和市场需要的。谁违反了这个规律,他就不可能做好法律的工作。我作为一名去欧洲等地考察过的“长江学者”,对这两个看上去没有什么关系的命题作了很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他们的紧密关系就是我前面说的那样的,大家务必记住,这也是本课程期末考试的重点。&qt;杨三昆从一开始听到他用贬低的词语形容农村人,一种本能的反感就差点控制不住了。之后听了他那所谓的研究成果,实则是荒谬无比的奇谈怪论,整个胸口就快要炸开了一样。终于没等那老头罗嗦完,他就把笔丢向了讲台。大声的问:“教授,对您的大道理我实在是不敢恭维。请问您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农村有养老保证金吗?!’”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怒气冲冲的学生和他说所提出的尖锐的问题。老头很慌神,竟将平时滔滔不绝的口才封得死死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好久,才缓过来说了一句很掉水准的话:&qt;好像没有吧,我得去看看资料才能给你回答。&qt;这下整个课堂都沸腾了。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很郁闷地看着这个平时看上去很有学识的令人尊敬的教授,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杨三昆激动的声音又响了起来:&qt;不是好像没有,而是肯定没有。尤其是在比较贫困的山区,他们连有这么一个概念都不知道,侥幸听过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既然没有,那农村人又怎么分享那些钱?怎么能把罪名扣在农村人的头上?这个命题又和计划生育有什么关系?农村人是生的多了一点,可实际情况是没有人丁就种不了地开不了荒,种不了地的农村人还能活吗?再说了,他们老了怎么办?连地都种不了了,怎么活?是,城里人没有地,这就是他们应该得到保证金的理由吗?他们年轻的时候拿起工资来不知道有多神气呢!&qt;杨三昆不顾在场也有几个城市来的同学的面子,把想到的全说了出来。
“你们乡下人不是过得很好吗?报纸报道说你们的日子比城里人好多了。”老头想挽回一点面子,争辩道。这下全班人都笑了,原来他是根据报道来做研究的。后来,那老头再也没有来上过课,来的是一位只知道对着书本念的年轻老师,还好他的思想和大家差不多,时不时说两句愤世嫉俗的话,才保住了饭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