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名利之争(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高拿了那么多的钱,很有成就感。读…啦他相信自己的实力--比学校所有人都都相信他的实力还要相信。他不知道,过于自信就会变成自负。
他查过历届的摸底考试的成绩,第一百名的成绩最高是717分,而他自己最近状态很好,在前些日子的考试和学校另加的自测中,他是每次都能拿到730多分,这个分数在去年可以站到全市的前20名。而且听说去年的试题是历史上最难的一次,而他每次做的试卷的难度全超过它了,所以今年他更有信心了。尤其是杨三昆倒了后,他压抑了三年的恶气终于一吐为快了。
他坐在杨三昆曾经专用的书桌旁,数着钞票--比他父亲一个月还要多的钱。他知道自己一定能吞下它们的,他已经准备好了。他不知道,失败的前兆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惊喜--他那爱权钱又好面子的父亲一定会喜出忘外地夸他和自己一样的有出息的。读…啦锁好钱后,他就把自己得意的心绪也死死的锁住了,虽然他用不着去想杨三昆是否会东山再起--这个问题在校史上没有一个例外--进入一百天后就是拖了一个星期也就意味着死亡,不管你的成绩曾经是多么好。何况是长长的一个半月?但他也明白,外面也有高手,要不然每届的第一名全是能在满分750分的总分中拿到740分或是更高的分数的高手。他理了一下思路,确立了一个短时的冲刺计划,并且立即投入了行动,尽管此时已经凌晨一点四十了。
杨三昆现在的作息时间和大木他们一样。晚上12点多下完自习就回宿舍,和兄弟们说几句话,睡觉,晚上一个梦也没有。第二天学校的起床铃响过三遍就起来,然后就是他们宿舍自定的特殊规定--去大操场慢跑15分钟,也就是跑上个3圈左右。然后去洗把脸,在同学们全边早读边犯困的时候进入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照常回宿舍睡一个小时左右。

唯一不同的是,大家全在拼命的做老师发下来的试卷和记忆老师认为应该会出的题目和答案的时候,其中做的最起劲和记忆得最快的是和杨三昆同班的李高,看样子他是真的发了疯的冲刺了,他只是稍微的看一下它们。然后把大部分心思用来看教材和一些最新的学习杂志。这些东西在进入100天的时候就被老师们关了禁闭,要求所有同学全放下--因为教材太多,学习杂志太新--不适合短时间的紧张的高考冲刺准备。现在是特殊时期中的特殊时期,这种东西就更没有人看了。
老师有几次也发现了杨三昆在看这些没用的东西,可都没说什么只是用眼睛看了一下他。或许是由于一种莫名其妙的歉意,又或许是出于对杨三昆独特的个性和不大喜欢别人管的急性格的顾忌吧。他们采用了不闻不问的方法让他自生自灭,用校长在老师代表会议上的话说就是&qt;杨柳已枯,逢春尚早,就彻底的让桃李花开,硕果秋收吧。&qt;这里的扬,是指杨三昆,李就是李高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很明白的一条必须让所有老师都记住的命令:不要理杨三昆了,他已经不值得理会了。
所有的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这句话的背后成了一个裸的利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