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竟陵八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国山小城惊雷响起的时候,寿春往义阳的官道上正浩浩荡荡地奔来大约两万身着南朝服色的官兵。这整支队伍中只有三成骑兵,余下的其他人俱都是肩扛长枪,一看就知道是对抗骑兵大队的流行配置。
放眼望去,整条官道两旁树木奚落,根本无法掩映大队奔行处扬起的泥尘,时不时的,便可在路边寻到一些断车残壁。显然,周围的百姓都已经弃家往南奔逃了。
而顶着晌午的太阳行军的一张张面庞上,也多多少少带着一些疲惫的神色。
惟独最前面的一人,提缰纵马,生具异相,面似寒玉,长身猿臂。他的两胯骈骨都顶上隆起,一派的龙精虎猛,仿佛不是行兵多时的劳军,而是刚刚出栏脱缰的烈马。
他就是此时官拜冠军将军的大齐第一高手萧衍。
魏帝拓拔宏,在一个月前亲率三十万大军沿淮河向东攻打钟离。让萧鸢措手不及的是,他在半路突然分兵五万向义阳突袭而来,显然是想趁萧鸢立足未稳之际浑水摸鱼,能吞得大齐一分领土,便是一分。萧鸢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命镇守寿春的萧衍率倾城之兵前往救援,而立在萧衍左首的,是奉命增援的江州刺史平北将军王广之。
王广之见整支部队已经略现疲态,上前问萧衍道:“萧大人,我军已经行军一天了,魏军势大,此时又以逸待劳,恐怕不太妥当。”
没想到萧衍听了却纵声大笑,“你不要看来敌虽然有五万之众,毕竟拓拔宏的这个计策仓促为之,急行之下,你又以为他们比得我们好得了多少?何况领兵的又是刘昶和王肃这两个庸人,就算有五十万人,又有何惧?”
正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官道后面,蓦地传来了一阵歌声。萧衍耳力出众,字字句句都听得分明:
生平少年日,
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
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
何以慰相思!
随后就看到一青一白两条人影径直向主将飞奔而来,人未到,一声长笑却早已传至诸人耳中。
王广之仔细一看,只见穿青衣者五柳长须,一双淡眉下褐色的瞳仁,像琥珀一样隐现着光泽。而他身旁的白衣人,虽然剑眉入鬓,目如朗星,却是一脸儒雅。
两人都是腰挂长剑,白衣人的剑已经相当长了,大约有五尺多,但青衣人的剑显然比它要更长,剑鞘都快要拖到了地上。
萧衍看到这两个人,肃杀的面容竟然露出两分快慰的神色。他也不跟来的人见礼,随口说道:“休文,你怎么不去修你的宋史,也跟彦龙一起瞎掺和什么啊?”
原来他们两个是竟陵八友中的沈约与范云。说起这竟陵八友,颇有一番来历:当年竟陵高人萧子良开西邸在其间授业,萧衍与沈约范云等人一同到会,互相攀谈之后惺惺相惜,结伴巡游,被传为佳话,八人也便自号曰竟陵八友。其中有个叫王融的善于观人气象,见面之时就对萧衍说,“以后或许主宰天下的就是你了!”
于是当时街巷间就有人作歌云道,江左高手,竟陵八友,可见八人影响力之大。而除了萧衍之外,八友之内最为俊爽的,就是现在朝廷中的骠骑司马沈约与散骑常侍范云了。两人才情出众,也与萧衍最为要好,隐隐有了萧衍左膀右臂之势。
青衣者听萧衍一问,微笑不答,反而是白衣人笑着说道:“叔达兄,你也不是不知道,自从我哥哥去年写出了他那本大作《神灭论》,整个帝都风惊雾起,驰荡不休,竟然成为现在最热门的清谈话题。我本来每天听他絮叨已经是够烦的了,哪还受得了这种气闷!听得你居然临时授命出战,便约了沈休文,一同来跟你见见面,毕竟你为将在外,一年也难得聚上几回。不过跟萧鸢老儿告了几天假而已,他也乐得我们给你帮手,你说是不是啊?”

萧衍听罢大笑:“范云啊范云,难得你也有如此心情,那我也不言谢了,来来我们可得好好叙旧一番!”于是萧衍命人换过两匹马来,与沈范两人骑了,一同结伴赶路。
正午时分,皓日当空,但萧衍却是马不停蹄,许多士兵早已忍耐不住,拿出自备的干粮水壶边走边吃。正行处,前方众人忽然看见在前方路边的一片荒草中,停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萧衍此时才令大队稍作休息,自己与沈范等三人纵马上前。
仔细看时,却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她身穿一身紫衣,脚下的靴子不知用的什么手法竟也给染成紫色。
她虽然年纪还小,但清秀的眉目间却隐隐流出异彩,显然是习有高明内力,衬着自己一身靓丽的服色,纤弱的身形在滚滚沙尘中夺目无比,在这人困马乏的时刻,似乎能给人一种仙子临世的幻觉。
没想到队伍前面为首的四个人见了这个小女孩,却是神色各异:萧衍眼角含笑,范云不为所动,仍然是一脸平静;王广之是莫名其妙入坠雾中,而惟独沈约一脸尴尬,隐现怒色。
萧衍悄悄地瞥了一眼沈约,心道他这一副搞笑的嘴脸,实在是一年也看不到几回,大感好笑的同时转头对俏立一旁的女孩子说:“丫头,你师傅可有什么信笺让你转交于我?”
这个小姑娘的师傅,是南朝的一位奇人,如今隐迹在句曲山(日后道术兴盛的茅山)的陶弘景。陶弘景天纵奇才,十岁便读葛洪《神仙传》,十五岁便入宫作为诸王的侍读。他在大齐为官二十年,后见明帝昏庸,便十分潇洒地把官服挂在城门楼上,飘然而去。他所习之术包罗万有,医术当世第一。在这隐居的一年多里,更是将胸中奇术融会贯通,集道,佛,儒三家精粹创立了道教茅山派,自号华阳隐居,而把句曲山称为“第八洞天”。
说到沈约的脸色,其中自有一番缘故,原来陶弘景才大面子大,看不起天下豪杰,南方与其结交的只有萧衍一人,时常与他书信来往,指点萧衍诸多事物。沈约有心与他结交,多次前往拜会,但陶弘景总是推却不见。现在沈约看到每次接待他的陶弟子翟紫缳,怎么还能有好脸色呢?萧范二人当然深知此事因由,但是碍于脸面,当然是当作没看到了。
翟紫缳听到萧衍问讯,回答道:“师傅这一次传的可是口信!”她樱口一张,众人觉得好似婉转莺啼一般,感觉十分舒服,仿佛阳光也没那么刺眼了。
萧衍不觉心下敬佩,想陶弘景果然是高出别人太多了,这徒弟才这么小年纪,就给调教成如此人物,微笑问道:“那你师傅有什么说的呢?”
“师傅说了,前一个月他做浑天象仪,待到日前功成之时,忽然发现天道轨迹变化,有将星出世。师傅他老人家现在已经飞赴义兴,去为将军寻找辅国栋梁了呢!又叫将军此战不得大意,虽然魏军不堪,但恐有微小变数。”
“好好,叔达受教了!那么紫缳,你现在是去寻你师傅?还是有兴致跟本人一起去看看那群胡人野种呢?”
翟紫缳闻言一笑,“将军,师傅好不容易外出,不指导我功课啦,当然是跟着将军您,不然回山有什么意思!”
“哈哈哈,小丫头上马!”萧衍闻言左手一扬,众人只觉眼前风云乍起,原来萧衍早已使出就章九律中的“捕律”擒神通,一个擒龙手法,便把翟紫缳带上了自家马来。
“将军这一手可真俊!”
萧衍闻小丫头夸奖,也不答话,瞬间寒玉似的面孔一板,一声虎吼:“上马上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