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篇:享受报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份刚到的报纸飘散着淡淡的墨馨,读报的人贪婪地埋头字里行间,不时缓缓把茶杯斜送至嘴边,于是在目不暇接之中轻而易举地拥有了海阔天空,南北半球,一览无余……人生写意,这是何等酣畅的一笔。改革开放,万象更新,我们的报纸已由一尊古板生硬的老头,悄悄出落成八方婀娜多姿的少女,这实乃一出新时代的《聊斋》。
20年来尽管报价上扬数倍,但由于起点极低,目前仍堪称一盅最便宜的文化佳酿。它日新月异,令人长饮不醉。更绝的是在中国订报纸,不必多纳分文,使有专人天天一早将其送至阁下的府上,真可谓“平民的开支,帝王的享受”。春去秋来年年如此,人们早就习以为常,殊不知这乃“中华特色”,异国罕见。我有位“老外”朋友闻之,一双羡慕的蓝眼睛睁得好圆好圆。
“报来伸手”,坐等其临,当然是一种闲适一种享受。但性急的我更乐意“自力更生”,走上街头,略施小钱,便可立竿见影。然后或倚长街扶栏,在温润的晨风中一目十行;或立于柔和的路灯下走马观花,先睹为快一览大概;再携报而归,细细阅个究竟。
出差买报则另有一番情趣。有一次逗留上海,我买下是日的《新民晚报》,就在黄浦江边翻阅了起来。江风轻轻掀动着报角,我陶然于神妙的文字方阵里。报端赫然禀报当晚有场国际足球赛,“中国队对罗马尼亚队”!球迷的我居然时空错位,无动于衷,因为在厦门看了多少年的《新民晚报》,最新的球讯也不外是“隔日黄花”。此刻“及时雨”淋头,我仍一味细斟慢饮,浑然不觉,微醺于所钟爱的“夜光杯”副刊。直到外滩如炽的灯华取代了江面夕照的余辉,我这才猛拍一下大腿,领悟到自己的所在。于是如梦初醒,做离弦之箭,直向虹口体育场射去—…•

有年盛夏我从北京站转车去呼和浩特,不巧被卷进“民工潮”中,一时间在候车大厅进退不得。我至少得在喧嚣的人声和炙人的热息里再活活忍受一个多小时的煎熬。万端无奈中伸手摸到了在裤后袋里的一份《南方周末》,大喜。原本打算登车后躺在卧铺上受用的,这下好了,来个“超前享受”。我就地一蹲,沉人篱笆墙一般的人腿之中,然后一版一版地贪读
起来。闹中取静,心静自凉,注意力一转移,报香随之驱走周遭的奇酸异臭。待八版内容尽收眼底,广播传来进站的召唤,我心满意足地起立,懒洋洋舒展一下麻木的四肢,然后让报纸回归裤后袋,再随人流缓缓前移……
边吃早茶边阅报纸,这“天下第一餐”是我在广州茶楼里入乡随俗一次难忘的亲历。当本单位“三百年一次海涨”,组织同仁共赴早茶,我便如法泡制,买了10份报纸助兴,结果大受欢迎。还惹得好几桌芳邻动了笑脸,纷纷伸手来借。为此感慨系之,我成文一篇上了报端,建议本地茶楼在丰富的茶点中添一“精神小点”,可惜人微言轻,至今未见老板们有所动作。
日前随缘上了本市一家豪华宾馆用早茶,此家虾饺制得最佳,我本想学电视广告说一句“味道好极了,”但想到那小小的一碟便是一份日报一个月的订费,话到嘴边,又狠狠咽了回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