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王子看了沉沉打鼾的李益低声道:“文人无行,满纸荒唐,本就没什么看头,何况他又是卢大人的女婿,在此作客,酒后文字在这儿流传出去,对大家都不好,卢恩相不怪女婿风流,怪我们故意出他的丑,岂非太没意思!”
那营官以为绢上写的字是些风月文字,笑笑道:“小汗毕竟是异日的一邦之主,稳重恃重。”
小王子道:“那里,还不是仗着各位叔叔的抬爱,父亲,李公子的酒饮多了,如果在席上有什么举动,胡人是司空见惯,不足为怪,却有损天朝上邦体面,还是送他回去吧。”
王慕和也巴不得快点送走这位贵宾,他倒不怕李益醉后失态,因为胡人宴客,唯恐客人不欢,送来佐酒的侍姬就等于是礼物,尽情调笑,绝无限制,客人欣赏那些女子,正是主人的面子。
他是怕李益在醉中吐露了几句不该说的话,或是与他作过亲近的表示,由于李益此刻的身份与所负的任务,不管跟谁走得近,都是足以引起史仲义猜忌与疑心的事,幸亏李益虽是醉态可掬,满口胡言,但是却都只是些风月妙语,没有一句言可及义的,王慕和这才放了心。
骑在马上,李益还是醉得很厉害,而且还吐了两回,这倒使得王慕和不大放心了,小王子笑着摇摇头道:“父亲,看样子孩儿真要送他一程了。”
王慕和沉吟未决,小王子道:“父亲不必管了,李公子是在孩儿的席上醉的,应该由孩儿将他送回去,才见得待客之忱,孩儿自会小心的。”
他叫了沙儿与另一名胡姬,吩咐她们在左右各骑了一匹马,扶着李益,他自己则另外一骑,在后相随,这是塞上胡人习以为常送返沉醉的客人,王慕和瞧着倒也罢了,在外营找到了卢安,一起向回程而去。
看看已经没有人注意了,李益才推开了两个胡姬道:“殿下留步回去吧,李某根本就没醉。”
小王子颇为吃惊地看着他,李益笑道:“要呕吐还不容易,只须用一个手指,伸进喉咙里一挖就行了,那怕滴酒末沾,也照样能呕吐狼借。”
小王子见他果然毫无醉意,不由得钦佩道:“李公子,这一手真是妙透了,小侄以为公子是真醉了!唯恐由他人护送不便……”
李益笑道:“我知道,在长安也有依照胡俗的盛筵。大家对于‘美人相扶持,送得醉人归’的胡俗都很激赏,每逢有这种聚会时,不醉的人也故意地醉倒下来,所以我才在人前做出一副醉状,只是我的目的非关风月……”
小王子道:“小侄原是想将公子送到尊寓后,看看公子能否略略清醒而作一番请示的。”
李益道:“请示不敢当,我所书各条,殿下都记下了?”
“记住了,小侄相信没什么问题,只是公子这边……”
李益道:“那是我的事了,反正总要等我这边得手了殿下那边才配合行动,即使我这边不得手,殿下为自保计,也得要有所准备才是。”
“是的,小侄这边尽可放心,小侄担心的是公子这边,不知是否能实时请得兵符,以制史帅!”
李益笑了笑才道:“史仲义既然已经胸有成竹,请得兵符来也未必能制得了他,我是另有打算,不过殿下此刻不能问!”
小王子道:“不!李公子,小侄一定要问清楚,才能配合行动,因为这事情关系太大。”
李益淡淡地道:“那也行,李某所持之策,只有一个字就可以表达了!”
他轻轻地说了一个字,小王子却吓得一跳。
李益却很平淡地道:“殿下以为如何?”
小王子道:“李公子,你不是开玩笑吧?”
“殿下,这岂是开玩笑的时候!”
“那是不可能的事,史帅本人是个武将,弓马娴熟,当年卢公镇边时;得他的助力不少。”
“我知道,但是在斗室之中,弓马都派不上用场。”
“他本人也孔武有力,恐怕不易得手,李公子如果一定要采取这方法,小侄借几个武士给你。”
李益笑了:“殿下,你的武士能否强过史仲义的亲丁?你全部的甲士,能否多过河西的大军。”
“这……我们可以做得秘密一点,暗藏于秘室之中。”
“殿下,我住的是客栈,而且是凉洲的客栈,你的武士能够秘密的藏进来吗?就算我把他们藏进来,也瞒不过史仲义的,胡人身上的那股膻腥气,几丈外就能嗅得到,这一来反而会弄巧成拙了。”
小王子束手无策了,怔了半天才道:“那么公子准备叫谁下手呢?家父如果同意,倒还有一二可用之人,但是他老人家绝不肯同意的。”
“不!这作事不能假手于人,我自己来。”
“李公子,你这次带了多少人来?”
“一个侍妾,一个书童,一个长随与一员副手。”
“凭这几个人,那不是开玩笑吗?”
“不开玩笑,这件事必须于极端机密下行之,我根本不打算假手于人,我自己下手。”
“李公子,你只是个文弱书生,对方却是员武将。”
“我知道,所以我才敢下手,虚与猫同形同爪,只在体形之大小与猛恶之性有别而已,可是人常被恶猫所伤,而极少为虎所噬,此理无他,只是人对猫从无戒心,如果我带了甲兵,史仲义岂会孤身犯险,到我那儿去?就因为他认定我没有他的能力我才能暴击而刃之。”
“如果一击不中,那后果就堪虞了。”
“那是我的事,反正对殿下没有妨碍,殿下如果见对我这儿没有得手,还来得及预为之谋。”
小王子看了李益一眼,终于钦佩地道:“李公子,小侄相信你可以成功,你实在是个非常人。”
李益微微一笑:“我身受尚书高公之托,密衔使命前来,原是为朝廷分忧,惩治悍将骄帅,所恃者无他,唯一片丹心而已。”
这番话说得正气凛然,使得小王子肃然起敬道:“李公子,小侄就此拜别,静候佳音了。”
“殿下,我也看得出你是个很有魄力的人,所以才把整个计划告诉你,我这边的问题容易解决,倒是你那儿……”
“公子放心,小侄一定说服西莫尔联兵东伐。”
“光是西莫尔的人手是不够的,令尊大人老成持重,不敢多所冒险,所以你必须要把握时机,趁着我在这儿,可以为你作主,以河西之军为你后援,兼并掉东莫尔汗也先之后,尽归你的治下,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我知道,瓦剌部不能永远屈居人下……”
李益笑道:“不过如此一来,你的势力可能会超过西莫尔了,势必会引起西莫尔的不安,所以必须要以令尊掌河西节镇,互为呼应,才能奠定你的基础。”
“这个小侄也考虑到了,只是凭心而论,家父实非将帅之材。他的魄力不够……”
李益道:“史仲义掌河西,只是他一个人的河西,令尊若掌河西,将是整个大唐的河西,这才是我支持你的理由,否则以史师之策,未尝不是靖边之隹途,但那样一来,进退之势,掌握在史师之手中,殊非朝廷之本意,殿下必须要了解到这一点。”
小王子道:“小侄明白,事若成后,小侄制突厥,家君掌河西,互为呼应,尚希公子多照顾。”
李益笑笑道:“我只是一个中间传话的人而已,能够照料令尊的是大唐朝廷,只是节镇之拥兵自重,已成趋势,一时改变不易,若由朝廷直接指挥河西,恐怕会引起别处的不安,故才必须要掩饰一番,也因为令尊是那样一个人,所以我才取令尊这一边,如果他是个有雄心的人,我就不必多事了,易牛为羊,岂非多此一举!”
小王子实在弄不清李益肚子里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有一点他是明白了,李益支持他在突厥中站起来,他也必须对李益作全力的支持。
所以他表示很明显:“李公子,家母为突厥女汗,小侄却是半个唐人,治突厥为继母职,保边境安静乃为父分忧,小侄都会兼顾的,只是小侄身为突厥部酋,不便再涉及大唐的事,家父也不会太清楚,该怎么办,一切都唯公子之命是从便是。”
话说得很明白,李益很高兴,笑道:“殿下果然明理,那我就不再多说了,该怎么办,殿下从速准备,据我预料,史仲义在明天一定会来找我,将边境不宁的讯息来告诉我,作为暂缓易戍的解释,那也是我准备下手的时候,殿下只有一天时间去准备,最好要快一点。”
小王子笑道:“小侄知道,公子放心好了,大家扎营地虽在青玉湖畔,但是西莫尔的大军屯兵居延海,最迟两天可达,东莫尔人如若与史帅另有所谋,一定也会秘密挥军进侵,他们的领地在贺兰山下,如果双方赶得巧,可能也会在白亭海附近碰头。”
李益在脱欢儿女汗帐中,已经研究过大概的地势,笑笑道:“所以只要行动迅速,此举一战可定胜负之数,还是在河西这几万大军帮谁,东莫尔汗原以为是帮他的,及至碰了头,河西易师,敌友之势立转,必然会全军覆没,殿下趁机而取之,大势可定,而且吐蕃人如果要支持东莫尔部,又是西莫尔人首当其冲,殿下只要运用得当,不出几年,突厥的盟主将非殿下莫属矣!”
他虽是文人,但是头脑清楚,见事深远,将敌我的情势了如指掌,小王子这次是心服口服,身不由主地屈膝一跪道:“全仗李叔叔提拔成全。”
这是他第一次改口称李益为叔叔,而免去了公子那个客气的称呼,也表示了他心中对李益的态度由钦佩变为尊敬了。李益没说话,扶他起来,拍拍他的肩膀,就带着卢安走了。
这个大胆的计划,却把卢安吓破了胆。
等到了没人处,他才低声问:“爷!你真的要这么干?”
李益微笑一声:“不干行吗?你比我更清楚,史仲义是姨丈一手提拔起来的,姨丈视他为心腹,把他当作了自己人,如果史仲义勾结胡人,意图不规,姨丈会受到多大的牵连?如果他不是我岳丈,倒也罢了,我也犯不着冒险拼命来多事,但是我偏偏却跟你家小姐订了亲,不错!我说过,这也是事实,朝廷派史仲义来。原来为了监视姨丈,接替姨丈的兵权,所以才处处给他方便,但姨丈又全无机心,终于把大权落在史仲义的手中……”
李益在心中捉摸着,卢安是必须要收服的一个人,虽然他已经是自己的人,但是他毕竟出身于卢府的家奴,在私心中仍是偏向着卢方的,而且目前还有着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卢安去办的,因此李益要找出一个使卢安完全信得过的理由,就在李益的思索的时候,卢安却开了口:“爷,史元帅是朝廷派出来的,怎么会勾通胡人呢?”
李益心中一动,卢安是个很细心的人,才会想到这个关节上,这就好办了,细心的人,可以联想很多,省却自己许多口舌,而且幸好他没有参加王慕和与脱欢儿女汗的密谈,不了解太多的内情,史仲义联结东莫尔汗以制西莫尔,在突厥本部间制造矛盾,在制边的方略上不失为良策,朝廷必然不会反对,而且也可以中辍朝廷易戍之举,所以他才敢如此大胆地做了,可见此人的确是个将才。
如若李益跟这件事全无关系,也必然会赞成史仲义的做法的,正因为抵触了李益的计划,所以李益必须要破坏史仲义的行动,卢安的一句话,勾动了他的心思,笑了一下道:“问得好,卢安,你也看得出来,当这个河西节度使实在比在长安做个中书令神气,姨丈奉旨内调,在官职上是升了一级,在权柄上,则大大的削减了。”
卢安对此倒是也有同感,点点头道:“爷说的是,小的也有这个感觉,老爷在河西时,山高皇帝远,大权在握,谁都不怕,回到长安,虽然位列三台,却还要提心吊胆……”
“所以别的节度使很少内调,也不想内调,姨丈却为什么要接受呢!”
“这个小的不清楚,但老爷接到旨意似乎很高兴。”
“不错,他是很高兴,因为他在河西已经无法待下去,大权为史怀义所握,干下去也没意思,能够升官调走,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且这时候走是聪明的,河西以外四郡,仍是以姨丈为主,不知道大权旁落,挟着这点本钱,在京师还能混一混,要等到被史仲义挤了出去,那方真正的惨了,节度使被副将所代,连命都保不住的例子很多,姨丈能够保住本身的富贵而退,还会不高兴吗?”
他见卢安已经入道了,兴趣更高,笑着道:“何况史仲义很聪明,他并没有表示自己是朝廷派来的,对外仍然自称是姨丈的部属,看起来似乎是他的忠厚处,实际上却奸得很,因为这样一来,原先附从姨丈的几个郡,看在姨丈的份上,仍然以河西为依归。”
卢安不解地道:“这没有什么不对呀!”
李益冷笑道:“这当然没什么不对,但朝廷的本意并不是如此的,除了河西之外,朝廷在另外四郡也都遣了人,意思是要他们一一取代原先的主帅,使军权全归朝廷的节制,史仲义自己成功了,却没有这个打算,因为另外四郡的全部兵力,加起来超过河西本部,假如那四郡的人完全为朝廷所控制了,他这个节度使也神气不起来了。”
说着伸出一只手掌,就着月光,扳着拇指:“我这么比喻好了,河西是拇指,比任何一根手指粗壮有力,如果那四郡有一处不稳,以河西之力可以制止他,如果河西不稳,合其它四处,也可以制住河西,这互相牵制之用,就是朝廷制边的本意,你可明白?”
卢安连连点头道:“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这就好,史仲义得了势,却不愿其它四处的人得势使自己受了牵制,所以他利用姨丈的关系去交好其余四郡,而且也使得那四郡的接替人手无法爬上来!”
“爷!这个小的就不懂了,史仲义跟那四郡似乎都不太对,又怎么能管到那四郡的头上去呢?”
“我原来也不懂,因为史仲义仿得很聪明,姨丈没告诉我他是被史仲义挤走的,但他自己心里明白,只要能把持住另四郡,保住那四个小镇的地位,对河西多少还有点箝制的力量,所以姨丈对那四个人书函来往,总是提醒他们注意,叫他们提高警觉,不要太放纵自己的部属,不要轻置留后,事必躬亲,不要让部将掌权太重……”
卢安道:“不错!老爷是这样说过,小的侍候老爷时,听他对甘州的范大人,肃州的谢大人,都说过类似的话,当时他新放内调,史帅的任命尚未下来,二位大人到凉州来送行,三个人在署中密谈时,老爷仍是重复叮咛这些话,范大人还问老爷说老爷既劝他们如此做,为什么自己却能放心把一切交给史元帅?老爷那时可能已苦在心里,口中却很硬,小的还记得老爷当时说的话……”
李益哦了一声道:“姨丈怎么说的?”
“老爷说──愚兄与二位贤弟不同,愚兄膝下无子,也没有可以托重的亲人在身边,这个位子迟早总是要交给人家的,老死边塞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才趁此机会,回到了长安去风光几年,而且仲义是愚兄一手提拔起来的,早点把大权交给他,他感恩图报,至少还会听听愚兄的话,河西凉州本署与各位贤弟合作多年,至感愉快,愚兄也不忍心陷各位于不安,故而趁愚兄尚能自主的时候离开,交给一个人,让他能接下手,不会让别人插了进来,如果愚兄一直株悬此处,客死任上,朝廷另外派了个人来,各位贤弟就不会如此愉快了。”
李益忍不住道:“好说词,这么一来,那两个人一定是感激涕零了。”
卢安道:“可不是,河西四郡,以凉州为首,其余四处,有如四肢,利害存亡相关,他们见到老爷要走,心中不安,也是来问问消息的。得到了老爷这个保证,总算心中放下了一半,不过老爷精采的还在后面。”

李益忙道:“他下面怎么说?”
卢安道:“范谢二位大人都是有子嗣的,只是年纪还小,都只有十五六岁,一时接替不上,老爷又说了──愚兄自然是希望两位的令郎能够成为留后的继任人,只是他们都还小,至少还有五六年才能参予军务,具有实绩而奏请留后,但五六年中人事变化很大,在朝中若没有个得力的人鼓吹,此事就未必能顺利,愚兄此去长安,多少可以为两位贤弟尽到这个心。”
李益道:“高明!高明,这番话一出,那两个人一定是死心塌地的感激姨丈了,而敦煌安南二处是跟着他们两个人走的,姨丈虽然在凉州被史仲义挤走了,然能控制那四郡,仍然可以制史仲义,在他的想法中,他到了长安后,等于是河西在握,所以才神气异常,那知道这正是史仲义所希望的,只要姨丈对那四郡仍有影响力,朝廷派在那四处的人就起不来,史仲义本人的地位就不会动摇了!”
“小的先前倒没想到这些,现在多少有点明白,可是……”
李益神色一庄道:“史仲义是得到朝廷的支持而接掌河西,当然他自己也费了苦心,得之不易,所以他最担心是朝廷又派了别人来接替他。因为只有他才明白朝廷逐渐替藩易镇的手法,也只有他才明白朝廷已有决心,要从节镇的手中收回兵权,他被派到河西,原是做这件事的,可是一旦兵权到手,他的想法就变了,为了保有他的兵权,他自然就会不惜一切的设法制造事端……”
“那跟我家老爷有什么关系呢?”
李益叹了口气,卢安问到最重要的地方,也是他最难回答的地方,因为卢方已经升调京师,离开了河西,留后的史仲义是朝廷促成的,史仲义的一切自然与卢方扯不上关系,但是李益必须扯出理由来,使卢安相信,因为在整个的计划中,卢安是很重要的一环。
要想除掉史仲义,使自己能够深入河西而作一股势力以为后盾,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关键,所以李益清了清喉咙,便继续道:“本来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可是姨丈一直把史仲义当作是自己的私人,而且,跟甘肃及安西敦煌四郡的过从太密,史仲义辜负了朝廷的寄望,朝廷能够不想到是姨丈的关系吗?”
“史元帅勾结胡人,不会是要造反吧?”
卢安很小心,想得也很多,可见他对河西这个地方的情况很清楚,李益当然不能信口胡说:“他没有造反的本事,也没有造反的魄力,勾结东莫尔而制西莫尔,是为了造成他在突厥与吐蕃之间的特殊影响,使他在河西的地位十分稳固而无人能替代,然后再进一步地把甘肃、西凉四郡,置于他一人的辖制之下。”
“爷!河西戍边的职责本就是为了遏止突厥与吐蕃的东侵,史元帅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坏事呀?”
卢安渐渐地表露了他的精明,李益反而笑了,因为这对他反而是有利的,于是笑笑道:“不错,卢安,想不到你对边廷的局势了解得如此清楚!”
“小的一直跟随老爷在此十多年,别处的情形不清楚,河西的情况小的较为明白,因为河西的范围最广,要应付两支胡人,相当的吃力,本来只有一个节度使,就为了事实需要才分了四处出去,兵力也加了一倍。”
李益道:“史仲义用的方法不谓不佳,他若能成功,河西的防区会比以前更安全。”
“是啊,所以小的才感到奇怪,爷为什么要对付他?”
“因为这不是朝庭的本意,河西的力量壮大,只是史仲义的力量,不是朝庭的声威大振,史仲义对目前的这点成就都不肯放手,等到他的力量更大了,自然更不肯放手,如果他的力量更加壮大,安知不能成为第二个安禄山?就算他本人还算安份,可是东莫尔汗也先不是个安份的人,联姻吐蕃,取得了邻邦的支持,真要给他一统突厥,他是否会就此满足呢?等到史仲义制不了他的时候,河西的边廷就会多事,朝廷又将花费多少的兵力来平定呢?史仲义为了个人的权势,只顾目前,朝廷却要看得远一点,所以必须要制止他的妄为,为了压制史仲义,朝庭一时或许还不至于用兵,但一定会拿姨丈来开刀作为警戒,同时也使甘肃西凉四郡都各怀财戒,不为一人兼并,因为史仲义跟另四郡目前实难于融洽,他是利用姨丈的关系去稳定他们,如果因为他的势力大而迫使四郡归附了,朝廷是否会怀疑是姨丈促成的。”
“这……小的可就不敢说了。”
“不错,因为你不明白内情,可是甘肃西凉四郡跟姨丈时常联系,你也许知道,姨丈如果谦虚一点,倒还可以不受嫌疑,但是他内调以后,一直以他在河西的影响作为倚仗,一旦有变,他岂不是百口莫辩,他真要有影响力便也罢了,我到了这儿,才发觉他老人家只是个空架子,这叫我这个女婿是实在不知道如何说他老人家才好。”
这番话倒是深深地说进了卢安的心里,因为他跟卢方几十年了,对那位老大人的脾气太清楚了,因此急道:“爷!真是的,听你这一说,小的也认为事态严重了。”
李益叹道:“姨丈一旦倒下来,我是他的女婿,一定在所难勉,你还是卢家的人,纵不至于陪着砍头,多少总也不自在,眨到远蕃家中为奴,那可是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卢安更急了:“爷!你可得千万想个办法挽救一下!”
“谁说我没有想办法?可是我一个人急死也没用,要大家一起动脑筋,史仲义这边由我对付。”
“爷!你捉摸着,到底办得了办不了?”
李益一笑:“我可以一试,但是不见得有把握,好在我已在这边安了步棋,叫瓦剌部的小王子去跟西莫尔汗商议应变,纵或不成,史仲义的计划也行不通了,不过最重要的工作却要你去做。”
“爷,小的是个下人,能做得什么事?”
“有的,你立刻就启程,星夜赶到古浪的镇羌驿,兵部遣来的特使刘学镛刘大人带着兵部兵符在那里等候消息,这个人你总认识吧。”
“认识,他是刘姑老爷的族弟,跟卢家有点亲戚关系。”
“我知道,姨丈给我的信上透露了。他出发之前,私下拜会过姨丈,姨丈才得如消息通知了我可见他跟姨丈的私交不错,可以请他帮个忙。”
卢安惊道:“爷!这个小的恐怕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李益道:“我知道,他的使命很秘密,寻常人等去了见不到他,你的关系不同,至少你去请见,他一定会见你的,只要见到了他,事情就行了。”
“爷要他帮些什么忙呢?”
“叫他带了兵符,立刻启程赶到凉洲。”
“这个……他会听小的话吗?”
李益淡淡地道:“你告诉他此地的情况,他非听不可,因为我在明天将要动手,成了,我要兵符以节制其余的五处卫所将军,统归王慕和节制,协助瓦剌部以镇东莫尔。不成,我也要兵符来制史仲义,限令他不准轻举妄动,不得挑动胡人内视。”
卢安的脸色变了道:“爷!这个关系太大了……”
李益冷笑道:“不错,正因为关系太大,所以他才不得不前来,因为瓦刺部已经去知会西莫尔汗哈达,他们为了自保,必不甘心被杀,战事终将不免,问题是他们已知内情,除了对东莫尔汗也先宣战外,对史仲义也将因怀恨而兴兵,如果朝廷对史仲义没有表示,这个问题就大了。”
卢安这才发现到李益安排之密,不禁精神一振道:“爷!只有你的,这么一来,不管事情如何转变,史仲义是非完蛋不可,朝廷不会因为一个人而轻易动兵的。”
李益道:“当然,我若非看准了,也不会轻易妄动的,这是史仲义自作自受,也怪他自以为聪明了,所以你告诉刘宏业,说事情非同小可,他如果不来,贻误了军机,引起边患,任何责任都要由他来负,他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卢安道:“这个小的一定会把话说清楚,只是小的恐怕他推托,说是根本不知道,观望不理!”
李益道:“我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是要你一个人去,凉州太守杨梦云已经在我的客厅等候你了,见到了刘学镛后,你先别说什么,只说凉州有紧急军务要私禀,等他们会了面,你再说出我的话来。”
卢安点头道:“那就行了,只是杨太守……”
李益笑道:“我当然会防到杨梦云私下投向史仲义,泄密出去,所以先不告诉他为什么,你也得记住,在路上半个字都不能说,见到了刘学镛再付宣布,那时我在这边已经发动了,他纵然想泄密也来不及了。卢安,这可是关系着你我的性命安危,可千万大意不得!”
卢安的声音有点颤抖,他实在是很害怕,但是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连连点头答应了。
两人回到客栈,方子逸果然把罗春霆与杨梦云两个人都找来了,三个人正在焦灼地商议,不知道李益为了什么找他们。李益来到后,首先把杨梦云请到了一边,随便捏了一套说词,而且还叫方子逸跟着他们,连拉带架地把杨梦云赶得连夜上路,去向古浪驿。两地相去不过百里,快马竟夕可达,李益等他们走后,再跟罗春霆作了一番谈话,这次他是看准了,动之以利,诱之以势,果然说得罗老夫子动了心,因为王慕和若是当了节度使,他这位老夫子的地位可就不同了。
事实上罗老夫子的心中本来就感到不安,李益挑了他一个好差使,让他跟史仲义作了一番密谈,吓得史仲义连夜部署,他的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在打水,七上八下的。
李益提供他的数据。固然吓住了史仲义,但是他想到了史仲义也不是个简单的人,以后不知道会用什么方法来整他,以一个幕宾来跟一个节度使斗,无论如何都是不上算的事。罗老夫子在署中一个人思前想后,想到了严重性,深悔鲁莽,上了李益的当,差点没掉下了眼泪。可见他听了李益的揣测以及史仲义的计划后,吓得灵魂只差没飞上天去,两条腿瑟瑟地直抖,牙齿格格地响,李益忍不住笑笑道:“夫子,有好几个人听了我的计划只有奶是最害怕的。”
罗老夫子抖了半天才颤着声道:“公子,你们怎么会想出这个计划的,那不是在开玩笑吗?”
“夫子认为绝对不可行?”
“史帅是个武将,你只是个文士,他有数万之众,你却连个卫士都没有,你怎么去杀他?”
“杀入的方法很多,何必一定要用兵刃。”
“公子,史帅可不会被几句话吓死的。”
“只要他肯来,我自有办法送他上路。”
“公子!史帅能爬到今天的地位,并不全靠朝廷的扶持,他在河西任副帅时,有几个骠悍的胡酋态度太过跋扈,不从朝廷教化,史帅匹马单舱,把他们一一击落马下,因而有虎将之称。”
李益一笑道:“比诸鱼朝恩如何?”
“这个老朽不知道,老朽从没见过鱼朝恩。”
“我可以告诉你,差得很远,鱼监一身技击可谓无匹,纵跳如飞,劲儿不逊雷霆,如史仲义真能比他高,朝廷不会求诸江湖人,早就调他去除奸了。”
“长枪大战的战阵工夫与江湖技击不同。”
“不错,弓马为战阵之技,逞威于沙场之上,刀剑为一人之敌,流血五步之间,秦始皇曾经一统天下,威慑六国,可是蔺相如却能以书生之身,劫持于庭上,终保完璧而归赵,张子房买得力士,荆轲为一剑士,都无法奈何秦皇,而蔺相如能之,是知书生之威,尤在剑客之上!”
“公子!这可不是引经据典可以成书的。”
“我知道,我举蔺相如为例,就是告诉夫子,谋而后动,才会万无一失!”
“公子,你究竟要如何下手呢?”
“这是我的事,不足为第三者言,夫子知道了有害无益,露了形迹,反而坏我大事。”
“那老朽要做什么呢?”
“想法子,找点理由,叫他再来看我一次!”
“这个……老朽实在不敢,万一公子未能得手……”
李益笑道:“那也没什么,至少他也不敢杀我吧!”
“史帅为了在河西立稳脚步,也许不敢对公子如何,可是他要杀老朽却是举手之劳,只要一挥手就行了,而事后连一个收尸体的人都没有。”
李益道:“夫子太过言重了,目前我要夫子做的事尚不至于如此,因夫子只要说得他来私访,至于我要做什么,夫子自可推个不知,甚至于对史仲义在密谋进行的事,也必须表示得一无所知。”
“老朽就是在踌躇,不知道要什么理由,才能说动史帅来访,因为根本找不出理由……”
李益笑道:“任何一个理由都行,他也一定会来。”
罗春霆不禁弄胡涂了,怔怔的望着他:“为什么?”
“因为他本来就要来找我,解释一下目前的情况,以及不能在此刻更动戍军的原因,这一个理由才是他要来的原因,但是他对夫子已经起了戒心,自然不会让夫子知道的,他问计于夫子,只是为了看看夫子对他的行动了解多少,所以为夫子本身安危计,夫子最好不要太精明,随便捏造一个使他放心,又能叫他相信的理由,他也一定会接受,以后就没有夫子的事了!”
“史帅如果非来不可,何必要老朽来出点子呢?老朽装成完全不知情,不就行了吗?”
李益淡淡地道:“如果他不找夫子,夫子自可装作不知情,但是我想象中,他一定会找夫子,因为他要知道,在他离去的这几天中,我们做了些什么?”
“我们?公子的意思是说……”
“我们自然包括夫子跟我在内,因为那天他回去,夫子的-番言词,使他对夫子有了畏忌,才急急地发动了这一次突厥之变,事实上,突厥目前的情况还算安定,根本无须无事找事的,正因为夫子的一席话,使他深感威胁,才必须想出了自保方法,他认定夫子是家岳留下,在此刺探他动静而柑制他的人,当然认为我们是一伙的了。”
罗老夫子吓得苍白的脸,一下子变成了焦黄,噗地一声跪下了:“公子救我,公子救我!”
这位夫子在这个时候,才算是认识了事情的严重性,李益似乎并不惊奇,淡淡地道:“夫子,我不是吓你,是你自己的态度太过暧昧,你听过我的计划后,认为绝无可能,你甚至于在心里盘算是不是要把我的计划泄露出去!”
“老朽绝无此意,老朽不敢!”
“可是你心中确实那么盘算过,只是未曾决定而已,现在你已经知道利害,史帅对你已有怀疑之心,你在帅署的地位已不受信任,此番他重作整顿,却不敢对我如何,因为我是兵部的密使,朝廷的密差,家岳的私人代表,这三方面都是他惹不起的,否则他就是要造反了,这一点奶是清楚的?”
“老朽清楚,所以老朽绝对不敢轻泄公子的计划。”
“但是你不敢明显的站在我这边,也是事实,我看得很透,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你怎么做,现在你总算明白,史帅如若得势,第一件事就是杀你,你若泄漏了我的计划,只有死得更快,因为你对帅府的机密总知道一点,他可以敷衍我,却不必敷衍你,尤其是知道我有对付他的心,就不会留下一个曾经参予他机密的活口!”
罗春霆只有连连叩头,李益把他拉起附耳密语,告诉了他一番!罗春霆悬着一颗忐忑的心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