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抗战时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民党军政部第十一、十五两个临教院伤残兵6600余人,及军政部的家属2000人,驻扎和搬迁到了靖县。国民党政府迅速修通了从贵州三穗到天柱、锦屏过靖县的公路,并将公路沿伸去了洪江。使湘西的靖县、洪江、芷江等城,因抗日战争而迅速繁荣发达起来。
靖县成了抗战时期,**十分重要的后方城市。国民党军队大量向靖县城聚集,迅速带动了这里的物质交流,促进了战时靖县的发展和繁荣。
黄俊岱抢了秦镜的财宝后,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他也把目标盯在了靖县城上。并且控制了从会同到靖县的唯一运输命脉——渠江水道。
黄俊岱将总部设在溪口村后,把自己的4个大队近200号人枪,从甘棠溪口村沿渠江分布在红光及江东的马鞍、鱼滩、五龙潭一线上。几乎卡死了靖县的经济命脉,也牢牢地掐住了县政府的脖子。黄俊岱在贵州建立了稳固的采购网点,购得了大量的枪支弹药,他的人马在湘西南靖、会、通、绥,湘黔边界地区,已经做到了差不多通行无阻。
秦镜拿黄俊岱已毫无办法,只得呈请省政府,请求上峰派员来靖,协助县政府剿匪。湖南省保安总司令薜岳将军,电令洪江专员公署主任徐庆誉发兵清剿。
徐司令得到省府命令,于是派出了十区保安司令部第十大队大队长樊刘昆,带领肖中柱、蒋前进两个中队,200多人枪来到了靖县,专门围剿黄俊岱匪部。樊刘昆把部队带到了靖县,把剿匪总部设在了原唐光明营驻扎的三义宫,开始了与黄俊岱的真正较量。
樊刘昆是湖北人,系黄埔军校毕业的高级军官。他长得高大威武,身材和傅太和差不多,还要肥胖一点,是一个善于用兵打仗的职业军人。只是他人不得志,官越做越小,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升将军了,他还是他妈的一个鸟上校,而且被派到这穷山沟来剿什么匪来了。他对派自己到靖县来围剿黄俊岱,觉得也太大材小用了点,他认为山旮旯里的几个小土匪,老子其实用不着花多少精力,就完全可以剿灭他们的。他抱着奇特的轻敌信念来到了靖县。
可是当樊刘昆一到靖县,还没有开始布置清剿工作,他就收到了黄俊岱自动送上门来的信息。原来,黄俊岱十分了解,樊刘昆这种正规军人的思想状况,他也懂得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当樊刘昆一到靖县时,就派人给其送去了一封长信。在信中,他告诉樊刘昆,自己为什么当的土匪,提出了什么口号,有些什么经历,做了些什么事;自己为什么与秦镜冰炭不同炉,誓不两立;自己招安的经历,被陷害的经历,抢劫秦镜混财的情况等等。他几乎将自己的所有情况,都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樊刘昆。

樊刘昆实在是想不到,在靖县的地界上,还有这样一位象**人一样,与国民党的县政府不共戴天的土匪头子。他笑了,认为这是土匪乱其心志的手法。他派出了侦缉队,从侦查兵收集到的线索、反馈来的黄俊岱,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土匪。黄俊岱部并非到处打家劫舍,也不干烧杀掳掠的勾当,只抢富户,劫官财。就是关了穷人的羊,他还要发给一块光洋,做人家的误工费!天下竟有这样的土匪,难怪十区专员公署和靖县政府剿了多年也剿不清,原来他们是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啊。
樊刘昆是一个懂得人心向背的有政治头脑的军人,见黄俊岱部并非十恶不赦、十分凶残,也就并不那么热心地要去剿灭他们了。从思想上放松了工作热情,黄俊岱就赢得了生存的机会。毕竟樊刘昆的剿匪部队装备精良,队伍具有战斗经验,是黄俊岱难以对负的硬骨头。
樊刘昆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动作,而只是四处打探黄俊岱的情况。反倒是黄俊岱一边发出告状信麻痹对方,一边接连做了几个漂亮的大动作,让樊刘昆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起来。
1941年底,湘西迎来了又一个残酷的严冬。靖县上空阴霾低沉,寒凝大地,刺骨的冷风,象刀一样在呼呼狂砍乱削。肆掠的寒风狂扫了一切。过去那些婀娜多姿的绿叶,有的早已凋零,有的也无可奈何地进入了冬眠期。只有那不屈的苍松翠柏迎着风雪,使劲地抖落压在它们身上的积雪。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似乎都逃得无影无踪,连活人们都卷曲在了避风的港湾里,鱼儿都潜入了深水之中。
经历了连日来寒冷低潮的浸润,大年前的腊月二十八日,靖县上空,突然大雪慢舞,飞雪把县城装扮成了一个圣洁银白的世界。因为天气太冷,樊刘昆的十区保安大队、储康民的警察队、吴君庭的县保安团,都龟缩在了各自的宿营地。这天晚上,黄俊岱带着傅太和、钟金榜两个大队的人马,急速行军三小时,直插靖县城,出其不意地来到了正南门外的大户人家,禹同义的家中。
年前的靖县城,有了格外的喜庆气氛,万家灯火,显得比以往更加的热闹、灿烂。这时的雪停了,风也停了,仿佛天上的银河落入了人间。
黄俊岱看见弟兄们的热情很高,他的心情很好,看了看周围没有什么异常现象,便对傅太和的手下一个叫孙猴子的弟兄,做了一个优美而又坚定的手势。只见这个弟兄真的像猴子一样,敏捷地翻身上了禹家的院墙,飞一样地跳下去,把禹同义家的大门悄悄打开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