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亲不挨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长了,晚上闲着无聊,而且志宏又没回家。赵志成便到寨上随便走一走。村里人看见他考上大学回家,总是带着一股火药味,看不顺眼。赵志成假装不知道,笑着脸与他们打招呼。
有一天晚上,赵志成在村寨转了一圈没人理他,他便来到曾顺发家。他们一家人正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见他来了,立刻起身让座,带着与过去格外不同的笑脸。
“姐夫,你今年冬天没出去?”赵志成缓慢地挪着步子坐下。
“今年?今年没什么可做的,山林也被国家封了,连柴都不允许砍。若是过去,还可以到山里烧点炭。“翠云姐皱着眉,脸上的肉都收成一块了,佯装着很忧愁的心思说。
“你那一天回来的?”曾顺发问。
“回来好几天了。”
“为什么不来玩耍呢?”
“有时不想走,有时想走,晚饭太迟。”
“嗯,你家的晚饭一般要到十点钟过后。”
“大舅,你们在大学读书好玩吗?”曾顺发的大女儿曾树平带着很羡慕的口吻问。
“怎么不好玩呢?”
“我听我们老师说,读大学最好玩了。”
“嗯,你们现在小不知道,有钱就好玩,没钱肚子填不饱,你还有什么心思去玩呢?”
翠云害怕志成把话说回去,立刻抢着说:“是的呀!我们以后怎么办?四个小孩一起上学,一年的学费钱上万元,我和你姐夫说不送了。”
赵志成心里很清楚,她是害怕志成向她们借钱,先把话说上前,免得让志成启齿。赵志成了解其意,有意说:“我们家比你们家穷得多,姐夫一年有时还在外面找点事干,我叔们什么也不去干,只呆在家里吃。你想,我们兄弟都还要读书。况且你们家庭比我们家好得多,不读书,别人要骂了。”
“有什么办法呢?你姐夫又没事干,每个学期都要钱,去哪儿找?”
“哼!你这人真是的,难道我们读书的钱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去想办法嘛!你这话还不要说出去,别人听了笑你们。别人是人,你是人,为什么别人送得起子女上学,你又为什么送不起呢?”赵志成好像一个长辈一样教训他们。
“是的。别人都认为我们存起很多钱,其实,我们一分钱都没有。”
“当然有人说了。你想一想,你又没送几个大学生,没过什么大事,而且姐夫一年从初一到三十夜,常在外面跑,没钱谁又相信呢?所以你们没钱别说,像我们家没钱同样的读书。你若张口说穷,有谁借给你,谁送给你呀?别这样去枉想了,现在这社会,穷人有谁挨得上?”
“是的,穷了谁都挨不上!”
“我常常和弟弟说,我们兄弟俩一定要记住。我们读书时的处境,以后有钱了不要把钱乱送,乱借。”
“我也是和你姐夫说,志宏出去读书时,我们身上只有六十块钱,准备给曾树平报名的,没办法,我们就拿借给他了。”
“哎呀,你们怎么借给他呢?他拿你这一点钱也是填不住的!让曾树平把名报了嘛!后来曾树平的学费怎么办?”
“我们又去借,所有的亲戚都跑了,脚板皮都跑破了,才借得几十块钱。”翠云那副非常认真的样子,很合适去当一名演员,她会拿到大奖的。她认为赵志成看不穿她,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赵志成坐了一会儿,走了。
他回到家像往常一样,把翠云的话说给母亲听了。母亲顿时气愤地说:“他一家人都会说,我们别去他家玩,懒得听她们的闲话。他们只看得起有钱有势的人家。他们有东西常常拿给别人,我们佯装不认识。有好几次,我碰到翠云拿东西给荷花吃,见到我都没有拿,立刻钻进屋去。为什么?人家荷花家爸是屠户会杀猪,拢络他,怕得罪她。我们什么也不会,要我们干啥?她说,他们没钱,有钱我们也不会向他借,即使借也是要还的。家里存上几万,还说没钱,真会叫!”

继父抽着旱烟说:“明摆着怕我们去借!”
母亲继续说:“你们这一族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像你伯妈,你爸爸还和你伯伯是亲兄弟,你们考上了,我去找兰红借钱,她起初说回去和杨华商量一下,万一没钱,帮助我们贷款。后来,我到街上碰见,看见兰红和你伯妈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我们坏话。隔几日,我去找兰红,你想兰红怎么说?你平时没帮助别人,别人读书时有钱不支援,现在找谁?谁能够帮得上?我听见这话,我转身就走了。我知道一定是你伯妈说的。哦,还有银凤,起初不是答应借几百块钱,但后来问她,说没有了。你们读书去后,她们村里的人和我说,是你伯妈叫她不借给我们,怕我们还不起。”
母亲说到这,继父也跟着说:“你们这一族人,你们没必要去理他们!我们有什么麻烦,他们不担不关心,不问,反而火上浇油。——就说我们过去牵电,别人家牵了就是不给我们家搭线。我没出钱呀?出钱了嘛,干吗不给我们搭线呢?……”
继父说到牵电,赵志成便回想起来。那是赵志成读高中二年级。村里原来用自己的小电站发电,后来国家动援牵县城里的国家电。全村人把小电站买了——几个土霸王:杨明元、杨秀健、杨秀发、周建发卖了,接国家的电。赵志成家把钱全都交给寨里领头人。恰恰赵志成家离得较远一点儿,大约有七八十米,若不在中间栽电杆是不能过去的,结果全村的电灯都亮了,惟独赵志成家没有亮。母亲去找几个领头人,他们相互都不理睬。母亲心慌了。
母亲没办法去找领头的赵告告。赵告告气愤地说:“别人你不去找,为什么找我一个人?”
母亲听他这一说很生气,把所有的领头人都叫在一起问:“我家是秋庄的人,为什么你不给我家牵电?难道我家没有交钱吗?”
几个领头人佯装怜悯,且无可奈何地说:“不是我们不给你家牵,是寨上人不允许。”
杨秀健、杨秀发、赵云乔是共一个鼻孔出气,且赵云乔的妻子荷花是杨秀健的大女儿,不用说他们是一棵梧桐树上的蚂蚱,生与死都在一棵树上。
赵告告坐在一旁好歹不着声。他想利用和赵云乔是同一祖父的份儿巴结杨秀健兄弟,一方面杨秀健兄弟是屠户,杀猪要请他们;另一方面杨秀健的大儿子在城里教书,教育局的局长是他的老师,关系特好,害怕他陷害自己两个儿子读书。
母亲问:“究竟是谁不允许?”
“我怎么好说呢?”赵云乔冷笑着说。
母亲气急了,把全寨人都叫到大晒谷场来。母亲叫继父取出一张纸,把寨里所有人家的名字都写到上面。母亲说:“请大家按一个手印!同意我家牵电线的你按手印;不同意的请你们就不按手印。”
大家都按了,结果只剩几个领头的没按手印了。
他们几个领头的人无法只有叫电工师傅给他家牵。但是电杆,领头的几个人说没有,母亲便去找赵告告:“告告,你看我家没电杆,怎么办?”
赵告告心里很不舒服,暗想:你有什么麻烦就来找我。哼!今天我要你下不了台!他冷冷地说:“到后山(后山是集体的树林)去砍一颗树嘛!”
赵告告以为母亲不敢去砍,但他想错了!母亲扛着斧子砍了两根大蓝木。全村人都站在大路上叽叽喳喳地嚷。
全村人电牵好了后,剩下的电杆,领头的几个人悄悄地买给邻村——并寨了。
母亲知道很生气,可是没办法!她知道杨秀健们势力太大了。何况杨秀健兄弟俩是屠户,若得罪了他们,猪去找谁来杀呢?
虽然在他们寨上,赵志成们这一族人算是很大的了,可是没有人站出来说一句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