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结伴而行(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翠绿说道:“你为什么不挖一些陷阱呢?在陷阱上铺上一些枯草,再放些青草之类的东西。这样毫不费力,或许就能捕到猎物了。”
墨融拍手称绝,说道:“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
翠绿甜甜地笑着,说道:“你们大户人家的公子从来都是让别人来养着的,怎么会想到谋生呢?”接着,翠绿又说起了这么多年来她家里的生活。
墨融叹了又叹,没想到贫苦人家的日子竟是如此艰难。
--------------------
第二天,墨融就去挖陷阱了,出去之前他把龙渊剑交给翠绿,说遇到野兽可以挡一挡。翠绿说道:“这我懂,野兽看见人不会一下子冲过来的。我会把剑头放在火上烧的很烫很烫,再来防卫。你放心去吧。”
话说这墨融到底担心翠绿一个人在破庙里,所以走得也不远。想着唾手可得的猎物,墨融好不高兴,第一天就挖了八个陷阱。忙活了一天回来后,看见翠绿正抱着孩子睡熟了,他知道翠绿是太累了。这天又冷,翠绿自己的衣物倒不曾多带,他便把自己的外袍脱下来给翠绿盖上。夜里听着森林里鬼哭狼嚎的声音,墨融倒不敢放松警惕,时时记得给篝火添加木材。
天亮后,翠绿发现墨融坐在一边打盹,而自己的身上盖着墨融的外衣,心里十分感动。
这墨融也没十分睡着,他见有动静,便爬了起来,看是翠绿,便说道:“我该去巡查一下陷阱了。”
墨融回来后,并没有带回猎物,一身的不愉快。翠绿鼓励道:“干嘛这么急?猎人都是很有耐心的。没有耐心什么事都做不成。”(其实,她心里也没底吧?这可是个好妻子哦,也愿天下上班者不要把不开心带回家。)
墨融笑了笑,又出去挖陷阱。到天中的时候,他开心地背着一只香獐走了进来。两个人把獐子剥了皮,烧了汤,吃得津津有味。
此后,墨融几乎养成了挖陷阱的习惯,猎物也源源不断,还总是有剩余。翠绿便让他放了那些生还的。
----------------------
这场雪断断续续地下了将近一个半月。而雪停了,融雪的时候,山路又很滑,所以,他们竟一连在破庙里盘庚了将近三个月。

这个时候,翠绿的孩子阿虎已会爬行了,还会叫妈妈,让翠绿开心得像吃了蜜似的。
森林里也逐渐活泼起来,遍地都是花花草草,天上地下都充满了生机。翠绿和墨融知道他们该离开这里了,但却发现自己竟十分留恋这个地方。
翠绿说道:“这种日子真幸福啊!从前在家的时候,总有官差来收租,自己留下来的连糊口都成问题。”
临走时,翠绿还硬是让墨融把很多的陷阱都填满了,墨融当然也明白翠绿的意思。
【注解013】:流离失所的翠绿显然就是流民的代表,在那个时代,流民有多少,有多艰苦,或许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道。本书中的翠绿是幸运的,身旁还有个虚构出来的少年侠客。
【注解014】:翠绿投靠亲友,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因为京城是战乱之地,那儿有更多的流民。京城很快就会被安禄山拿下来,安禄山对百姓当然不会像唐玄宗李隆基。
【注解015】:结伴而行是我特意要写的,虽然没有甚么武侠成分,但确是必然会遇到的事情。我知道带个孩子远行是很麻烦的事情,远远不是文中所述般的简单。这一点,我想很多人会有同感。
【注解016】:“十个八个人来帮你”,这是经济学的原理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钱去挣钱,通过引进劳动力来扩大规模。一个人,无论凭个人的体力,还是凭个人的智力,都是极有限的。道理浅显,但我们身边的人(包括高学历者)有几人明白过?执行过?一笑。如果你是大老板,你说:“小样,二十年前,我即如此矣。”
【注解017】:时间理一下,按阴历:11月知安禄山反,快马加鞭当月墨府抄斩,12月出行,山林中呆了近3个月,再出发的时候是阳春三月。
----------------------------
感谢关注,请加入收藏,下一篇:勤王之师(来自胡人的军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