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可以拉拢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环?上午才和顾三说他,这会儿就来了。
薛居正急忙站了起来道:“你去见见他吧,我们避一避。”
“避什么?又没做什么亏心事。”郎兵说完见薛居正脸色有些尴尬,这才想起他在官场上也素有清名,想了想道:“王环是三品大员,在偏厅见他太失礼了。我这大厅没后门,现在出去被他撞见反而不好,毕竟以后同殿为臣。”
郎兵见薛居正还有点犹豫笑道:“清官难道不能拜访一下知交好友吗?我和卢兄也是故交呢。”
他这么一说自然把薛居正求他照顾卢多逊的事情撇清了,薛居正笑了笑,心想王环虽然现在还是布衣,但是明摆着的皇上重视,这手握重权的右骁卫大将军他是坐定了,虽然文武不相统属,他又是降将,却比自己高了数级,若能结交也有益无害。
郎兵又道:“我和也不熟,就在战场上见过几次面,呵呵,说来还是我第二军的人活捉了王环、赵崇,他该怨恨我才对,不知道他忽然登门拜访是为何事?”
他说着摇摇头,见薛居正点了头,才打开门,三人一起出迎。
秦伯已经领着王环进了院子,见了屋里出来三个人,快步走了上来。走到郎兵面前,他猛然跪了下来,双手伏地叩了个响头。
郎兵做梦都没想到他一见面就来了这么一出,毕竟两人曾经是敌人,正面生死交锋过,原本还在琢磨见了面该怎么说呢。
这个大礼郎兵自然不敢受。不要说王环马上就是右骁卫大将军了,他那四十多岁的年纪,更有坚守凤州城的才华,都让他觉得自己受不起这个大礼,急忙躲到了一侧,侧着身子伸出手来拉王环。
王环力大,郎兵拉不动,硬生生地叩了三个头,才站了起来。
薛居正、卢多逊自然更不敢受这个大礼,快步退到了另一边。面面相觑。薛居正原先也在猜想王环来到这里会是一番怎样地情景,不惮恶意地想两个曾经的生死之敌见面会不会掐架?却没想到是这样一番光景。
郎兵没拉起王环,脸色涨的通红。嘴里嘟囓着:“这是干什么,不是折我的寿嘛........”
王环拍了拍膝盖正色道:“郎将军受得,这三个头是我替老友和蜀地百姓谢过将军的。”
他这一站起来,薛居正和卢多逊才看清了他的脸。王环一身青色的圆领衫子,薄底布鞋,一副普通百姓打扮。他身高体宽。不像蜀人倒像北方人,一张古铜色的国字脸。浓眉阔嘴,此刻脸色苍白,显出几分萎靡的样子。
卢多逊眼里露出几分敬佩之色,绝食三天没死,又受了这么多煎熬。有这样的气色已经了不得了。
“郎某也没做什么事情啊。”郎兵摸了摸头脑一副不解地样子,他拉着王环的手道:“王将军屋里请。”
“败军之将,哪里敢在大人面前称将军?”王环笑了笑。眼神平淡,看不出是喜是怒,他指着薛居正、卢多逊道:“这两位是........”
“哦,我忘了介绍了,这两位都是我的好友,知道我回来了,特意来探望我了。”郎兵指着薛居正道:“这位是都官郎中比部员外郎薛居正薛兄,另一位是卢多逊兄弟,翰林院地才子。”
三人寒暄了一阵子,王环笑道:“是王某叨扰了。”
“哪里。”薛居正眯着眼睛,笑呵呵地道,“我们哥俩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听说三郎回来,过来叙叙旧。你们谈,我们就告辞了。”
他说着起身要走。
“别。”郎兵急忙拉住了他,笑道,“今儿可是你弟妹亲自下厨呢,她手艺那是没的说,这也是你来,平时我可舍不得她下厨。王大人今晚也一定要留下来吃晚饭。呵呵,郎某粗人,心直口快,不周之处还望王大人见谅。”
薛居正做了个馋着嘴的样儿笑道:“早就听说弟妹厨艺出众,今儿可有口福了。你们谈,我和卢老弟去偏厅候着。”
王环道:“不必不必,王某来就是向郎将军表示一下谢意,坐坐就走,两位听听也无妨。”
“怎么能走?”郎兵不悦地道,“既然赶上饭食,怎么也得吃完饭再走。王将军也是武人,怎么忒不爽快?”
王环笑了笑,苍白的脸色现出几分血色:“那王某就沾了薛兄的光了。”
几人说着已进了客厅,郎兵吩咐身边的马新梅去泡茶,然后转头对王环道:“王大人,您刚才可把我弄懵了,

得我对大人做过事情啊。”
“大人这两人字可不敢当,王某如今不过一介平民。”见郎兵没有说话,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王环笑了笑道,“郎将军是做事但求问心无愧,不求回报,自然不会刻意记在心上。可是蜀地百姓都感谢将军地恩德,是郎将军力劝王景大人及早停战招降,让数万青壮得以保命。蜀地少了数万孤儿寡母,全拜将军所赐啊。”
郎兵笑道:“将军要谢就谢王大人和陛下吧,临来时是陛下嘱咐要厚待百姓的,也是王大人最后下地命令,郎兵不过按照陛下的意思尽属下的职责而已。”
他心也忍不住微微得意,在历史上凤州城破,周军俘虏的蜀军士兵(包括青壮)仅仅只有五千人,而如今却有三万之多!不用想那些人肯定被杀红了眼的周军绞杀了。要知道这些人都是青壮,没有十年二十年是培养不起来地,唐末以来人口锐减,他也算是为汉人保存元气了。
“要是将领们都有将军这份心胸,那蜀地还可少成千上万的孤儿寡母。”王环说着,语气中不由的露出不满之色,当时候他和赵崇被郎兵部下活捉之后,就明白大势已去,让部下投诚,避免更多地伤亡。而周军对城中其余的抵抗依然毫不留情地剿灭,王审琦、高怀德等将领都争着做,因为杀敌越多,朝廷的奖赏越多,连一些无辜的百姓也不免受到牵连,只有郎兵没有参与,力劝王景停止杀戮。
郎兵嘴角**了一下,轻叹道:“凤州抵抗的太强烈了,许多士兵的袍泽、亲友都死在了凤州的城头上,我、我也拦不住啊。其实,我以为在黄花谷之战后,凤州城就应该投降的,王大人和赵大人不会看不到凤州城破是早晚的事情吧?”
“难道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吗?”王环苦涩一笑,他眼上笼罩着一层雾气。
郎兵沉默了半饷道:“也不能说大人的错,各位其主吧,可惜蜀主昏庸。大人还抱着希望也不算错,京城还有孟昶的两万禁军精锐,如果他能及时派出来,我军想拿下凤州也不是易事。可惜呀,孟昶是酒色之徒,早就被吓破了胆子,蜀国也已经烂透了。”
王环黯然地道:“臣不言主过。”
薛居正见气氛十分的压抑,打个哈哈道:“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它。如今四州已经归我朝,陛下仁德,免除百姓各种苛捐杂税,百姓还有什么埋怨的?而王大人也尽了自己的职责,岂不是完美的结局?今后我们当群策群力,辅佐陛下造福黎民百姓。”
郎兵、卢多逊齐声道:“薛兄所言甚是。”
王环知道薛居正有意给他解围,感激一笑,接着道:“王某要感谢郎兵大人还有二事。一是郎大人细心安葬了死亡的蜀军士兵,还让家属认尸体,让士兵帮助安葬。”
郎兵道:“谁都要做的,恰好王大人吩咐我掩埋尸体,怕发生瘟疫。”
王环也不分辨接着道:“最让王某欣慰的是郎大人安葬了我老友王万迪一家,还给他立了碑,让他不至于与草木同腐。”
郎兵并不赞同王万迪的愚忠行为,但是无论如何,一个人能为国家献身,不管是对是错都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因此虽然有很多士兵反对,他还是坚持给王万迪立了块碑。
“第二件事就郎大人救了老友王万迪的女儿,没有让他被禽兽王审琦侮辱。”他说到这里咬牙切齿,额上的青筋都蹦了出来,双拳握的紧紧的,显然对王审琦痛恨之极。
王审琦这人给郎兵印象就是一个标准的粗鲁军汉,也说不上好坏,是员猛将。凤州城攻城战他出的力最大,这一点大家都心里有数,因此城破之后他虽然大肆发泄,杀了不少无辜的人,王景也没怎么怪他。
虽然和王审琦撕破了脸皮,实际上郎兵对他却不并怎么憎恨,除了他最后杀了王万迪的老仆、要当众**的他的女儿太过分外。不过既然和王审琦撕破了脸,那赵匡胤肯定也是得罪了。虽然老赵算得上历史上少有的宽宏君主,真让他登基,也未必对自己下狠手,不过想要再领军作战那是绝不可能了。军权是老赵的命根子,掌握在他结义兄弟手里都不能让他放心。
郎兵想到这里不由的瞟了一眼愤怒的王环,心里一动,要想不让老赵得逞,这倒是个可以拉拢的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