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混入到敌人内部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国人一年最大的节日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刘铭收到了川北县的郭广福的来,信很白话,除了有长辈对晚辈的关心,最重要的是,郭广福说,川北县的老爷们已经知道有自己这一号人物了。
先叫工人来带送信的郭福记的伙记去吃饭休息,明天在把刘铭的回信带回去。
刘铭本想闷声发大财,现在知道自己应该出血了,叫来李福、王大贵、李木匠,刘铭把事一说,三个人都没有了言语,一齐把目光都看到刘铭身上。
看来对于这个政府,对低层的老百姓控制的很严利,老百姓还不知道如何跟他们打交道,面对清王朝的敲诈,没有什么手段。
刘铭笑了一下“没什么事,官府,很好打发的”
王大贵看刘铭有办法问道“那队长,怎么打发县里的老爷?”
“用银子就可以”
“这我也知道”
“可你不知道,给了钱我们还能从官府哪得到的更多”
“怎么从官府哪得到的更多?”
“你们现在怕官府来敲诈,可我们还可以用官府,使自己更名正言顺”
王大贵还是不明白。
李福却已经明白过来“还是老板高明,我们成了官府的人,不就名正言顺了”
“我们怎么成官府的人?”
李木匠对王大贵道“有钱什么还不行”
王大贵这才高兴的道“对有钱就行”看来他现在才想明白。
“要发展怕官府是不行的,不怕它,还要利用它”
“光名正言顺还不行”
“那还要什么?”王大贵又不解了
“我们要用官府的名意,来发展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我们就是我们,不是官府的狗,官府不能想拿我们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是自主的”
李福道“明白了队长”
李木匠也点点头。
王大贵虽然还不明白,可他还是跟着李福说明白了,对于为什么我们是官府的人后,我们为什么还是我们,这太绕了,他不明白,可对于做官府的狗,他却没有什么性趣。
“我带国生和程文过后天去县里,护路队,先由阿福给我盯着,训练可不能放松。阿福你可要盯好,跟他们说我回来后可是要检查的。大贵准备一下年货,给大家都做套衣服,年前我一定回来,我和大家要好好过这个年”
刘铭回去想想也是,低层的老百姓见了官就得跪,又不常出远门,没那么多见识,被欺压了几千年了,从内心中就有一种恐惧,小民面对官府也没什么办法。
算上第一次收费,这次刘铭又欠了郭广福一个人情,刘铭从郭广福身上看到了儒家对做人和做事的态度,这并不是后世对儒家一片批判那么说的,腐朽而不思进取。
这恐怕不光是儒家的对错,一个学说,在人类用了几千年后,不可避免的被人们带入了保守,这是人们走向了保守,而不是这个学说是保守的。我们把责任出到了两千多年的老人身上,是太懦弱了。

要抛弃保守,获得新生,一个民族要付出非常大牺牲。
我知道这种牺牲是非常残酷的,可一个民族必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才能清醒,虽然死的不一个两个,一万两万,这是一个叫人非常难以承认的现实。这也许是一个民族必须走过的路,一时兴盛,一时衰弱。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很无奈,你知道你的民族在重新掘起的路上,要付出很多,可在另一边,你却发现你的力量太小了,在这种历史大循环中无能为力。
我只是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我们的民族少付出点代价,那怕是少死一个人,那么我就要强大,只有强大我才能改变这种循环。
第二天刘铭带着张国生和李程文,一早就离开欧家梁,刘铭自己带了五百两银子,除去过年的花消,年后商队肯定要停止行走,还要准备年后一个月不干的花消,这已经是修路队能拿出来银两,刘铭是准备着要大出一次血了。
刘铭三人打扮的像为采办年货的小地主,这个小地主那当然是刘铭了,张国生和李程文就是两个跟班。
张国生对于能去县城,显的十分愉快,很麻利的就去准备,可李程文却对脱下军装十分的不愿,好像发给他军装后,这小子就在也没有脱不来过。只是都是年青人,没走多远,李程文就被张国生的笑话,打下了一脸的不愿。
从欧家梁到县城要从四天,要在板桥村住上一晚,刘铭的修路队把路也只是修到这里,刘铭本来就不想离县城过于近了,怕被官府知道,惹来麻烦,再向西的路,刘铭还没打算修,现地既然官府已经知道,那就看这次进县城的情况,如果顺利完成目标,还是要向西修路的。
过了板桥,路就差了很多,这叫刘铭三人十分怀念自己修的路。虽然刘铭修路,最多算是现在的公路养护,对路进行一下修补,可是那最少没有水坑、泥坑之类的很平坦,你也不用总是看着脚下,生怕那一脚没走好踩进泥里,这叫刘铭一说起自己的路来十分自豪。
在孔溪又休息了一晚,第四天到县城已经快要天黑,刘铭算了一下,如果路好,再修上几个公路涵洞,要比现在早上一天能到达县城,现在商队走商,都是以骡马为主,如果路更好就可以从上车驾,那运力更强,修路费又可以收的更多。
只是以现在人力和财力刘铭还没有办法修了更好,只好先放弃这个诱人的想法。
刘铭看天色以晚,就没有直接去拜会郭广福,先找了一个旅馆,和前几天一样,和张李两人挤在一张大通铺上睡了一晚。
早上一起来,就叫伙计打水,好好的梳洗一番,把自己的假辫子接好,换上新衣,带着张李二人直奔郭福记商行而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