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这是一种合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正是采买年货的时候,可今年年景不好,张国生说要是往年,来县城都没有住的地方,要找在县城的亲朋才能住下,这街的行人,也比较往年要少了许多。可是就这样,一早刘铭一出门还是感觉到了街上拥挤的人流,是过年了,这使得刘铭有点想家,那个北方很冷,也不是很热闹的家。
回不去了,那就活好吧。
郭福记在川北县城连总号就有五家,刘铭要直接去找郭广福那当然要去总号找,总号在县城的中线上,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
这间店是郭福记卖绸缎的,是郭福记的总号,店面很大,七八个年青的伙计来回的穿梭。这时代的服务,刘铭觉得不比自己来的那里差,伙计都是专门训练过的,从你还未进门就开始了热情的服务,就是不买也没关系,伙计们一样热情的把你送出,不会因为人没有买东西而马上把脸就反了。
郭福记每个分号,都有收小伙计的权力,只是这种伙计为记名伙计,还不算是郭福记正式的伙计,没有分红,只是管着吃住,每月给点零花。小伙计在分号要干上一年后,通过考核合格后,再到总号干上半年,通过总号的考核才能正式成为郭福记的伙计,才能近一步接受商号的训练,向上爬到更高位。
刘铭先在店里转了一圈,这才报上名号,等刘铭报上名字。伙计马上把刘铭三人领到内室,奉上茶茗,叫你稍等,说要报知掌柜,请您稍等,看来郭广福已经把自己要来的事吩咐下来,伙计都被告知,就等自己到来了。
没有五分钟的时间,一个四十多岁、有些微胖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看穿像似是个掌柜。这个人进来时还是一头的汗水,看来郭福记的生意还是很好,因为像掌柜这样的高级经理,可不是招待一般客人的,一定是很多的大客户来了。
“先生可是来自欧家梁的刘老板”
“正是在下,修路队刘铭,不知掌柜贵姓”
“陋人姓韩,叫刘老板久等了”
“没事,没事”
“敞人添为郭福记总号掌柜,我家老掌柜前几日感的点风寒,身体有些不适,不能亲自来迎接刘老板,还望刘老板能够见谅”
“长者获病礼应由小辈前来探望,不敢有劳老掌柜,只是不知现在老掌柜身体现在如何?”
“老掌柜只是感的点风寒,吃下几副药,现在已经好多了”
“不知在下可否前去探望老掌柜”
“我家老掌柜已经吩咐过,只要刘老板一来敝号,就要马上带您去见我家老掌柜”
“那就有劳韩掌柜了”
“不客气,应该的,请刘老板跟我来。”
郭福记总号的前面店面很大,可后面更大,从贵宾室出来是一个长廊。在长廊两边种梅竹花草,虽然现在是冬季,花草都以凋谢,可走起来还是十分暇意,梅竹花草的后是两排院墙,有两米高把长廊搁开,听着两边都是喧闹声,想来应该是郭福记的仓库,这条长廊两边都有流水,一看就是为防火救火用的,用长廊隔火,用水救火。从长廊走了大约有五十米,才到一个小楼前。
韩掌柜做了一个留步的手式,道“刘老板稍等,我向老掌柜禀报一声”
“好的,您请”
不一会儿韩掌柜就从小楼下来,后面还跟着一个汉子,刘铭一眼就认出来他,是郭广福的长子郭孝川,第一次收费时他就站在郭广福的后面,“刘老板这是我家大掌柜”
“大掌柜好”
“刘老板好”郭孝川说着好,可语气生硬,脸上没有一点笑容,半扬起的下巴就给人一种不屑,还似有着一脸的不快。
刘铭不知道郭孝川心里想着什么,可自己跟他到现还没有太多的利益交搁,似乎不用如此吧,对于扬起下巴与自己说话的,刘铭一向不在意,骄傲是要自己的资本的。

那韩掌柜也似没有看到一样道“刘老板,敞人尚有俗物绕身,就先告辞了”
“韩掌柜有事先忙,不用管我”
“大掌柜告辞”
“再见”
郭孝川见刘铭跟韩掌柜打完招呼,也不理韩掌柜,对刘铭说了一句很硬的话道“跟我来”就自故个的走上木楼。
刘铭有些好笑,也没有计较跟着走上木楼。
进了木楼有个小厮把张国生和李程文,接到小楼边的一间房中,吃茶。
楼中生着炭火,一进楼中就是一阵热气扑面而来,这热中还夹着浓重的中药气,
看来郭广福是病了。
“父亲,刘老板来了”
“有请,咳咳”
郭广福坐在一个躺椅上,身上盖着很厚的毯子,面色也有点些黄。
“小的刘铭拜见郭伯伯,不知道郭伯伯身体如何”
“不用这样,老夫人老了,这病就找上来了”
“小侄不知郭伯伯身体有徉,没带什么东西,只是一点山货”
“来老夫这里不用带什么东西,这不是见外吗?”
郭孝川一直站在郭广福身后听了刘铭与他父亲客套地说着话,便有些站不住了,
“对不起父亲,下面的店里还有帐目没有清理干净,我要处理一下不能陪刘老板了”
郭广福听了有些不悦,看了郭孝川一眼。似乎有些无奈“那你先去忙吧”
郭孝川正等着这句话,“那我先告辞了,刘老板不送了”
郭孝川在郭广福面前还是很恭顺,礼节一丝不差,可刘铭觉得他父子俩中间一定有事,而且还跟自己有关,只是这不太好问。
客套一番过后,刘铭与郭广福谈起来这次来的目地。
清政府的效率虽然不高,还是有知道修路队的一天。在清王朝风雨飘摇时候,下面的官员对于捞钱是大于工作的。修路队的事情,一传到县城的老爷耳,那就是听到的钱声。这时候一切有关的王朝律法都会出现,而郭广福因为他人脉,在官老爷还未想好如何动手之前,叫来了刘铭。
郭广福的意思是花钱免灾,可刘铭却知道,中国的商人被压迫几千年到现在还是醒悟,光有钱是不行的,那样你只是个奶牛。
郭广福对刘铭想法而吃惊,但并不是不能理解,在有清一代,他们把原来还放在地下的卖官,放在了官面上,商人多有捐官之人,可在清末这种事已经十分少了,因为商人发现,捐官已经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大的收益。
第二天由韩掌柜为中人,请出了川北县的师爷,一个五十几岁的干瘦老头。这人很精明,刘铭知道在这种社会下精明的人会为自己想的更多,在韩掌柜的帮助下,刘铭答应会给他多加一层月供后,这位师爷就把他的主人给抛弃了。刘铭没有花出带的五百两银子,只用了二百两,其中还给了师爷一百两,就得到刘铭想要的东西,警察。
清政府要变,要改变原有的执法系统,变衙役为警察,虽然这没有改变清政府的命运,可无疑给了自己的机会。现在清政府还不会把军队放在自己手中,能成为警察对刘铭来说也不错,这必竟是执法机构,以后自己干很多是会方便很多。
刘铭又在县城住了一天,好好的把这个小县转了一圈,对各种商品进行了一番摸底,这个川北的小县已经有铁钉了,这是个刘铭很熟悉的样子,而不是在老旧房子中才能找到的那个样子。
洋钉
对不起了,做为一个读者,更大于作者的我,自己也十分不喜欢断更,可是原本比较宽余的时间,一下紧了起来,我们的厂子开始拆了,新厂子又要建了,走的早了,回来的晚了,没有了休息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