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论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了,此事就先不说了,孤今日找你们来,除了方才与诸公所言到得周齐之事以外,尚有其他孤近日查察诸邑地形,寻查各种文献绘制了一卷齐鲁交境之图。今日请诸公尽观。”姬同说着起身下台向殿屏后走去,苏应等人也忙起身跟上。
进入殿屏之后看见殿壁窗橱之上挂着一副地形图卷。在殿外亮光的印透下显得十分清晰。
“诸公请看,诸公说说各自心中的想法。”姬同看着图卷说道。这卷地图是姬同回忆曲阜与临淄之间的地形所绘制,结合现在的文献记载,将各个城邑、关口、险隘、直道、山川河谷,齐鲁边境的驻军尽皆绘于图上。虽然远不如后世的民用地图,不过在现在使用已是足够了。
苏应等人细细观察图卷,各自分析。
“嗣君此图将鲁齐之势尽展,使人有一目了然之感。”申濡言道。
唉,申公到底不是持军奋战之人。(春秋之时,卿将不分,在朝为卿,在军为将。)姬同虽然早知道申濡可以执国内政,却不通军事,但还是叹息了一声。毕竟像太公望、伊尹那样的国家柱石难得一见。这也坚定了姬同寻访才能之士的决心。
“嗣君,臣观泰山近鲁而远齐,以至我鲁国数次与齐对阵,大多是齐军突入我鲁国,我鲁国常要在国内与齐军交战,使得边鄙少人,齐人更是猖獗肆掠。一年之内数次惊扰。”还是有将才的曹沫先说出自己在军事上的观点。
“那我鲁国出泰山的难处在那里?”姬同问道
“回嗣君,我鲁国与齐国相隔泰山,泰山太广。山内是山辟小道。不利于战车行进,且多有荆棘,纵使步军也难以行走。泰山西北地势平坦,极利战车奔驰。因此齐军数次入侵棘地(鲁国东北)俱是从西北而来。我鲁国昔日也曾在棘地驻有大量军士以巩固边鄙,后来因为军粮转运艰难,棘地一带又少有人迹故而将军士撤后到曲池依汶水驻守。”
“我鲁国除却泰山东北之地进军以外可还有其他路径可以攻入齐国?”
“泰山西侧攻入齐国倒是可行,齐国因为棘地军队的后撤,也将原来驻守在阳桥(今山东泰安西北)的齐军撤到了徐关。因此在泰山西侧没有什么驻军,只是攻入齐国之后军粮难以供应,齐军若是切断我军粮道,恐怕我军随时有覆灭之险。长勺、艾陵一带也可以攻入齐国,但此地离曲阜太远,多有丘陵之地,不利于战车的大量行进,依靠长勺地利也许可以打败齐军,只是附近的密林不利于大量展开追袭战。”
“可否借纪国之地攻入齐国?”姬同想起齐国的九世之仇纪国。虽然历史稍有改变,齐国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大规模地攻击纪国,纪国也不像历史上那样困窘。但如此下去灭亡也是必然的。与其看着他被齐国顺利覆灭,还不如借道纪国突入齐国。纪国与齐国之仇是不会和解的,而纪国因为娶了二姑娘姬琰,面对齐国无休止地进攻也会向鲁国求救。正好以此为借口进攻齐国。
“若是能从纪国借道,并且瞒过齐军探听,应该是可行的,只是有些冒险,大量的军队行军很难保密,可行性不大。”曹沫回答道
“苏上卿以为呢?”姬同也想听听苏应的见解
“臣以为曹沫(周制,朝臣在君前面奏时,要直呼其名,父子也不能例外)所言有理,此事牵扯太广,非一时可成。需要顾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尚需仔细思虑。”
“苏公、曹公如此说,此事孤自要好生思量一番。孤倒有些心急了。”姬同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苏公,鲁国现在有多少军士可以参战?”姬同想起此时诸国的军士全是临时征召的,入则为民,出则为兵,作战力实在有限。这种情况一直到战国之时魏国吴起所编练的魏武卒出现为止。
“我鲁国共设置有左中右三军,每军有一万人,共有战车四百乘,战马二千三百余匹。全国可以征召四万五千人征战。每次出战看战况而定人数。”
“齐国有多少知道吗?”
“齐国比鲁国略多,也设有左中右三军共有三万人。战车四百五十乘,约有四万七千人可以参战。”
“现在诸士都是临战之时所征召的吗?孤是说有无常备之师。”
“诸国只有宫室设有常驻军,此外臣并无听说设有常备师之事。”
姬同听罢沉默下来。苏应等人见嗣君沉默不言,也不敢打扰。一时之间殿中针落可闻。只听得殿外脚步之声传来。
姬同知道春秋之时诸国没有设置常备师一是因为当时人口基数不足,劳动力不够。二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公室所收的赋税不多,不足以支撑起一支庞大的常备军。一直到战国之时生产力急剧增长,各国国土方圆千里,国赋充足,人口众多。所以才支撑的起常备师。现在国力不足,想要大量设置常备军肯定不可能,可人少了还不如不设。

人数少又要起作用大概只有骑兵了,骑兵在于一击而走,气势威猛、速度极快,超强机动攻击,对打击敌军军心作用很大。春秋之时是笨重战车的天地,在齐鲁丘陵之地实在难以展开。只要有三千骑兵,基本就是无敌的了。
“诸公,孤思虑设立一支常备之师,用来应付外敌地突然入侵,常备之师的战斗力远胜临时征召之士。若是有一支常备之师,我鲁国在战场上与诸国争胜就可增长数成胜算。此事孤已思量良久,今日想听听诸公的见解?”姬同想了好一阵子抬起头来,看着苏应、曹沫等人说道
苏应等人相视看了一眼,有些意外,苏应为上卿,嗣君问话自然不能不答:“嗣君,设常备之师事关重大,昔日便有卿士提过此事,只是常备之师太过消耗国力,先君俱是因此而罢。现今国家财赋恐不足以支撑常备之师。再者,常备之师人少则无用,人众则国财有困顿之局。到时不但不能为国谋利,反而成为会公室的负担。嗣君还请三思。”
“此事孤已思虑过,国家之困孤岂有不知,孤思虑再三,准备建立一支新式军队,人数不须很多,只要二到三千即可。若是能成,其战力不下三万之师。”
苏应等人面面相觑,不知什么样的新式军队能够只须三千就有三万之师的战斗力。俱是觉得不可思议。
曹沫是军事之才,当然喜欢战斗力强悍地军队,也十分期望率领像嗣君所言的军队征战。听了嗣君之言,连忙问道:“臣不才,愿闻嗣君之言。”
“曹公认为战车交战有何长处与短处?”
曹沫思想之后说道:“战车冲锋时气势强大,威猛,对步军杀伤力甚大。但是局限太大,在崎岖之地不易展开冲锋,而且冲锋的时间太短,不能连续攻击,行军之地限制太多。可以行堂堂正正之战,不利于进行暗袭之事。”
“曹公所言极是,孤对此也思虑良久,战车局限太大,不能进行机动作战,若是受到地势所限,恐怕反而会被步军击败。受到地势所限的战车连步军都不如。这些都是战车的劣势。”
“孤之意是新建一军,名为骑兵。往昔军士乘于战车之上,骑兵则乘于马匹之上作战。若是遭遇战车之时可以从侧翼进攻,一击而走,战车想要追击骑兵是不可能的,骑兵却能追击战车、步军。骑兵最为称道之处在于机动作战能力极强,朝发夕至,气势宏大,可以反复攻击。最利于长途奔袭,攻敌不备,出其不意。如此之师,哪里是战车可以相提并论呢?”
苏应等人闻言惊诧不已,骑兵之威在心中是可以想象的,若是练成,必然能够压服诸侯,齐国也是不在话下。
“嗣君之言臣认为可行,只是马背颠簸,短时可以乘坐,长时间就有些困难了,军士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难以在马背上作战。”曹沫已然明了姬同所说的骑兵威力,但也很快看出训练骑兵的难处。
“公言甚是,此事孤也有所思虑。想出了一个可以使骑兵长时间进行作战的方法。”姬同说完又道:“诸公随孤到屏前来?”
姬同跪坐到主位上,于竹简之中拿出一卷帛书展开至于案上:“诸公且看,此便是孤为骑兵战马所配置的乘具,有此乘具,骑兵便可长时间乘于马匹之上。”姬同所绘之物自然是改变骑兵作战的利器高桥鞍与马镫,还有马掌。制作简单且实用。
苏应等人看着帛书,不知为何,自然不会乱言,等着嗣君细说。
“此物便叫做马鞍。先于马背之上垫上厚垫,再将此马鞍缚于马背之上;此为马镫,用以踩踏上马,还可用来控制马匹奔跑的方向。免去了骑兵双腿须紧夹马腹的困难。如此骑兵便可以一手执缰,一手执兵作战;此为马掌,负于马蹄之下,避免马匹长时奔跑马蹄受伤。有此三物,骑兵便是如虎添翼了。”
姬同见苏应等人看着帛书不说话,笑道:“此事孤既与诸位商议,自是不会强行为之。故而方与诸公议决。孤夸夸其谈自是不敢使诸公信服。此图曹公先取去,按图制作此三物。孤与诸公共试是否可行。”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