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生爱恨——亲情难解(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母亲和舅舅合计把大妹嫁到乡下去,他们担心大妹留在城里会败坏一家人的声誉,想用这种办法来推卸自己的责任我十分反对,可又想,也许大妹离开这个家,是一种解脱,也就不再坚持。
结婚的时候,没有热闹的场面,没有喜庆的仪式。大妹随身带着几件衣服,就让对方给接走了,简直象扔掉一件破旧的家具。我难过了好些天,感到自己太无能了,同在一个家庭里,同样的骨肉兄弟,怎么能有这样不同的待遇?
大妹嫁出去以后,家里相对平静了一段时间。可是不久,大妹在乡下就呆不住了。三天两头跑回来,母亲却不喜欢她再来家里,老是逼她回夫家去。终于大妹跟丈夫也闹翻了。听说妹夫脾气不好,两人常为一件小事争吵,大妹一闹就回家来向母亲诉苦,希望娘家能给她撑腰。可是母亲不问个所以,每次都指责大妹的不是,逐她回去。大概在母亲的眼里,凡事都该大妹不对。也许母亲为生活所累,已不想再顾及到大妹,就以这种简单逃避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大妹回去了。她也不再回来了,她明白娘家已没有她的位置。她感到走投无路,只好又开始到处流浪,靠偷别人的食物过日子……
后来妹夫家的人把大妹找回去。此后一段很长时间大妹不到娘家来了。我觉得这也许是个有志气的表现,是好的开端。我不希望她来,因为不希望看到她遭受母亲的叱骂,这对她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助长她的愚昧和固执。大妹从来没有对自己有过较高的要求,没有对未来充满过美好的希望。她应该在独立生活中找到一条理智的光明的路。可是我不能不时时在想念,担心大妹又要做什么傻事。
家里没有人再提到大妹,连她的死活都不去关心。母亲好象轻松了许多。我也不便去刺伤母亲的心。大家好象都怕再想起那梦魇般的事。几年后大妹突然回来,带来了不少土特产,穿着也象样些,听说那边生活有了改善。家里人对大妹的到来议论纷纷。祖父担心她再惹事生非,一再告诫不能让她到处乱跑,明显地还是不信任她。祖母看到礼品,表示欢迎。母亲希望她回家作客,住几天就赶快走。人们不象欢迎久别重逢的亲人那样对待她。不相干的人还好奇地跑来看热闹。唯独我悲喜交集,问了她家庭生活近况,在那边过得舒心吗?当然也不忘提醒她要珍惜得来的好日子。可她还是那种怪脾气,歪着脖子,瞪着双眼,明显地表示不想再听这种劝告的话。我隐隐感到失望,痛苦的生活没有把她变得理智些。听说她已有一个孩子,而对她自己的孩子也采用打骂的教育方法。我感到可怕极了。大妹把母亲对她那一套不良的教育法,又用在她的下一代身上,这怎么得了。大妹住了两天就回去。临走时大家送她一点礼物,却没有人到车站送行。

大妹这一去,又没有音信。许久后听说她还是没有珍惜得来的生活,没有充分享受天伦之乐,也许她觉得自己就没有得到过。在一次跟丈夫大吵大闹后,竟丢下儿子跑出去。她也不再回到娘家来,她已多少有了觉悟,知道娘家不能给她温暖,只有打骂和冷遇在等她。母亲早已经不再挂念,也许她认为大妹出嫁后,她的责任就完成了,甚至还在咒骂大妹的过去。我知道,大妹确实给母亲带来伤痛和耻辱。大妹摔伤住院的时候,母亲曾经是那样疼爱她。如今这不值钱的东西坏了家里的店号,大家倒是希望她远远地躲开,永远不回来,免得背上这不雅的包袱,甚至希望她从此能消声匿迹!
大妹最后一次出走后,竟被人贩子拐骗走了,听说被卖到很远的地方去。在哪里?不知道。母亲已不想知道。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牵挂,为大妹伤心难过,为大妹苦恼不安。苦难而不幸的大妹,你到底在哪里?每当夜深人静,我常常拉开抽屉,拿出日记本,在上面找寻大妹的踪影,留下泪痕。无论大妹怎样讨人嫌,她毕竟是我的亲妹妹,我怎能忘却?我真实的人生中唯一想念、悔恨、牵挂的人就是我的大妹。
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家庭悲剧、闹剧。但中国人一贯奉行“家丑不可外扬”。他们不说,写文章的人不说,他们便十分地完美,受到众人的羡慕和赞扬。我因为有这样一位妹妹,一位不幸而苦难的妹妹,产生了想写和非写不可的冲动。我不怕献丑,因为我不希望再有象大妹这样的人出现,不希望还有家庭在制造象大妹这样的“次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