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七章临安观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雨辰、李悦挨着在船上,观看运河两岸的风光,说不尽的繁华兴旺。运河沿岸停着无数船只,河中央船只往来如梭,接载士贾商人诸色人等,运送香、货杂色物件。又有大滩船,运送铺米、盐货、菜蔬、柴炭、砖瓦、泥灰前往临安。临安为南宋“国都”不过几年的光景,便已经如此人烟阜盛。
李雨辰指着远处道:“那里大约就是茅山所在,正一教的总坛,你知道的吧?”李悦脱口就想说:“我这趟想去的地方就是那里!”话到口边,急忙收住,心里道:“且稳住,要不露一点声色的好!”当下并未说什么。这时候齐天佑走过来,道:“公子、小姐受屈了。”李雨辰忙道:“这是哪里话,齐兄见外了。”
齐天佑道:“唉,疼痛,那些小姐、夫人们真罗嗦,事多,真不爱伺候他们。说着揉了揉太阳**,又笑道:“李公子、李小姐,是不是第一次来临安?”
李悦接口道:“第一次到江东。”
“哎哟,那可得好好见识见识临安城。”齐天佑道:“鄂州就不小了。可和临安城比起来,一个地下一个天上——这里是天子驻骅的地方,不信你们看。”

这一日终于到了临安。
从运河口望见便觉气象不凡,薄雾中但见楼阁临立,又正值新春年节期间,更显得一片锦绣!
一时船停靠在岸,齐天佑领着李雨辰上得岸来,道:“李公子、李小姐,我们要去的地方不远,我们走着去,就不雇车了,你们说好不好?”李雨辰和李悦都是性情好没挑剔,无可无不可的,自然答应。齐天佑很高兴。
一路走去,街上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小商小贩做买卖的人极多,又有沿街的杂技百戏:掷剑,透梯,吐火,吞刀。忽然前面走不动了,只听鼓乐喧天,人群纷纷闪开,迎面撞来三五个壮汉,抬着块三丈高的白布牌子,牌上写着三行红色大字:
某库选到有名高手酒匠,酝造一色上等浓辣无比高酒,呈中第一
十几个人,敲锣打钹的,紧随其后。后面又跟着二十来个十六七岁风流少年,抬着呈献的贡酒,还有人端着点心,沿街给路人品尝。后面一匹大马上坐着一人,得意洋洋,却是酒坊的老板。马前几个大汉手捧着金帛、银碗,却是赏赐之物。
十来步之后,又有几十匹马。马上坐着全是一等姿容出色的艳装妇人,清一色鲜红衣衫,身着销金撒花裙,珠翠玉冠,有的拿着花斗鼓,有的捧龙阮琴瑟;马前马后围着一群伙虞侯、押番以及游浮浪子——有的在前引马,有的左右护持,有的为之捧青绢白扇,摇首说笑,一路过去了。
李悦不知道这一群人是作什么,问李雨辰。李雨辰也不知道。齐天佑便问路旁的人:“这里可是迎亲队伍?”
那人道:“不是迎亲,这是临安城中的一个酒坊呈上的贡酒得了第一的名次。酒坊的老板特意聘请青楼女子前来助兴!这是那有钱的人,才请得起这许多头等妓女、帮闲助兴。”
李雨辰点头赞叹。又往前走,走不多远,迎面又来了一队人马,均是市井居户,有的抬着活鱼,有的抬着糖糕面点、各色吃食,故意作猎人、渔户打扮,还有人的装扮成“八仙”,又有执琴的女童和绣体(纹身)小哥擎着花篮、笼杖,欢欢笑笑。一行人竟有二百多,拖拖拉拉、迁迁延延有百十丈远,闹哄哄地过去了。

李雨辰笑道:“真是过年了!好热闹。”齐天佑笑道:“这样子只怕要走到天黑才能走到住处。李公子,这里附近有个好酒阁子,不如先去酒阁子里坐着喝杯茶,吃个晚饭,避开这些人,等热闹过了再走如何?”
李雨辰不知底里,自然答应。齐天佑引着李雨辰兄妹过了一彩绘牌坊,迎面就是一座酒楼。李雨辰猛抬头,见那酒楼门首描金绘彩,不像寻常酒肆,不由疑惑道:“齐大哥,这是什么地方?”
齐天佑笑道:“李公子,不必多问,只管随我来。”李雨辰将信将疑,入内,但见厅院廊庑上一溜高悬贴金红纱栀子灯,绯绿幕帘;庭院花木森茂,香烟弥漫。花影深处,红纱灯下,有百位盛装绝色美女坐在廊上。
李雨辰骇然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齐天佑笑道:“这是京都最好的酒楼!李公子,既来之则安之!那些美人你可以不去看她,但这饭是要吃的。坐下,且坐下!”
李雨辰不安地看了看周遭,勉强坐了。齐天佑问道:“李公子、李小姐,二位要吃些什么?”
李雨辰道:“我没什么特别爱吃的,只要填饱肚子就行。”齐天佑想了一想,叫了酒菜。李雨辰道:“齐大哥,待会儿我来付这个饭钱!”
齐天佑笑道:“李公子,你忒让我为难了,要是我们杜统领知道,小人就顶着一个徒罪。”李雨辰哪里肯依。齐天佑见强不过李雨辰,便笑道:“不是小人放肆说一句,李公子,你手里的那点银两还不够打发下人的,你手里若没有几锭金子,你再出不去门的。”
李雨辰骇然道:“我们吃了什么,吃去这许多钱。”
齐天佑笑道:“李公子,且不说这里装饰、陈设,花开四时,单单这一桌的器皿就值二百两银子。碗碟是官窑的,筷子是象牙的,盘子下面的托儿是珊瑚的,燃着的蜡烛是人鱼膏。再说方才你吃的那馒头,一个就一贯钱。”
李雨辰惊骇道:“那是什么馒头,怎么一个就一贯钱?”
齐天佑道:“李公子,你没吃出来,那是蟹黄馒头,眼下什么时节,要找到一个满膏黄的螃蟹得找多少个螃蟹。焉能不贵?”
李雨辰几乎被噎住,眨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齐天佑又微笑道:“李公子,你不知道,方才你我喝的那一小杯‘皇都春’,就要这个数。”说着伸出五个指头。
李雨辰惊诧道:“五十个钱!”齐天佑笑着摇头,道:“再添十倍。”
李雨辰道:“五百钱——这是捧日、天武、清朔、擒戎上四军和军中上等禁兵一个月的军俸啊!”
齐天佑凑过来悄声道:“李公子,你回头往四周看看,那阁子里面在座的不是王孙,权贵的公子,就是有百万家财的巨富。等闲人哪能来得起这个地方!”
李雨辰环顾四周,对面轻纱后,隐约几个阔公子在那里吹箫抚琴。“这都是新贵,不知道赵鼎、张浚的公子在也不在。真正的皇子王孙,连道君皇帝在内不都抓去了北边!想当年蔡(京)太师何等的权势,蟹黄包子就是他家独到的方子,儿子作了驸马,也逃不过靖康一劫。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全看各人的命!”
李雨辰嘿然不快,也不好说齐天佑什么,片刻也不愿多呆,就说:“齐大哥,我看我们还是离开这里的好。”随即起身出来。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