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六章仙人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炎三年那年秋天金人南下,是分作东西两路的。这一回和第一次南侵不一样,金人准备了十万人马。西边的一路,经光州(今河南演川县)、黄州(今湖北黄岗县),渡江后去了江西。东边的一路,由金邦四太子兀术直接领兵,在渡淮水之后,取道源州、和州,要在渡江之后经江东去苏杭。
我记得兀术兵马那一年十一月上旬攻下了和州,准备在采石地方渡江。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的守将郭伟亲率将佐、官兵极力抵抗,死守太平州。三日之内五战皆胜。金人就转往慈湖镇,在那里又被郭伟所败,又往东去了马家坡。
金人攻占和州的时候,杜充这厮不在大江以北派兵设防,却只下令在淮南‘清野’!把各地的老百姓全部赶到江南岸来,一路焚烧粮草、屋舍、田地。他还特地派了一统制官,领着三百军卒前往真州,在长芦镇‘祟福禅院’的两千间房舍内堆起二十四垛芦柴,一齐发火,烧得‘祟福禅院’全成了瓦砾堆!我到今天‘想破脑壳’也想不明白,他这是干什么?烧金人,金人还没来呢!杜充把他的全部人马都留在建康城里外,只守着他一人。

金军十一月下旬转到马家渡的时候,杜充这才急急忙忙派都统制陈淬和岳飞、刘经、戚方、樊成等人率各自的部众去堵击,又叫王燮带着一万三千人前往接应。接战十几个回合,金人和我们各有胜负!瞧见没?我们是不怕金人的!只要实心抵抗!(作者注:那时候和打小日不一样!小日我们实力上比是打不过!但是还是坚持了八年!)谁知道就在这紧要当口,王燮忽然率着他的人马一声招呼不打就跑了,而且从徽州、信州一直逃到了福建才停住。
这下子,陈淬、岳飞、戚方没了王燮重兵支援,抵挡不住了!陈淬阵亡,岳飞、戚方的人马也全都溃散逃走。这样,大江南岸几乎没了宋国的一兵一卒防守。”李雨辰沉默,手里的半个馒头再也吃不下了。
“杜充听说女真人已经渡江,不顾满城的百姓,立即要先乘船逃命。没曾想刚把水门打开,建康城的百姓都跑了来,把城门堵住,不让杜充这厮走。
杜充派人去哄骗百姓,说他是要带兵出城去迎敌。百姓没一个人信的,都呼喊:‘要去与敌人作战,请杜相公带我们一道去!你杜相公平时枉杀了多少人,情况刚一紧急,却要弃城先逃!’
我们这些跟着逃跑的小卒子心里气愤。俗语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食民膏饷,哪有敌人来了,连拼都不拼一场就逃跑了的。拍拍自己胸膛,良心何在!我余良虽然没读过书,这个道理我还懂!
杜充就又下令诸军驻守,军中每人犒赏银十两,绢十匹,挪到蒋山(即南京钟山)下寨。但到这天夜间,各军都骚乱不宁,黎明时又都跑到江宁与句容接界处的东阳镇去。杜充也在夜间率领了三千亲兵,偷偷地逃到了真州。你们知道金人是没有船的。他们现找了一些小船,一直渡了七天七夜,才全部过了江。之间船上的、岸上的、南岸的、北岸的,没有碰到我大宋国的一兵一卒!”
李悦忍住头痛插口道:“这本是个大好机会,正好可以乘敌人乱糟糟的攻他个出其不备。”
余良冷笑了道:“我们这些作兵的,再不济,也比老百姓匆匆忙忙拉起来的人马强的多,单说兵器就好,平时多多少少也有演练。这时候出击,让金人一匹马也逃不回去!没有!我们一直呆在建康城,一直看着金人全部人马包围了建康城。到任不久的建康知府陈邦光,从城上往下望,看到女真人的铁骑往来如云,旗号漫郊遍野。不等金军攻城,便写好了投降书,派人送与兀术,拱手把建康府送与了金人。”
我们跟着杜充逃的路上,有一段必须走过的险山,叫独松岭,岭路险狭,是最易守难攻的要隘。可我们大宋国的将官们,没一个人想着布置一兵一卒在那里防守。连金人们都说‘南朝真个是没人了!倘若他们派几百名老弱残兵在这里把守,我们哪能那么容易就过去!
西路的女真兵马在这年十月早已渡过长江,经由大冶而进犯洪州(今南昌市)。原来驻江州的刘光世,听说女真人来了,也不敢出兵去抵抗,仓皇引兵逃往南康军(今江西星于县)。
此后不久,江州的知州也弃城而逃。金军进入江州城,大肆杀掠了一番。驻守镇江的韩世忠,也和刘光世一样,听说金军在采石渡江的消息之后,也不敢去迎击,却先把所有辎重装入海船,连同全军人马,一齐运往江阴。临走的时候,又将镇江的城墙放火一把挠掉。金人杀人放火抢东西,他们不毁坏的,我们帮着,也放火、也抢,是不是杀人,我看好难说。

现在的湖北、京西宣抚使(相当于军区司令员职位)岳飞,就是那时候脱离了杜充,独立领军的。岳飞和杜充分散,逃到宜兴,组织了几百人,就在建康和金人打了一仗,几百人就把金人赶出了建康!
我们在扬州的时候被杜充扔下不管,也跟着百姓逃过江。逃到扬州才知道皇帝已经跑了。我们也就自行散伙,扬州城好座繁华城池,不亚于汴京,此时到处是哭声,地上随处扔着绸缎细软。到那个节骨眼上,人脑子里就没有忠奸善恶了。我和同袍弟兄们开始还是正经人,架不住金银财帛就在眼前,伸手就可以拿过来。我的眼也热了,跟着浑水摸鱼,取了好些,打在包袱里。其他几个兄弟商量着要继续往南逃。我因想着家里的老姐姐,担心他们不知道怎么样呢,想回老家去找他们,就自己一个人回相州了。
结果走到半路,忽然草丛里跳出几个军汉,没头没脑给了我一顿闷棍,把我打得背过气去。我那时候穿得是老百姓的衣裳,孤身一个人,背着个包袱。他们不知道是哪里的溃军,把我打了一顿,丢在荒地里,包袱里的东西都被抢了。我这条腿就是那个时候被打坏的。还算是我造化,不曾被打死,侥幸拣了一条命回来。
我那时十九岁,身体强壮,忽然连路都走不灵了。自己不吃苦头,不知道平时官军欺负老百姓有多可恶。逃难的人救了我,给了我些吃的,没有饿死;给了我些喝的,没有渴死。我拖着条跛腿,走不到相州了,只好跟着难民往回走。跛着我这条腿,一路乞讨,没有饭吃,饿三四天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实在饿坏了,和一条野狗争吃的W叩揭话耄鹑说娜寺砘爻罚质且徽罂成保撕妥衬昴凶颖蛔プ撸嫌滓宦缮彼馈N叶阍谒廊硕讯锖眉柑欤呕旃惶趺?
我乞讨了一年多,有一天见到张俊军中贴的告示,征会做生意的人。我就报了名。有个尉官问我会做哪门子生意,我说我没做过什么生意,只是我家的豆腐做的好,远近闻名。我就被留下了。留下做豆腐。”
余良道:“我记得上午和你说的时候,你还笑!你们不知道北边大量的逃难的人涌往江南,那么多人要靠江东、江南这么一小块地方养活,更何况这些年不光有金人还闹军贼、流寇,大片土地荒着没人耕种,朝廷自保都南,从来发饷不是发不出来就是欠响欠粮。没有军饷,怕军队会哗变,所以那几个宣抚使想出这么个办法赚钱养兵。要知道,这生意后面有大人撑腰,没人敢来啰噪、欺负。只要人会经营,钱是一定会赚的!
不光是造豆腐,后来又开饭庄,茶肆,我们这些当过兵的,看到金人欺负大宋的人,也不坑害自己的老百姓。价钱又公到。生意好得不得了。慢慢把生意做大了,后来甚至远走海外。”
李悦心里道:“怪不得受杜良臣重用——不光算账算得快!”
余良道:“可是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都让上面的人不明不白地吞了。我干了五年,底里知道的清清楚楚。军卒仍是吃苦,大便宜都让做大将的占了。做大将的穿的是绫罗绸缎,吃香喝辣的,妻妾成群。军卒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没妻儿老小。我气不过,就辞军走了!
我惦念着我的两个老姐姐——不知道他们全家老小如何?仍是打算回相州去找他们。路上见到我过去在开封时一起投军的一个朋友,他说我们村子里已经荒了,一个人都没有了。
我也就断了回家的念头了。这几年金兵不来了,朝廷在江南暂且安顿下来,我看当今全无斗志,又不记得当年怎么从半夜从热被窝里跳出来,被金兵在**后面追得没命奔逃的悲惨!缩着脖子窝在家里,只盼着别人不要欺到家门口——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回河东老家去,我那两个老姐姐,这辈子是怕再也见不到了——不知她们是死了还是掠到北国为奴去了。她们的这个从军的弟弟一仗没跟金人打过,只是抢过自己百姓的钱。”余良说着,愣愣望着窗外,眼中堕泪,又道:“我的腿走路不灵光了,再打不了仗了。可是我心里总闷着一口气,别看我是个没读过书的粗人,可这杀敌报国的心始终没有死。好歹有个王船会我这个瘸子还有用场!杜良臣这个人虽然是江湖道面上的人心里还是有家国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