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毅
乐毅,生卒年不详,活动年代约在燕昭王(公元前312年至前279年)燕惠王(公元前278年至前272年)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山人,魏将乐羊的后裔。
乐羊曾担任魏文侯的将领,他带兵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中山灵寿(河北灵寿西北)封给了乐羊。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他的后代子孙们就在那里安了家。后来中山复国了,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又灭掉了中山国。(《乐毅列传第二十》)
乐毅自小颖悟好学,聪敏多智,很得其祖乐羊的称赞。将其拜在隐士玄玄子的门下。
由于乐毅贤而好兵,赵人推举他在赵国做官。到赵武灵王死后,他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又去燕国。齐国曾(于公元前314年)覆灭燕国,燕昭王为报仇雪耻,以十分恭敬的态度、隆重的礼物招纳贤士,凡是欲破齐的人,知道齐国的险阻要塞、君臣间关系,善于用兵的人,都一律欢迎。乐毅作为魏国的使者来到燕国,被燕昭王任命为亚卿。
乐毅帮助燕昭王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察能而授官”,“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还主张:“循法令,顺庶薛者,施及萌隶。”燕昭王也“吊死问主,与百姓同其甘苦”。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弱燕已逐步富强,伺机向齐复仇。

乐毅向燕昭王冷静、客观地分析了时局,提出了正确的战略主张:联合楚、赵、韩、魏四国,利用秦国,共同伐齐。昭王虚心采纳了乐毅的意见,命乐毅任上将军,率五**队,大败齐军,取得了以弱胜强,报仇雪耻的辉煌胜利。故《太史公自序》说:“率行其谋,连五国兵,为弱燕报强齐之仇,雪其先君之耻,作乐毅列传第二十。”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子惠王继位。惠王自做太子的时候就对乐毅不满,听信了齐人反间之计,派骑劫去代替乐毅,把乐毅调回燕国。乐毅知道燕惠王心怀不善,害怕被杀,就逃到赵国。赵封乐毅于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东南),号望诸君。赵国尊宠乐毅,为的是“警动”燕齐。乐毅后卒于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