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密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
当年张飞因性子暴烈不知道惹下多少祸端,不过性子耿直有时候也不一定是个坏事。
雅丹虽然是羌族丞相,但是也并不是不怕死之人,见张包性起抽出宝剑便要杀他,不觉心中惊恐万分,心想:“我今天要死在这里了!”
正当他紧闭双眼等待即将坎下的宝剑时,突然诸葛亮急忙制止说:“兴国切勿鲁莽!”
雅丹的魂魄早已到鬼门关转了一圈,不想性命得以保全,早已是满头大汗。
他此时惊恐却不知道说什么的好,先前的那股傲气十分早已减了八分。
只见诸葛亮亲自将他扶起说:“羌族素来与我蜀汉没有冲突,这次协助曹魏恐怕是受人蒙蔽,我先帝汉中王为光复我大汉江山带领众英雄不怕千难万险,终于使兴复大汉的事
业稍微有了起色,现今,孔明奉主上之命兴兵讨贼,乃是顺应天意,得益民心,希望丞相分清是非,以国家大意为重,且莫再帮助逆贼与天意民心为敌!”
雅丹刚才受了张包那一惊,又听诸葛亮一番话,只觉得自己无处容身。
雅丹匍匐在地上说:“诸葛丞相真乃大仁大义,雅丹不识好歹,不应天意,反助逆贼,惭愧至极。如今听丞相一番肺腑,雅丹甘愿伏法,死而无愿。”
诸葛亮再次将雅丹扶起说:“我曾经将蛮夷首领孟获七擒七纵,难道是为了取他的性命吗?孔明一心一意为光复大汉王朝尽心尽力,我不过是想让诸位首领明白,我等虽是不
同的民族,但都是大汉臣民,并无分别,我只希望,我等同心协力共扶汉室,且不可大义不明,中奸不分。丞相觉得孔明所言是不是有道理呢?”
雅丹对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之事早有耳闻,只是别人传说,从不信以为真,他只知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今日若不是被诸葛亮所擒,怎么也想不到诸葛亮如此宽大胸怀,身系国家大义,不计个人恩怨。
雅丹想到这里感动不已,不觉留下泪来。
雅丹对诸葛亮说:“丞相之意,雅丹明白了。这次如果回去,定然说服我王速速退兵与蜀汉用结秦晋之好,从此再不与蜀汉为敌!”
孔明见雅丹已经领会了他的一片苦心,于是长舒一口气说:“我现在即刻送丞相回去,希望丞相向羌王传达我意,如若执迷不悟,丞相风雷阵我都不放眼里,轻而易举就破了
,任你铁甲千万我都来者不惧!”
雅丹惶恐说:“丞相放心,雅丹自会尽力,只是还望丞相能派一人与我同往,以表丞相诚意。”
孔明听雅丹这么一说,心想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于是他环顾周围众将,意思是说:“谁愿前往!”
马谡见众人都立了战功,只有自己整日留在军营之中,没有立下半点功劳。于是他往前一步,躬身答道:“丞相,马谡愿意与雅丹丞相一同前往,凭马谡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说服羌王退兵,请丞相批准!”
孔明见马谡自愿前往,必定是胸有成竹,这个时候他早已将当初先帝对他的叮嘱抛于脑后,对马谡非常信任,只是他仍然担心羌王野蛮,不听教化,但再一想:“两国交兵,
不斩来使。于是欣然答应了马谡同雅丹一同前往。
马谡与雅丹走后,姜维担心的对孔明说:“丞相,羌人野蛮,而且幼常虽深知兵法,才思过人,但并没有任何经验,我担心?”
孔明笑笑说:“伯约多虑了,幼常跟随我多年,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没有事的,伯约放心就是了!”
姜维自从跟随孔明以来观察马谡多时,他见此人纸上谈兵倒还可以,如果亲临大事则不一定成事,嘴上虽然不说,但终归是放心不下。
于是姜维对孔明说:“丞相,虽然把握比较大,但还是以防万一,小心部署才是!”
诸葛亮觉得姜维所言不无道理,于是就将此事交与姜维去小心安排下去。
马谡和雅丹不多时来到了羌兵大营,雅丹领着马谡来见羌王。
进到大帐之中,羌王正坐在大帐中央,见雅丹丞相回来,面露喜色,他起身走过来握着雅丹的手说:“我听曹真说你被诸葛亮破了风雷阵擒了去,怎么你还能安然无恙的回来?”
雅丹于是便将诸葛亮如何破他风雷阵,如何亲自给他解去绳索,如何向他言明大义,一一说与羌王听,那羌王听完并没有受到半点感化,大怒说:“诸葛亮诡计多端,丞相你不要中他计谋,不过丞相既然你已经回来,本望还是很高兴的,明日再与我一同亲率大军,捉拿诸葛亮回来,割下他的头来祭奠我那可怜的阿骨达。”
雅丹见羌王如此顽固,于是对羌王说:“大王,诸葛丞相为了表达他的诚意,特意派了马谡将军与我一同前来,以表他对大王的规劝之心。”
羌王此时心里早已怒气冲天,现在又听自己的丞相替诸葛亮说好话,于是大怒道:“雅丹,我念你是我的丞相,不怪罪于你,你怎么反倒替诸葛村夫在我面前美言,是什么道理?”
马谡见羌王不听教化,并没有像孔明那样来规劝羌王,反而趾高气扬的说:“大王,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退兵还来得及,如若刀枪相见,大王后悔就来不及了!”

马谡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句到也罢了,那羌王听了这最后一句,大喊道:“来啊,将这汉将给我绑了,明日待我捉了诸葛亮一同祭奠阿骨达。
马谡去了许久仍然没有回来,诸葛亮越来越觉得心绪慌乱过,虽然是深夜,但是他却觉得心乱如麻,一点都平静不下来,出征以来既要关心北伐大计,又要心系国内事务,他逐渐感觉到心力交瘁,有些力不从心了。
不多时,诸葛亮因过于劳累昏昏睡去。
诸葛亮只觉得自己突然回到了蜀国,他恍惚之中来到了天子早朝议事的大殿,环视四周并没有其他人,突然他听到大殿里有人在叫他:“丞相,此次北伐战况如何了?”
隐隐约约之间孔明听出来好像是先帝的声音,他突然觉得非常的温暖,好像回到了以前,于是他提了提精神说:“主公近来可好?孔明日夜思念主公,总想能够再见主公一面,却总是没有机会了,此次北伐,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眼下,我又派马谡去说服羌王退兵,应该快回来了!”
孔明只听得先帝微微有责怪之意说:“丞相,我不是早就给你说过马谡此人不可委以大任吗?你怎么不听我言呢?哎!丞相,马谡此去,多半是不会成功,此人恃才自傲,怎么能担此重任呢?”
孔明听了刘备的话,不觉惊出一身冷汗从梦中醒来!
先帝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孔明不觉感伤起来,先帝阿,孔明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心里想着,眼角不禁滴下几滴酸楚的泪水。
正在伤感之时,忽然帐外小校禀报雅丹丞相有疾书派人送上。
“快让他进帐来!”孔明感觉道大事不妙。
那人进来下跪于地说:“雅丹丞相差小人火速将此书函呈送诸葛丞相,说是有紧急事情!”来人边说边呈上书函。
诸葛亮接过书函拆开来看,只见书函上写着:
诸葛丞相,雅丹深感丞相忧国忧民之情,和马谡将军回到营寨后,雅丹先将丞相所言利害关系说与我王,然而我王顽固不化,不听我言,一心要给阿骨达报仇雪恨,而马谡将军又以傲言激之,于是我王一怒之下将马谡将军绑了起来,扬言准备来日捉了丞相与各位将军一起以你等头颅祭奠阿骨达。
雅丹没有完成丞相心愿深感不安,特命令心腹小卒送上亲笔书信,望诸葛丞相早作准备以应对我王,雅丹深感惶恐。
羌丞相雅丹敬上。
孔明读完此信,突然觉得胸口郁闷难忍,一口鲜血从嘴里喷出,鲜血立刻染红了来信。
孔明心里非常懊悔,后悔没有听从先帝的忠告,不想今日失算。
孔明赶紧调整身心,急忙派人着急诸位将军。
不一时,姜维等都已经到齐。姜维见孔明口吐鲜血,心想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于是上前一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丞相千万注意保重身体,您乃蜀国之脊梁,千万不能忧劳过渡阿。”
孔明将雅丹书信传与诸将观看,诸位将军都感到非常的吃惊。
老将赵子龙见丞相如此忧虑,深感担忧,于是上前一步说:“丞相不用如此担心,明日我等自去与那羌王交战,一定把马谡救回来,灭了那羌王的威风,让他知道我西蜀的利害。”
众将见老将赵子龙尚且如此应勇,何况自己英年体壮,于是也都自高奋勇,明日去与羌王决一死战。
孔明见众将都如此愤愤不平,于是定了定神说:“如此,明日整装迎战,不过那羌王此来必定带领大军,而且羌并个个凶猛异常,交战之时千万不可硬拼,如有不妥,速速撤兵!”
众将领了诸葛亮军令转身就要离去。
姜维急忙阻止他们说:“诸位将军慢走,听伯约有几句话要说。姜维曾打听得羌兵善用铁钉车,又有蒺藜,飞锤等猛烈兵器,如果不仔细考虑好应对计策,必定敌不过羌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盲目迎战,必定不会胜过对方,还可能惨遭失败。希望丞相与各位将军从长计议。”
魏延见诸葛亮自从得了姜伯约之后对他总是另眼相待,心里早就不服气得很,于是抱拳对诸葛亮说:“丞相,谅他鼠辈小族能有什么能耐,明日我自带五千人马,一定把那羌王捉来,献给丞相,请丞相下令准许!”
诸葛亮见魏延等人一再要求,于是答应说:“好吧,只是你一人前去,实是危险,我需要再找一位将军与你同去,如此谁愿与文长同往?”
帐下走出马岱抱拳说:“瑾之愿与文长同往。此地地形我比较熟悉,以便随时应对!”马岱此人心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时曾经多次立下奇功,诸葛亮对他也是非常赏识。
见他要去,心想马岱是个心细的人,一同前去未尝不可。
孔明于是答应魏延、马岱二人一同前往。
姜维虽知道他们此去一定是凶多吉少,奈何他们如此固执,而且丞相也已经下令,暂且看看形势如何发展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