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立军校的目的是为了给大明军队培养指挥官,同样,若是大部明军将领都是出自于军校,那么,这个担任校长的人的地位就相当的尊崇了,民国初年的蒋介石不也是以黄埔军校为起点发家的么,在后来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甚至解放战争中,一大批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为蒋介石出生入死,同样,若是某个人做了这个校长,那么这些进入大明军队的军官们几乎都可以算得上是这个人的门生了,周扬虽然是来自后世的人,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同样,周扬也不可能赐予某个人能够威胁自己地位的权利
周扬仔细回想后世那些著名的军校的构建,尤其是西欧那些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国家军校的构建方法。只想的周扬头疼不已,将军校制度的大概轮廓写了出来,周扬想着这几天召集几个内阁辅臣们商议一下,毕竟这些人为人处世都有其独到的一面,或许他们能为自己提供些意见也不一定。这些人虽然有些迂腐,但是作为臣子来说,他们无疑是忠诚敬业的。
虽然周扬休息的这几天在坤宁宫虽然也处理里一些奏折,但是积压的奏折仍然有数十份,除了有关于陕西灾情和辽东军情的奏折之外,剩余的十几份奏折竟然大部分都是都察院弹劾周扬新任命的京营统制曹文昭的,所列举的罪状更是千奇百怪,有弹劾曹文昭贪污受贿的,更有甚者还弹劾曹文昭进过妓院,周扬看着这些千奇百怪的奏折,自然明白,这些奏折多半是因为曹文昭在京营整顿军纪的大动作触一边动到了这些人的利益所以才受到了这些人的嫉恨,周扬随手将这些奏折扔到了桌子的一角,晒然一笑,周扬伸了伸懒腰,看着天色尚早,冲着前些日子从敬事房新调来的小太监小林子一招手,道:“小林子,陪朕到御花园走走吧
哪小林子原是敬事房的小太监,王承恩走后,周扬见这小太监还算机警,加上王承恩这趟探家回来周扬打算让他负责将在剿灭魏忠贤时候被打散的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员重新聚拢起来组成自己的谍报系统,因此就干脆让小林子做了自己的贴身小太监。虽说东厂和锦衣卫的存在有很大的弊端,但是周扬作为后世的人,对这些特务机关的作用还是极为了解的,后世的国家中,像美国的FBI,前苏联的克格勃,或者中国的国安局不都是特务机关嘛,其权利就不比现在的东厂或者锦衣卫小,但是其造成的影响却是没有东厂和锦衣卫的坏,归根结底就是它也是要受到法律的制约的,周扬打算彻底的裁撤锦衣卫,但是身为皇帝,有一套自己的情报系统还是很重要的,周扬打算利用原本属于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力,组建起新的特务机关来,再挑选一些忠于自己的精干分子组成监察系统,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特务机关专权的行为。而且,周扬并没有打算将这个新的特务机关划入到正式的朝廷机关里面去,而是将它作为自己私人的情报系统,当然经费也就不能再靠朝廷给付了。想起钱的问题,周扬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兴商业,开海禁。

中国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又称洋禁。始于明初,在明代虽时张时弛,但直至明末,未曾撤销。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在对外贸易上,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永乐以后,禁令渐弛。嘉靖元年,给事中夏言认为倭寇起于市舶,建议罢市舶,厉行海禁。朝廷接受建议,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禁止下海捕鱼捞虾,断绝海上交通。凡违禁者,必依法处以极刑。明廷严厉的海禁政策,实际是闭关清康熙年间开海禁后广东港口主义的表现形式,它阻碍了中国与邻近国家的商品交流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故隆庆初年,朝廷在舆论影响下,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以征收商税,增加财政收入。开放海禁后,东南沿海地区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有所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海禁的开放也是有限制的。出海贸易者,均须经海防同知批准,领取“引票”,到指定地区贸易,并在规定的期限回港。对前往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定限制,日本即在禁止通商之列。另外,对出口货物的品种也有所限制。这类规定依然严重地束缚着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
到了现在,虽说朝廷仍然是坚持海禁政策不放,但是事实上,在东南沿海一带造成的后果就是明朝水军战斗力严重削减,许多沿海的渔民因为朝廷靖海而穷困不堪,于是铤而走险,成为海匪,海盗。这些人在尝到了走私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之后,往往是官匪勾结,干起了走私的买卖。所以周扬估计开海禁的意见在朝中应该不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才是,目前要做的就是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东南沿海不仅是海盗猖獗,还有自西方而来的红毛鬼子,都是威胁到大明海域的主要敌人,所以建立海军,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后世的青年们对祖国的海权一向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里面的,这与中国在19世纪被来自海上的英法列强打开国门,从而开始了近百年的屈辱岁月,直至21世纪,中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任然有近一半的水域被其他国家占领有关。要兴商业,让商人们走出国门,通过大洋来为自己,或者是国家带来收益,那么朝廷就要提供一支强大的可以保护这些商人们利益的海军来。
周扬将小林子唤了过来,看着小林子拘束的摸样,笑道:“怕什么,朕又不是吃人的老虎。”
那小林子不好意思的笑笑,周扬笑着道:“小林子,朕问你个问题,你要是答的好,朕重重有赏。”
小林子闻言大喜,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周扬道:“你可知道三宝太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