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正道不发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道不发财
走正道发不了财,这句话,多数人不同意。我们姑且不论有多少人靠走正道确实发了财,当了企业家,老板。
但对于这些无知识,无文化,只有力气和江湖义气的农民而言,面对层层盘剥,他们的出路的确不多,自然而然,就想到走歪道发财,而一些挟“红”吃黑的事例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谁不见钱眼开,有钱,能使鬼推磨,活生生的事例屡试不爽,从反面给了他们起缔。
最初,田老板是偷偷摸摸收贼货,说实话,这毕竟是做贼,岂敢明火执仗。
按我的估计,贼货不足百分之二十。
那时上下车基本上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装什么,运什么,一目了然。有点贼货像个宝,又爱又怕,而捉到受罚的货,多是实在的粗货(非容许收购的轻薄料),如拆下的机器部件,汽车部件等。
真正的贼货是建筑工地上的钢管,钢模板,扣件,钢筋,盘元。
因此,其时的所谓邪道就是做假。比如,一车货装完,在驾驶室里装上一条百五、六十斤的连二石(建筑用条石)。通常载货车先过汽车磅,卸货后除皮,除皮前把连二石往公路上一掀,一车货就多出近两百斤。
还有种方法,就是装车时,一层金属,一层泥巴,再一层金属,这种游戏,真让我这个旁观者哭笑不得。
公路上的过路人,派出所的民警,街道的干部,也和我一样,熟视无睹,见惯不惊。该接烟的照旧接烟,该收钱的照旧收钱,至于弄虚作假,坑的是国家,坑的是单位,与我无关。
钢铁厂发觉掺假后,作了改进,用电磁吸盘吸,能吸上的才要。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田七娃的对应办法就是从化工厂用极低廉的价格回收废渣—硫酸亚铁,一层泥巴就变成了一层硫酸亚铁废渣。
紧俏时,从田七娃处分废渣,他还要加价出售。
更绝的是,有人还钻到三钢厂的地磅下,过称时做手脚,真是用心良苦,为挣钱无计不施,手段无所不用。
田老板离开此地,缘于胆子越做越大,越做越贪。

他认为,收废铁,找钱太辛苦。于是和一位姓罗的小伙联手,做起了另一宗买卖。
姓罗的小伙,我认识,平时就冒大。他经常吹,他有个阿姨在三钢,又说,三钢欠他的款几十万,只知道他是收废铁的,其言语的真假,无从辨别。
一天,田老板得到一条非常不利的消息,敢紧收拾盘点,先是将收的货一车一车转运到舅子、下面的梅胖娃处,只留下轻薄料。
收拾妥贴,两口子,锁上门,悄然离去。
事情就这么怪,田七娃前脚走,公安后脚就到,结果是扑了一个空,公安无奈,握住锁摇了几摇。
这情节有点像电影里解放前的特务追踪逮捕地下**,那时扑空的是特务,这次扑空的确是**的公安。
后来才知道。姓罗的小子,和三钢厂的收称员串通,涂改收货单据。
他们选择一批短节螺纹钢,去过称,比如是0.75吨,拿出来后,改成3.75吨。也许是这次收称员中内哄,第二天,有个收称员说,怎么这张单子昨天和今天不一样,才将问题暴露出来。
三钢一发现,立即冻结给北江区金属回收公司的所有付款。田七娃的分工是,将此送货单拿到北江区金属回收公司收款,居然取出了数千元现金,分赃款七百多元。
北江区公司知道款子冻结的前因后果后,马上向公安分局报案。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通知了田七娃,使其从容离开。
一次,北江分局得到消息,田七娃在梅胖娃处,马上去抓,被窝都是热的,人却没有抓到。
到是田七娃本人,没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个把月后,居然大摇大摆,自己一人去北江区工商所,说去完一项什么税,他犯案,众所周知,一个电话,田七娃俯首就擒。
因是从犯,称他也不知道修改单据的事,小罗在逃,缴了数千元的罚款后,取保后审。
从此田七娃离开了他多年创业的新华街,去了南岸发展。由于三钢的倒闭,不久舅子梅胖娃,雷姓老挑也相继离去,只留下另一覃姓老挑,就地苦苦挣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