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子府英隼传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孙仲月自从初夏因为失火烧了西厢村之事,一直被禁在太子府里不准外出三个多月了,整天与阿灿兄弟玩玩腻了,就缠着太子妃要到外面去玩。太子妃被缠得没办法,就与太子商量。太子骓想想这样子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大人也烦的,何况是天性好动的孩子,时间长了会憋出毛病来的,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可是让他到外面去,又怕惹出新的祸事来,怎么办呢?总不能因噎废食吧。念头一转道:“这样吧,马上就是仲儿满三岁生日了,生日过后请个先生学习技艺。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一日,奉玉帝之命正在人间暗访人类疾苦的太上老君一觉醒来,心生烦燥,掐指一算:“咦,海明国王孙仲月明天就满三岁了,我要在他生日这天践行九嶷山上答应舜帝的诺言,促其拜师学艺,帮其寻访名师。”
公元前三百九十六年
八月十五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
太子府热闹非凡。
来为王孙庆贺生日的朝中大臣,王都以外的官员代表络绎不绝,恭贺声此起彼伏。
生日宴即将开始时,太上老君变成一个八十岁老人,要进太子府,门卫见老人单身一人,既没有名贴又没带礼品,不让进去。老君就自我介绍姓老,叫老君,是国王请他来的。门卫听说是国王请来的,不敢马虎大声传报,并安排一人亲自陪老君进府。
席上准备就餐的众客人听到门卫传报声,觉得很奇怪,从来没听说有姓老的,都纷纷转过身来。姣洁的月光下,只见老人身穿浅灰色长衫,童颜鹤发,右手握一根三尺拂尘,精神矍铄,步履平稳悠闲走来,状如神仙。大家万分惊异,敬仰之情由然而升。
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人的寿命一般在五十岁以内,到了五十岁已是老态龙钟精疲神衰了,更难有活到八十岁还神采奕奕的。因此,大家都看呆了。
这就是太上老君的作风,看着别人投来羡慕崇敬的目光,那才真叫享受、陶醉,何乐而不为呢,大家都高兴吗。
门卫把老君直接带到国王身边。
国王一见老人就感觉特别亲切,象老熟人,象长辈,连忙站起来寒喧让座。
大家见国王对待老人恭敬礼让,以为真是国王的高朋,都站起来行礼问好。其实,一进门老君就使国王着了道才会如此的。
席间,太子向父王母后说出给儿子请先生的想法。国王转过头来问老君,老君正中下怀,心想还求之不得呢。“太子的想法很好,王孙也不小了,人也很机灵懂事,应该早日开发智力;依我看,王孙可以先学武艺强身健体,通过学习培养他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精神,练就一身过硬武艺。”老君滔滔不绝:“然后习文,学天文地理,学道德礼仪,学治国之策,学富民之术,……文武兼修,德才全备,……。”
大家瞪着眼睛听得津津有味,一字不漏。国王太子听得连连点头,然后是五体投地;其他客人则云里雾里。听得大家停箸进食,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海明国是个很闭塞的南荒小国,由一些小部落组成,各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随着国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国家事务管理趋于繁杂,与外国的往来交流有所增加,国家不但需要懂外国语言的人才,而且有些信息必须通过文字承载才能保存和传递。
因此,一些很早就与北方楚国生意人有往来的人,学得北方语言和文字,一些富人子弟也有学习北方文学的,被征召选用,参与外交和记事。这些人学的只是皮毛,勉强能记事而已,国家在这方面既不重视当然也没有作为。
国人只崇尚武艺,压根儿就没有学文一说。而太上老君口中说出的,北方中原国家那一套培养人才的理论,能不把大家听得如痴如醉,目瞪口呆。
老君一说完,国王迫不及待地接话:“您说得太好了,可是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先生呢?”太子把急待的目光投向老君。太上老君道:“这件事就交给老夫办吧。三天内把先生给请来。”
开始还以为要说服这些人需要费一番口舌的,现在一切搞定,老君心里乐得猛与大家来回喝酒,把大家都灌得语无论次,举手投降。酒足饭饱后,太上老君飘然而去。
太上老君与大家分别后,直往南天门找到正在值日的武圣星君急匆匆道:“老武,在你分管的人间武者中找个最好的给我。”
武圣星君迷惑地望着太上老君:“你要人间武者干什么?想到人间造反不成?”
“是这样的。”老君将原因说清楚后道:“一要六艺精熟,并富有实践经验;二要名头很大,但又已经退隐,身体还好的;三要离海明国近,而且本身是江水(长江)以南的人,这样才会适应海明国的气候。”抬起头来看着武圣星君:“怎么样,标准不高吧,在你的人间武者薄上查一查。”
“真是太巧了,正好有一个叫英隼的,三十多岁,中原燕国人,原来在楚国担任过禁卫军副将,是‘六艺’集大成者,多次为楚国建立大功,因得不到重用,常私下里发牢骚心中不满。被人诬告,楚王将其投入牢房关了两年。楚王爱惜他是个人才,查出又没有多大的过错,见他在狱中有悔改表现,加上朝中还有几个同僚努力帮助周旋,被放了出来。
这事对英隼打击很大,致此意志消沉,整日沉溺酒肆,而且自已也觉无颜立身于楚国。在朋友的帮助下到南岳衡山出家修身已有两年,潜心研习武学,以洗旧日耻辱和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
就一条不符合,不是南方人。但是他在楚国一住十数年,更加难得的是他略懂南蛮之地的语言和风俗。你别着急,你是担心他的品德有问题?正是因为他在这上面翻了跟斗,今后才会更加刻意地注意这个问题,这是人之常情。而且他是文武兼备,我想再也没有这样合适的了。”
“他还有家人吗?”
“孤家寡人一个,无牵无挂多好。怎么样,我们好久没有聚一聚了,前不久天蓬元帅送了几瓶千年玉琼液,我们喝两杯?”
“等我办好这件事后来找你,不醉不休。”
太上老君告别武圣星君踏着白云直奔衡山。在云端极目往下,只见艳阳下的大地一派生机勃勃,万物好象都灵动起来了。逶迤的山脉象绿色的巨龙由西向东南蠕动着;条条河流直向东窜;白云在山顶上缭绕,象仙女轻歌慢舞;大小湖泊,在阳光照射下水波粼粼,前方山峰一条七彩巨虹直跨东海。
哦,衡山到了。太上老君在彩虹边按下云头走下来。一看正好是衡山南麓,前面拐弯处即是衡山道士修行所在。
老君拾级而上。约半斗烟时间,来到道士们修行处所――“南岳庙”。山坡上一块起码有十亩宽的平地,两座金瓦红墙的三层腾云阁被环抱的参天银杏树拥着,静谧肃穆。腾云阁门首上三个镏金大字“天王殿”,两侧是一溜楼柱和红漆镂花木窗。“天王殿”东西侧是两排外八字耳房,后面是一座规模小些的“静修殿”。
见山门前有一个道士在清扫落叶,老君走上去嵇手行礼:“请问道长,宝寺有叫英隼的道士吗?”
“入道后就只有道号没有俗名了。施主打听之事只有问掌门师傅才能知道,我是新入观的。我引你去见掌门。”
老君跟着进入“天王殿”,穿过殿堂出后门再上几阶石级,走进“静修殿”。经左手引路道士进入一间厢房同里面的人说了几句话,只见一个白发老道士走出来,老君见状赶紧上步行礼,老道将老君迎入厢房,引路道士端上茶来。
老君看掌门道士神态,知道他已清楚自已来此的目的,因此开门见山说明所访之人。道长道:“你要找的是弟子智明,他正好外出办事刚回来,现在后山静室休息,叫他马上过来见老施主。”分咐引路道士去叫。不一会智明进厢房向掌门行礼,掌门作完介绍将目光投向智明:“你同这位老施主谈谈。”然后走出厢房。
太上老君将自已的来意说了一遍“你看如何,英将军。”
智明道士道:“我早已厌烦了世人的纷争和尔虞我诈,已经习惯了山上的修行生活,不想再陷入人间俗事。您请回吧。”
“英将军,你还年轻而且一身本事,就这样埋没了不觉可惜吗?听说你很小时在父母的教导下立下大志,刻苦研习‘六艺’,报效国家谋福于民。
如今,为了一点挫折就心灰意冷,遁入空门,这不是大丈夫作为,是对自已没有信心,对国家和人民丧失了应有的责任;你以前遭遇的不幸,只能说明是机缘不到,或说遇有不良。大丈夫立于世要有所作为,要干一番利民利国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名彪青史……
海明国访请天下名师给当今国王的长孙当教习,这可是海明国前所未有过的大事件。将你所有的文武技艺卖予帝王家,让你的技艺融入这个国家,融入这个国家的历史;王孙成就了辉煌的事业,你这个当师傅的不也就载入海明国史册。而且海明国王孙仲月聪明灵俐,骨格奇伟,是难得的习武奇才,你想错过这样的徒弟不成。”
太上老君口才雄辩,滔滔不决,说得英隼思绪万千,满面通红。把英隼埋在心底的雄心壮志和不服输的性格给激活了。自己从小勤学苦练,立下宏愿,临别时父母亲和亲戚好友那殷切的话语和期盼的眼神,曾并肩战斗的楚国烈士们临死时那坚毅的神情,一幕幕地浮现眼前,心情振荡,绝不能辜负自己的一生所学,这确实是一个绝好机会。心念一动:“我答应你。不过,万一那王孙不象您说得这么人才,我还是要走的,那时您别怪我。还有,我对海明国的语言只懂得一点点,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这个没问题,小事一桩,会迎仞而解的。”老君说道“那你准备一下,与掌门道个别,今天就走。如何?”英隼点点头,与老君一齐站起来,正好掌门迈步进门。于是英隼将要去海明国之事向掌门秉明。掌门知道智明雄心未泯,留也没用,因此叮嘱一番送出山门。

太上老君和英隼来到山下的一个集市上,备了些干粮买了两匹好马代步。两人上马向西南往海明国急驰而去。
衡山离海明国都城广陵约一千五百里,两人中途只歇了半个时晨,马在路边肯了些草,人就着路边泉水吃点干粮。
次日中午走近海明国都城。两人在进入王都的第一个凉亭停下来。太上老君独自走到路边一口泉水旁,对着泉水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左手在水里划了几圈,叫来英隼用手捧了几捧泉水喝。问道:“怎么样?”“清凉解渴,还带点甜味儿,好喝。”英隼答。
“再想想有没有别的感觉?”
“还有清目醒脑的功能。刚才长途奔波的疲劳也没有了。真妙啊,这泉水。哎,老先生您刚才说得好像是海明国的话,我都听懂了,是水的功效吗?”
太上老君看着英隼点点头:“对呀,这就是它的特别功效了,不解决了你不懂海明国语言的难题了。”
英隼见老先生不主动说出来为什么,也不多问,一路来知道老先生不是一般的人,不说也许是有原因的。
老君道:“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你自已进城去太子府,这匹马送你给他们作见面礼,我还有事就不去了。等到第八个年头的中秋节我们再会。”两人就此分手。
这口泉水从此后就变成了人们心中的仙水,称之为慧泉,虽然再也没有出现过人喝了它就能掌握一种其它语言的功效,但水质确实比以前更好了,清亮味甘,夏凉冬暧,大旱年份周围所有的河流都干涸冒烟了,它却始终保持原有水质水位不变,为居民们默默奉献着。
今天可是第三天了。一大早太子骓就集中起府上人员分工,在门口迎接的,准备接风宴席的,给师傅腾扫住房的,各司其责。
正午时刻,太子府门口,负责迎接的侍卫老远见路上一个陌生人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后面还跟着一匹“得得”走过来,迎上去确定是要等的先生,朝府内大喊道:“先生来了!”
太子带领众人走出大门迎接,见英隼中等身材,方脸浓眉,膀宽腰粗,神采奕奕,心想真是一条汉子。急忙迎上去:“先生一路辛苦了。”相互介绍完后走进太子府。
欢迎宴席上,太子骓介绍儿子的情况,以及对儿子的期望。英隼谈了一些北方诸国家的现状,自已的经历和老先生介绍自己来的情况,以及下一步授徒的打算。
太子骓见英师傅诚信而且学识渊博,心中存有的疑虑顿消:“先前听老老先生说及,英师傅将传授‘六艺’,不知‘六艺’为何?能否提前说说。”
英隼道:“所谓‘六艺’是指:武术、射箭、驾车、谋略、天象地形、《书》和《礼》。武术俗称武艺,就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或器械的各种功防格斗动作。通过一些刻苦的训炼活动,提高人体肢体的灵活性,增强体质和暴发力,并不断地激发出人体机能的潜力,增强抗击打和打击对方的能力,它包括各种武术套路和技巧。
射箭,简单地说就是对弓箭技术的训练,掌握这门技术后,可以提高远距离功击敌人的能力。
驾车,就是驾驭战车技术的培养;驾驭战车作战在目前北方诸**事活动中已占有突出地位,而且战车的多少也是显示一个国家战力的重要体现;使用战车可以提高战斗力和进攻撤退的速度。
谋略,就是培养开发人的智力,通过智力活动正确判断双方实力,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贻;充分发挥有效的智力活动,可以使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可以扩大作战战果和加速战斗的进程。
天象地理,就是学习识别和利用天候的变化,以及各种地形布兵和作战。
《书》和《礼》,其中《书》是识字教育;《礼》包含政治、道德、齐家治国、爱国爱民、行为习惯等内容。
其中的武术和射箭以前是合二为一的,通过历代武术家的实践总结,将突出近战的武术和突出远击的箭术分开单列。学习‘六艺’,就是人们常说的‘文武兼修’;精通‘六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武双全’。”
饭后,太子骓叫来仲月拜见师傅。
英师傅看仲月长相,身体匀称结实,面目清秀,一双大眼黑亮有神,在生人面前说话神态落落大方,捏捏王孙的手腕拍拍肩,真是一个好苗子,心中充满喜爱。
自此,王孙仲月每天卯时头就来到后院跟英师傅学习“六艺”。
由于仲月是天神降凡,且负有历史使命,虽然具有别人难有的聪慧和坚忍,但终是孩童心性,开头兴趣很浓,过不几天就觉得太无聊,一个人太单调,缠着师傅让阿灿兄弟一齐来学。英隼征得骓同意,把洪阿灿、洪民益叫来当陪练。
洪氏兄弟尤其是阿灿人虽粗笨些,可在王孙仲月的带动下,加上英师傅的耐心督导,也是争气成才。三个孩子每天早起晚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晃眼六年过去。
三人练成一身过硬的功夫,各有所长。
仲月武功出众,内外修为扎实,能上山打虎下海擒龙,能箭射飞鹰,能驭车作战;尤其是马上功夫更是了得,一枝酒杯粗重八十斤的锡金枪舞起来风起云涌日月变色。
洪阿灿天生蛮力,使两只各重约四十五斤的八棱铜锤,锤的顶部是十二厘米长的尖锥,手柄底部也是同样长的尖锥,三十六路锤法虎虎生威,更兼练成了蛤蟆气功,运起气来刀枪不入,只因在练气的过程中一次贪快冒进不慎走偏,波及脑电,从此反应较他人稍慢半拍。
洪民益使一重约六十斤的精铁棍,四十二路棍法出神入化。
又两年,传授完后三艺。
开始洪氏兄弟跟着学了两个月,因不喜文事又坐不住,就没有继续参加学习。根据学习计划先要一段时间学识字,然后再习三艺。王孙头脑灵活,记意力好,接受力强,学得既快又好,师傅一讲就懂一学就会,而且能举一反三。真是:师傅教得洋洋得意,徒弟学得津津有味。
在讲授行军布阵篇时,英师傅特别强调:“我在这里所讲给你的,只是前人通过战争实践所总结的方式方法,以及我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排阵然后交战,这些是作战的常用方法,这是鲜血和生命所换来的宝贵财富,一定要记牢。
但也不可过于教条,泥古不化,古时与今时不同,战场有广、狭、险、易;地形不尽相同,有山地、平原、水泊;还有天候不同,双方实力不同,等等,因此谋划和布阵也就不同。一句话:就是突出‘活’和‘奇’。使对方摸不到我的虚实,才能取胜。
希望你在未来的实战中充分利用天候地形,正确分析双方力量,做到知己知彼,合理部署兵力,好好地把握战机才能增加胜算。”
通过近八年的学艺生涯,仲月已经十一岁,身高长成大人,仪表堂堂,剑眉方脸,大眼悬鼻,唇若丹涂,细牙似银,稚嫩中透着刚毅,别具一种英气。额上的月牙胎记已经隐形,遇深切地喜怒哀乐时,才会分别现出红、紫、灰、蓝色弦月胎记来,且情感愈烈颜色愈炽。
洪家弟兄俩已十六岁。阿灿长得面如墨漆,膀阔腰圆,气质粗陋,精气十足;民益浓眉白脸,豹头燕颔,身长体壮,威风凛凛。后来人们称兄弟俩“黑白双杰”。
英师傅看着八年来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三个徒弟,都已学有所成,尤其是仲月,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自己的本事有了传承人,心中特别欣慰。
公元前三百八十八年八月十五日
上午,已完成授徒使命的英师傅向太子骓提出了辞程,骓再三挽留不住,赶忙安排谢师宴。三个爱徒正要陪师傅上街,太上老君到了。
太子骓听说老老先生来了,更是喜笑颜开。急步出来将太上老君迎进府。
“老先生,我已经按照约定将已所能全都传给了徒弟,而且是三个徒弟,收获满满的。”英隼微微笑着对太上老君说。
太上老君左手捋着白胡子眨着眼:“英师傅你不负老夫所托,老夫谢谢你。不过你也应该谢我,我给你介绍了这么出色的徒弟,我让你的‘六艺’后继有人,而且他们还会给发扬光大,你的‘六艺’将会成为海明国的国艺,成为海明国有志青年追求的经典。想想你做梦都会笑吧。我再给你提个建议,不如就在海明国开馆授徒养老算了,顺便将你的‘六艺’编纂成书,以传后人。意下如何?”
太子接着说:“英师傅,老先生的建议很好,值得考虑。你可以在我们朝中当总教习官,既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人才,还可以就近指导你这三个徒弟,更可以免去大家对你的想念之情。”
英隼道:“谢谢大家的好意。象刚才老先生说的,我已经是后继有人了,心中不在有憾事,我也很想与之相处了几年的衡山道友们。通过这八年的思考,名利场对我已失去了吸引力。所以,我决心再回到衡山修行以成正果。想你们的时候,我就云游过来。”
太上老君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有机会我一定去衡山看你。”转向太子,“仲月的成长,下一步如何安排,太子殿下打算好了没有?”
太子骓说:“还没有,正要请教老先生和英师傅。”
英隼说:“请教老先生吧。不过有一事还请老先生考虑一下。‘六艺’中的《书》和《礼》,我只教了个皮毛,算入了个门吧。”
太上老君说:“英师傅说的没问题,到时候自有分晓。”
英隼背上简单的行礼,与众人依依道别,仲月、洪氏兄弟更是泪流满面。英隼上马拱手北行。太上老君也告别而去。
之后,仲月与洪氏兄弟每天操练英师傅传授的“六艺”功课。骓根据太上老君的建议,请出三十年前就声名显赫隐居深山中的武者石井和奇门遁甲师申丙,给仲月当师傅;并依照英隼告别时留言,学习北方国家诸公子收养门客,笼络了一些智谋之士,既可以让仲月学习先生们的长技,遇事时又可出出主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