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大国外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月5日,里宾特若甫和第三帝国装甲兵司令、陆军元帅古德里安坐飞机抵达莫斯科,开始进行为期2天的访问。在前往莫斯科以前,张磊特意处理了一个小问题:土耳其的麻烦。5月1日,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外交压力和进行战争的威胁,土耳其政府命令其驻柏林大使在5月2日签署加入《轴心国联盟》并宣布同英国及其同盟进入战争状态。德军第5山地师、第11装甲师、第100步兵师和101步兵师组成东南军团进驻土耳其各战略要地。苏联对此外交反应强烈,1天里(5月3日)连续3次对德国表示抗议,认为德国严重威胁了苏联的权益。由此,里宾特若甫的外交使命就是安抚苏联人;而古德里安则肩负着近距离观察红色装甲力量的秘密任务。
在德国人到达莫斯科以后,场面空空荡荡,没有仪仗队,也没有什么欢迎群众,只有莫洛托夫和寥寥无几的迎接人员。斯大林有意让来访者明白,双方目前有着巨大的外交裂痕。他原来以为德国纵然进入土耳其也要等到这次访问结束,可不想张磊给他送了一份“五.一节”大礼。他在得到通知以后把莫洛托夫骂了个狗血淋头,痛斥苏维埃外交破产。从地图上看,苏联在国境线西部的邻国都加入到德国一方,防线呈圆弧形的半包围态势-这怎么不令斯大林焦虑万千?
在直接进行的双方部长级会议上,莫洛托夫和苏联其他官员都不给德国人好脸色;直到里宾特若甫提出-为了加深苏德双方的“友好”关系,德国愿意对罗马尼亚施加压力,将比萨拉比亚整个交给苏联,以便于像东波兰一样,建立起一个缓冲区、而且,古德里安随后保证,帝国元首考虑到斯大林的不安,将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把德军在巴尔干半岛的军队数量,从目前的80个师,降低到60个,腾出的军队会前往非洲和调往西线。莫洛托夫听了,简直喜出望外,他将会议记录带往斯大林的办公室,斯大林也感到窃喜、他进一步确定:只要英国还在西线顽抗,德国就不会在东线发动进攻-这个决定将使他终生悔恨。但是在此刻,接下去,每个接待德国人的侍从都换了一副嘴脸,从冰块转变为炎热的太阳。第二天,斯大林亲自接见德国访问团,与每个人亲切交流长达3分钟;对古德里安这位毕业于苏联装甲兵学校的特级优等生,尤其优待、整整交谈了7分钟之久。随后,斯大林热情洋溢地陪同他们一起检阅苏联红色军队。古德里安对传统步兵、炮兵不感兴趣,他只对随后而来的装甲突击力量好奇。

终于,迎面驶来的是量产T-34中型坦克,至于KV系列则没被开上阅兵台,作为替代品,海量的BT7坦克以最度冲过阅兵台给古德里安留下了不小的影像。他小声询问站在边上的铁木辛哥,苏联一个月能生产多少坦克,铁木辛哥头脑大条地回答:仅T-34,一个月就能生产1200辆左右。这个数字着实令德国的元帅吃惊不小。
苏联和德国在5月6日晚上签署了一份《联合公报》,在该公报中,提到:苏联为了体现同德国的友谊,免费为德国建造20艘大型登陆舰、30艘大型运输船、30艘大型运兵船,以帮助德国能加快建造海军运输的能力。英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声称:苏联的举动危害了英国的国家安全;英国将对苏联采取反制。斯大林没有任何感触,恐怕,他现在正沉浸报复1938年春天时外交孤立的快感中。
5月31日,苏联红军进驻比萨拉比亚,当地的乌克兰人争相欢迎红军;在布加勒斯特,杨.安东内斯库则心有不甘,尽管张磊对他保证,总有一天,他不仅能收回失去的领土,还能加上新征服的土地。
6月中旬,德国潜艇再创佳绩:整个5月、6月,分别击沉57万吨和61万吨的盟军船只。英国只有进一步向美国乞求援助。英伦三岛长时间处于饥饿和原材料、战略资源短缺的状态;德国对外洋洋得意宣传:330艘潜艇,击沉一切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船只。迫于无奈,丘吉尔也宣布会在7月除访问美国,届时会与罗斯福总统举行会晤。出于对德国潜艇的恐惧,英国访问团一行人乘坐远程轰炸机前往美国而不是原来的豪华邮轮。北大西洋第一次会晤就此开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