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我们该松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次中东战争于1937年5月初画上句号;此前,英国、FA国、苏联、阿拉伯国家联盟在土耳其重镇、伊斯坦布尔展开停战谈判。战争结果如下:英国和FA国承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英国和FA国在苏伊士运河驻留士兵总计15000人,FA国在叙利亚驻留士兵50000人;苏伊士运河的过费由埃及、英国、FA国,三家平分。而同月底,英国、FA国、美国联名以国际联盟的名义向日本发出通牒:命令日本做出从中国撤出军队的时间表。这个通牒让日本受了极大的刺激。于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华北驻屯军司令部联合举行紧急军事会议,并在会后向日本最高指挥部要求提前对中国进行军事进攻,以作为对西方国家的回答。日本最高统帅部同意他们的报告、而且明目张胆地向华北增加了8万士兵、100辆坦克、570门大炮和59架飞机。
接到情报的美国和苏联共同向中国政府发出警告,日本近期对华将有大型军事行动;美国更是对日本发出最严厉的威胁:如果日本大规模对中国动武,美国不排除动员其它国家一起对日本实施原材料禁运和冻结日本在美国全部财产。出人意料,德国在这次事件上保持沉默。张磊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接下去的外交关系:如果选择中国,那在1939年以后、当德国和英国爆发冲突,大洋运输中断,德国怎么向中国输送物资?退一步,德国物资借助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运输,哪等1941年苏德战争开始以后又怎么办?而选择日本,等这个狂妄国家“登新高山1208”以后山拇大叔就大摇大摆、名正言顺的加入到盟国一边参战。两边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怎么办?张磊想得脑子都要爆了。在之前的多次会议上,德国各高官大员也分成两派:亲华派;亲日派。一旦涉及帝国在远东外交问题,他们就立马水火不向容。所以开会也没有什么结果。
7月2日,凌晨3点,第三帝国外交部传来紧急消息:1、在昨天下午,日本在北平附近和中队交火;2、日本军队在今天子时进入了宛平城!张磊在电话中听到里宾特若甫急促的声音以后马上召集外交部、宣传部、国防部各主要官员,到元首府开会。下达命令以后张磊微微冷静了一下,身边的艾娃靠了上来;张磊嘱咐她继续睡觉,然后起身换衣前往楼下的会议室。不多时,几位官员就走了进来;同时里宾特若甫还拿来了日本的抗议信。在日本的抗议信中,日本强烈要求德国政府结束对中国的军事援助;要求德国在中国的所有军事顾问和援华人员立即撤出中国。当然,作为对德国的特殊照顾,日本会保留德国在中国(日本占领区)所有权力和利益;日本保证所有在中国的德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张磊看后、摇摇头,把信交给其他人,让他们依次阅读,接着,选择远东盟友的会议就此开始。

张磊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其他的人也是不吭声:里宾特若甫眼看天花板(他多次提出和日本合作抛弃中国,均遭张磊的拒绝);牛赖特咳嗽不止、表情痛苦;布劳希奇左手撑头、似乎在考虑什么;戈陪尔低头看自己的靴子;戈林死死地盯着里宾特若甫,只要他说出一个意见,那帝国元帅肯定是反建议;希姆莱一脸迷茫,不知所谓。这恐怕是张磊从穿越到现在最无聊、最安静的一次会议了。深呼吸,吐气;反复几次后张磊发出最高指示:1、发出通告,严厉谴责日本的武装侵犯;2、宣布德国所有在华军事、行政援助人员的回国日期定在1939年3月1日。3、德国对中国所有军事合同(包括军火定单)也到1939年3月1日为止;4、德国同日本所有贸易、交流、人员往来,一切如常;5、要求日本对中国沦陷区中所有德国人(包括持有德国官方护照的中国人和其他人)不得侵犯。里宾特若甫不由得大喜过望,元首对日本的态度开始转变了。大多数官员进入会议室时沉着脸、出去时也还是沉着脸,只有里宾特若甫表情轻松、愉快。2日下午,张磊再次得到报告:日本甲种第三师团攻进北平,中国二十九军向保定方向撤退。晚上,德国政府破例接收一封由中国共C党发出的电文: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
而之后,蒋介石以私人名义向张磊发出一封电报,询问德国政府所规定的时间和安排能否进行调节以及希望德国能在近期向中国出售更多的军火和武器。张磊马上作出回答:1、德国人员的回国日期不能更改,这将影响德国同日本之间原本就十分危险的外交关系;2、中国在最后时间到达以前仍然可以随意购买德国能够向中国出售的任何武器。
7月3日,美国、英国、FA国、苏联、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一起宣布冻结日本在本国的一切官方财产;但仍然和日本商人进行原材料交易。日本的“回礼”则是向华北增援20万人和300辆坦克以及600门大炮;日本新组建了“华北派遣军”,向山西、河北、山东全面进犯;而且宣布不与中国政府进行停火协商。7月5日,迟迟拿不定主意的蒋介石也在庐山发表讲话:自抗战一起,则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应抱守土抗战之责。中国最高统治者和统治集团终于下达“抵抗到底!”的命令。首批开赴华北的国民党中央王牌军中,就有德械第82师、83师、85师以及独立装甲第3团、第5团。
这些由德国教官、德国顾问一手培养和武装出来的“德队”将让日本军人永远铭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