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程本直一见袁崇焕(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本直,字更生,南直隶太平府人。他十六岁就考中秀才,而此后的乡试却屡屡失利,便一直与举人无缘。八年前,他带头反对当地一恶霸强占乡亲们的土地,被其打手追杀,不得已浪迹天涯,后又流落京师。他天南地北行走,朋友多,感知亦不少,阅历之深在同辈人中更是少见。
对于辽事,程本直也非常关心。他不仅从各衙门他那些三朋四友那里了解到不少辽东的人事与战事,也曾经多次出入辽东实地体察边情。对每一任的辽东经略或者督师——从袁应泰到熊廷弼到王在晋到孙承宗以至于高第——他都曾登过门表示愿献治辽之策的一腔热忱。却很可惜,就因为他只是一个布衣,一次次地都被拒于威严冰冷的衙门之外。
就在程本直大失所失望之际,有了威名远播的宁远大捷,程本直这才注意到袁崇焕,注意到他那一次又一次名震京师的事迹,而且打一开始就对他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也正因为大明国对鞑子兵的三战皆败,在这个时候,在程本直的心目中,宁远就是大明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袁崇焕就是大明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一座新的长城啊。
袁崇焕从对努酋吊丧而开始与鞑子议和的事,以及朝廷上对此事的议论纷纷,是程本直从兵部的几个朋友那儿了解到的。而在知道了袁崇焕的迟发援兵之后,程本直感到十分不解,继而便是震惊,当即就决定去宁远拜会这位袁大人。他想只要不像过去那样被拒之门外,他就要直言议和之误——辽东毕竟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而在三次都被拒之门外之后,他也灰心了:这天底下有哪个当官的愿和布衣打交道呢?
但奇迹却意外地出现了:就在昨天晚上,原本第二天就要离开宁远的他,不知为什么突然决定再试一次——而这一次,一介布衣的他总算被允准走进了袁崇焕的巡抚衙门。
在巡抚衙门简陋的书房里,程本直看到了他心目中的英雄:一个其貌不扬而浑身都散发着自信与朝气的人——啊,竟然这么面熟!

噢,程相直想起来了:原来四年前曾经在正阳门外的茶馆里见过面,记得他还对自己说过:“相信我,年轻人——大明天朝不怕死、敢去辽东和鞑子拼命的,不会没有人!”
袁崇焕也认出了眼前这个年轻人,而且也记起了他说过的那句话:“‘兵辽,死兵;官辽,死官’——他们都让这话给吓趴下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是怕死鬼,不敢去辽东了哇!”
不过,这时候的袁崇焕却冷冷看着这个年轻人,一边吩咐上茶,一边问道:“这位年轻人,该如何称呼?”
程本直施礼道:“大人,在下程本直,字更生,京师里一个落魄的秀才,大人直呼我姓名便是。”
袁崇焕又问:“京师到宁远有八百八十里之遥,程秀才不避路途劳苦,来此竟有何紧要之事?”
程本直抬头看了袁崇焕一眼,慢慢悠悠道:“大人,宁远一役乃我朝一件非同小可之大事,朝廷上下早有定论。正所谓:恢边胜算,以宁远为第一功;灭奴要务,以叙宁远为第一务。文武将吏,从此立脚;富贵功名,从此发轫——类似这些歌功颂德的话,想必大人听得够多了……”
袁崇焕似有不悦:“程秀才此来不会是重复这些的吧?”
程本直道:“大人说的是,程某来此求见大人,要说的话确实不是这些,而是一些逆耳之言,也不知大人爱不爱听?”
袁崇焕正色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程秀才,喝口茶,有话尽管说来,本官一定洗耳恭听。”
“大人胸怀宽广,程某敬佩。”程本直起身,庄重地向袁崇焕一拜。
“程秀才,莫再俗套了。请坐,请喝茶——”袁崇焕变得和颜悦色的,伸手作出一个“请”的姿态。
“谢大人——”程本直落座,然后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接着说道:“大人,程某这就斗胆直言了。”
“请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