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八千两银子就换你开门俩字(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大用呷了一口茶,又拈了拈那几根稀疏的胡子,乐呵呵地说:"你们兄弟俩呀,都已经混出个人模人样了。如今,老三的事办了,幺妹的事也办了,老子我也该享清福了。"
"是啊,老爷子该享享清福了。"孟乔方脸上堆着笑,道。
"唉--眼下这局面可不大妙?老爷子,咱们又该作何应对呢?"孟乔圆却想了一个很现实的话题,问道。
"老大,你说说这局面可有转圜之机?"孟大用没有直接作答,却转脸问大儿子。
"老爷子,这几年鞑子气势正旺,八旗铁骑称雄天下,锋芒所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局面明摆着,看看也是难得好转了。"孟乔方老老实实回答道。
"这么说,朝廷指靠不住了?"孟大用呷一口茶又问。
"指靠个屁!"孟乔圆愤愤然,"三大战三大败,都败得一塌糊涂,朝廷只会宣布京师戒严,保住他们的那片小天地。可我们这儿呢?谁来保?就大哥他们那样的兵,鞑子一旦攻来,他们溜得比兔子还要快!可我们呢,只有倒大霉了!"
"听你这么说,就没有什么法子了?"孟大用慢腾腾地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又回转身缓缓说道:"喏,我先给你们说一个故事听听吧--小时候,我和你们的爷爷还在乡下。有一年遇到蝗灾,他带我去地里看庄稼。只见那些蝗虫‘嗡‘地一声成群地飞来,吃光地里的庄稼后,又‘嗡‘地一声成群地飞了去,再吃另一块地里的庄稼……长大以后,我进了官场,经过的多了,听到的看到的也多了,才慢慢悟出蝗虫飞来飞去的道理:这一块地里的庄稼吃光了,它要不飞走,还能吃什么?自古以来当官的身边,前呼后拥的多不多?多!可等到他不当官了,落魄了,倒台了,再看看他的身边,还有人吗?没有了!都到哪去啦?又找新地块去啦!一个人在官场上混得久了,也都学会了看风向寻后台找地块--这块地没有庄稼可吃了,就要快快飞到另一块地里。哎,你们听出这故事的什么意思没有?"

"那不是有奶便是娘么?"老二孟乔圆一伸舌头笑起来。
"没奶你能叫他娘吗?混帐东西--"孟大用狠狠瞪了孟乔圆一眼,又接着说起来:"所以呀,万历三十六年李化龙升任兵部尚书,老子我就投李化龙;到了四十年,掌兵部的改成了王象乾,我就投王象乾;四十二年是郑继之,我就投郑继之;以后又是李鋕、崔景荣、魏养蒙、黄嘉善……走马灯似的你走他来,我呢,那就耐着性子一个一个地投,也一步一步地得以高升……"
孟乔方看老爷子没有再往下说,便扶他坐了,又换了一杯热茶,试探着问道:"老爷子,如今这局面危急不堪,朝廷又难以指靠,我们是不是也该找块新地了?跟那边联系联系?好在鲍承先、高鸿中、李永芳、孙得功他们几个和儿子多少都有些交情……"
孟大用掀起茶杯盖,吹了吹,连喝了两口,这才又慢吞吞地说道:"是该想想啦!李永芳之后,鲍承先,高鸿中,孙得功他们,不是都投到那边去了吗?都算得是人中豪杰呀……不过,在这边也好,去那边也罢,只要有钱有势……你这主意不错,就先联系联系吧,找好了地块,也免得咱爷们将来被动。可是--有一条,不能贱卖了自己,得讲讲价码;再一条,还不能急,要多看一看,脚嘛,要踏着两条船才好……"
脚踏两条船,孟乔方孟乔圆已经做到了--其实,孙得功的银子就存在孟乔圆的钱庄,他们早就打得火热;由孟乔圆牵线,孙得功派到山海关的人也就住在孟乔方的兵营里,谈得还很投机呐--听父亲这一番说辞,孟乔方心里有了数:"好,老爷子,儿子这就先跟他们联系,事情有了眉目,再向老爷子报告。到时候大家见见面喝几杯,今后也好有个照应?"
孟大用眯着眼看了看孟乔方,又看了看孟乔圆:"就这么办吧,行事多加小心就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