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七月,朱由校又去了西山(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山,指的是西山八刹--翠微寺、录光寺、三山奄、隐寂寺、龙泉奄、大圆通寺、宝珠洞、证果寺的总称--位于北京城西稍稍偏北的翠微山、平坡山和卢师山之间,那里,峰峦起伏、气势雄旷、古木参天、翠霭浮空。八刹点缀其间又遥相呼应,自然而然形成了庄严雄浑苍翠幽静的京西八大景观。
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朱由校都要到这西山诸刹来进香,并在大圆通寺举办盛大的水陆道场。今年,刚刚完成三国人物木傀儡的大工程、又惦记着江南绝色美人的朱由校兴致勃勃,在七月十一日便由魏忠贤等陪同并带着妃嫔与随从,启驾径往西山进香而来。
西山八刹僧众,早就得到了朝廷的知照,都已将寺庵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且在各自的山门之外搭起了高台,备好了供养(供养,指的是香花、珍宝、衣物、香油、饮食等物品,用来敬奉佛和菩萨的),恭候圣驾来临。
朱由校西山进香的第一站是翠微寺,他到这里,先在前殿上了香,又到后殿拜娘娘。接下来的几天里,朱由校带着妃嫔随从由近及远依次到各刹上香游玩。一路上上下下,走走停停,看山谷幽静、山顶空阔,听山泉流响、山鸟鸣唱……自是心旷神怡,妙不可言。
十五日,朱由校在众人簇拥下来到八刹主寺--大圆通寺。山门外,早有主持身披袈裟,率阖寺僧众列队相迎。朱由校由主持陪同入寺,先去了一处净室歇息,接着便是钟鼓齐鸣,众僧齐诵梵呗,大开法会。
这日晚斋罢,朱由校在主持引导下到经堂坐诵经卷--这也是水陆道场中的重要一项。
经堂正中墙壁上,高悬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金像。正中者,为现在世贤劫一千佛的代表释迦牟尼佛;左侧者,为过去世庄严劫一千佛的代表燃灯佛;右侧者,为未来世星宿劫一千佛的代表弥勒佛。从历年来到这里进香并由主持的解说中,朱由校知道,这就是竖三世佛,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间世界,体现出佛佛相生、更替不已,概括了时间世界的无限延续,表现出了宙之无限。

佛像下的供桌上灯火长明,香烟袅袅。供桌下摆放着两块百纳蒲团,每个蒲团前,又都放着一部《华严经》和一个玄色檀木木鱼。
主持引导朱由校在蒲团上盘坐,然后边叩木鱼边给朱由校诵讲经文。主持打开经书,翻到《入法界品》,边读边讲。初时,朱由校倒也在认真地听着,可听着听着便觉太枯燥太乏味,人在禅房,心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主持似无知觉,继续读着:"……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者,一一流佛辩才海。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通入。--皇上,此义云何?"
朱由校却茫茫然不知所以。
主持高声道:"此佛说智慧力也。"
朱由校这才问:"说佛耶?说人耶?"
"亦佛亦人。"主持道。
"何也?"朱由校又问。
"佛在人心矣。常言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者,乃暗喻顿悟,是为经言妙趣也。"主持说罢又接着读:"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此义云何?"朱由校耍起了小聪明,抢先问道。
"此佛说智慧力之用也。"主持说完,只看了朱由校一眼,不待他再问,又读起来:"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皇上,此乃佛说觉悟也。"
主持一边说,一边放下经书,双手合什连声念数遍"南无阿弥陀佛"后,又对朱由校道:"皇上,经书讲读至此,老纳去了。请皇上自诵读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