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金对南朝包围的构想(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多来,努尔哈赤很少离开辽阳。除了定期到沈阳视察新都城修筑的进度之外,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整顿内务、镇压汉民、发展国力和对外的联络朝鲜与蒙古上面。
这不仅是因为南朝有了象熊廷弼那样知辽又知兵的能人孙承宗镇守山海关,而且也有努尔哈赤自己考虑的两大原因。其一是八旗铁骑在广宁之战中没有占领河西八城的事实,让他伤透了脑筋——倘若没有熊廷弼的自毁城堡和坚壁清野,他们就会象往常一样攻破一城、抢劫一城、杀戮一城,这样一来,八旗兵不就粮食布匹兵器有了、俘虏来作奴隶的男人女人也都有了么?而有了这一切,他不就能指挥铁骑一气攻到山海关了么?
他由此得出了一条教训:没有源源不断的军需补给,他就难以实现他图谋南朝的大业。
因此,在回军辽阳之后,他不仅加紧了对汉民的剃发、迁民、查粮、征役和镇压,而且进一步广泛推行了“计丁授田”和“按丁编庄”的办法。与此同时,又加快了采矿、冶炼的步子,也开始了对火药火器的学习和研制……他对四大贝勒和大臣们说:“注意各自的职责所在,只有我们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大金才向南朝发动大规模的攻击。砍掉南朝这棵大树的时机也就不远了啊!”
第二个原因是努尔哈赤还有他自己更长远的考虑:加强与朝鲜和蒙古的联络,形成对南朝的月牙形包围,这也是他图谋南朝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和往常一样,努尔哈赤特别钟情地图,这些日子里,他常常站在地图前,贪婪的目光不断在朝鲜和蒙古各个部落的领地游移。他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眼下朝鲜还是南朝的属国,蒙古各部落中也有和大金作对的,尽管如此,只要对它们该打的就狠狠地打、该拉的软硬兼施既打又拉,相信降服也不会太难。而一旦解决它们,图谋南朝的下一步——出兵河西自然也就易如反掌了。
所以,在部属们一次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提到再出兵河西一事的时候,努尔哈赤笑道:“不忙,倒是朝鲜和蒙古的事,该我们多想想了……”
朝鲜物产丰富而兵力太弱,是努尔哈赤垂涎三尺的一个猎物——吞了它,既有了源源不断的军需补给,也增添了进攻南朝的又一翼;可是,朝鲜多年来却一直依附于南朝,自称属国并且年年向南朝进贡,又让努尔哈赤心存顾忌——明目张胆地派兵,必然会引起南朝的警觉,到最后则必然要打乱自己的部署。
对朝鲜的事,努尔哈赤其实早就注意了。

开始,他只是派人一般地了解,而后则渐有深入。甚至采取五花八门的手段诱逼其国中不少贪财之人,那效果也十分明显。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就是一例:朝鲜派都元帅姜弘立援明,其所持态度就是出兵不参战:既不敢得罪明朝而只有出兵,又惧怕大金而不正面参战。姜弘立更是消极敷衍,甚至与金暗通关系,在明军败了之后,很快就缴械投降了。
有人提醒努尔哈赤:“皮岛还有南朝的一个总兵毛文龙,对我们还有威胁,南朝朝廷最近还给了他尚方宝剑呐!”
可努尔哈赤对此却并不以为然。
他了解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毛文龙此人,以小小都司之职援朝,在辽、沈沦陷时仓皇自海道逃至皮岛。在那里,他四处招集流亡辽民与败兵,势力渐大,接连升职至副将,后又被辽东巡抚王化贞看中,并极力推荐升他为总兵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王化贞的极力纵恿和支持下,他带兵袭击了镇江,名声大噪,从此他用心经营皮岛。也因为山高皇帝远的缘故,毛文龙渐渐横行不法起来,俨然成为一国之主。
事情很明显,毛文龙和他的皮岛对大金根本起不到威慑作用,虽然他多次派兵沿鸭绿江而上、越过长白山偷袭大金的几座城堡,却屡屡被打得落花流水,伤亡惨重。而在破坏熊廷弼苦心经营的《三方布置策》上,毛文龙作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导致了广宁的惨败——也难怪熊廷弼痛心疾首地批驳毛文龙“不是奇功是奇祸!”
努尔哈赤当然知道,如果说皮岛驻军强悍而且带兵者非常能干,那对大金倒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但他同时也十分清楚:目前的皮岛驻军不堪一击,而毛文龙的所作所为呢,不过是借机向朝鲜和南朝两方多要粮饷,并以此扩充自己的实力罢了。因此南朝也有不少大臣屡屡上疏要求朝廷拔掉这个毒瘤,只是因为他年年重金贿赂魏忠贤,所以才能稳坐皮岛而已。
而对朝鲜来说,毛文龙贪得无厌,不仅索要,而且经常派兵骚扰,甚至驱赶辽民登陆入朝,强者掠夺,弱者乞丐,迫使朝鲜人离乡背井,所有这些都更让他们痛恨不已。
正因为如此,努尔哈赤有理由对毛文龙嗤之以鼻:“毛文龙贪婪成性,缺德无能,这样的人在南朝比比皆是,对我大金已经不足为虑了。虽然,这样的人对我们也有可用之处,不过现在看还不到火候——待朝鲜和蒙古的事大致理顺此时,再给他送点诱饵,再看他上不上勾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