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报复刘鸿训(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龙锡终于弄清了此案的来龙去脉:张庆瑧本为世袭勋臣子弟,原本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草包,却又靠着父辈的钻营,居然谋到了京营总督的高位。又在吃喝戏闹中听信了一个狄姓奸佞小人的信口雌黄,说可以帮他把权力扩张到京师巡捕营那里,而管辖京师巡捕营又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肥差。张庆瑧不知深浅,在所谓肥差面前自然动了心,就拿出一千两银子让狄某为他打点。狄某只用五百两银子就买通了内阁中书田佳璧,田佳璧在缮写的敕书被复审之后又偷偷做了手脚、加上了“兼辖捕营”四个字。
张庆瑧改敕书案搞清楚了——刘鸿训确实受了诬攀。
可是,当钱龙锡将全案详情报告给朱由检时,朱由检一方面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将钱龙锡的奏本留中不发,好象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一样;另一方面则又一口咬定刘鸿训受贿有迹,要立治其罪。
对刘鸿训的处分最终定为:谪戎代州——要不是众多大臣们极力申救,朱由检还真要杀了他呢!
报复刘鸿训之后,朱由检得意极了:“这一下去了代州,也该你好好想想朕是不是冲主了……”
出于对第一次枚卜内阁几位阁臣的极端不满甚至厌恶,朱由检决定再一次枚卜阁臣。
群臣奉旨,很快就推举出了成基命、钱谦益、郑以伟等十一位阁臣人选。
可是,谁也想不到皇上看了这个名单之后却大为不满——原来,这十一人中竟然没有那个相貌堂堂、善揣摩、会逢迎、议饷时又极得他的欢心的周延儒。他由此又生了疑心:廷臣结党,排斥能臣!
就在这时,又一个极善揣摩帝意的人物登台亮相了。
此人叫温体仁,与周延儒同为浙江人,时为礼部侍郎,为人外曲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天启末,温体仁重金贿赂崔呈秀,通过崔呈秀终于巴结上了魏忠贤,却不料好景不长。朱由检登基之后,温体仁不得不考虑改换门庭的事,正在寻机找路子呢,恰就有同乡周延儒揣摩帝意而得宠于皇上的榜样。
这一次,温体仁揣摩到了朱由检的心意,他认准候选阁臣名单上没有周延儒一定会引起皇上不满,而且由此也一定心生疑忌,于是上疏弹劾钱谦益,说他七年前曾关节受贿、结党营私,不应该入候选阁臣名单——温体仁的如意算盘是:以攻讦钱谦益结党为突破口,将水搅浑,一来与皇上的猜忌合上了拍;二来推翻了这次候选阁臣名单,也在皇上面前露了一手、立了一功;三嘛,为结交皇上的宠臣红人周延儒又铺就了一条道。
温体仁疏中指责钱谦益的,原是早已结案的一件往事:天启二年,钱谦益主持浙江乡试。当时有人冒用钱谦益的名义策划科场舞弊,他们预设字眼、假称关节,遍投应试士子,并约以事成取偿,浙江士子多堕其网中。士子钱千秋买到的关节是“一朝平步一青天”七字的暗号,士子作文时要把七字埋于文尾,以便考官识别。此届乡试,钱千秋果然金榜题名——后来事泄,钱千秋被革去功名遣戌,出卖关节的人被下了大狱,钱谦益也以失察受到夺俸的处分。

刚一看到温体仁疏中说钱谦益“结党”二字,朱由检的神经便被绷紧了,同时也来了精神,他立即召见温体仁,问道:“疏中所谓结党,奸党是谁?这次枚卜大典,又是谁在暗中一手操纵?”
温体仁早有准备,从容作答:“钱谦益一党甚多,臣不敢尽言。这次枚卜,其实也由钱谦益一伙操纵。”
不少人当场据理反驳,都为钱谦益辩护,岂料朱由检怒形于色,立刻就命锦衣卫将他们赶出殿外。
温体仁此时更是一副忠心耿耿、为皇上着想的模样:“臣职非言官,自知不可言;而会推不与,也宜避嫌不言。但枚卜大典,乃宗社安危之所系。然则,对于钱谦益结党受贿丑行,举朝上下却又无一人敢言者,臣因此而不忍见皇上孤立于上,是以不得不言。”
周延儒当然感激温体仁,也不忘借机向朱由检表现自己的忠心,于是顺杆子爬起来:“皇上反复询问,而诸臣俱不敢言。一是怕冒犯天威,二是碍于情面。总之钱千秋一案关节是真,钱谦益断然不能辞其咎,皇上也不必再问诸臣了。”
朱由检赞许地点点头,接着对群臣就是一番训斥:“朕要六部九卿会推阁臣,谁知竟推这种人!会推一定要公。会推不公,还不如不会推!”
周延儒心里不禁又是一喜,借机火上加油道:“大凡会推,皇上明旨下九卿科道,以为极公。不知外廷只沿旧套,只是一二人把持,别人不敢开口。就是开口也不行,徒然言出祸随。”
温体仁从周延儒的言语中又一次为表现自己找到了机会:“臣孑身孤立,满朝尽是钱谦益一党。今不只钱谦益恨臣,凡钱谦益之党也无不恨臣。臣一身岂能当众怒……请皇上罢臣,以避凶锋。”
周、温二人互相配合得如此默契,他们的双簧戏又演得如此惟妙惟肖,竟让朱由检入迷了!
他已为周延儒、温体仁的不结党以及对自己的忠心所深深感动,当即下旨罢钱谦益,凡为钱谦益辩护者也统统被视为钱谦益一党而受到降谪;群臣推举的十一位阁臣人选名单同时作废——其中不乏有才干者当然也都被无情地埋没了;而温体仁也果然和周延儒一样得到了自以为英明的朱由检的赏识,从此走上了发达与乱政之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